熊白糕此时正在厨房洗碗。谈安开始讨好母亲争着洗碗,但家里有了银子又兼被人嘲笑以后,他就不愿洗碗了。
于是他给熊白糕钱,让她洗碗。被金妮儿和谈建发现以后,觉得不妥,就每日扣了他的零花钱给熊白糕,让她每日洗碗。
熊白糕每天都能挣铜板,很开心,她也是能挣钱的人了,可以给自己买好吃的好看的东西。
现在她听到谈安出去的声音了,却没听到谈安的动静,于是在心里想:还是嫁给谈远好,爱读书,是个神童。就是今年运道不好,明年也该中了。不过这样的好夫婿她肯定配不上,谈安她倒是配得上,就是有些看不上他。
而且,也只是他们还住在她家的时候配。以后攒了钱搬了这里,谈安成少爷了,她就配不上了。
洗完碗,并不累,还有大把的时候,熊白糕拿了点零嘴去小姐妹家玩了,她现在才13岁,夫婿的事儿以后再说吧!
第二天,谈家就有人上门了,原来是谈安谈远的爷爷奶奶来了。
谈武在村里听说谈安也想读书,拉着女人就去祭拜谈家祖坟。林小九也想看看怎么回事,老两口就一起来了。
他们来得很早,谈建很意外,“爹,娘,你们怎么来了?”
“看看我那要读书的乖孙。”林小九说。
谈建揉了揉眼睛,伸了个懒腰,不是很困了。“娘说安哥儿?他还要半年才能读书呢!”
“半年,怎么回事?”
暂时把爹娘领到堂屋,谈建进去倒了茶水出来。“还不是他只肯去程先生家,想来只有那里不打这些小学生。可是人家程先生把人教得有出息,大伙都爱送孩子过去,没办法,程先生说他只收读过一点书会认字的,还加了束脩,两个都好,他才收。”
林小九:“所以安哥儿没读过书想进去先生不收,他也不去别的地方读?”
谈武:“我看是。你也是,安哥儿皮糙肉厚的,随便哪个学堂,先读起来嘛!说不定打一打更乖,他有点懒哦。”
谈建挠挠头:“昨天给他买笔墨纸砚,都要远哥儿一样的。现在远哥儿不用挨戒尺,他肯定也要一样的。”
林小九笑道:“他倒会享福,就跟远哥儿一起学嘛。要我说,你的那些兄弟要是有力量,也该把家里的男孩女孩送去读书。不管是谁,读过几年书的就是不一样。”
谈建明白娘的意思,这是想让他出力,帮侄子侄女读书。他是听到了的,但是要和妮儿商量。
“读过书是不一样,爹读了书就有智慧。我认识了几个字也生了个好日子。只是读书花银子,我再想想。”
这样,林小九就明白儿子的意思了。
她咳嗽了几声,“早上我和你爹坐牛车来的,大早上就起来了,还怪冷的。”
“那娘你以后太阳出来了,再来找儿子。急什么,村里人不都有认识的人在县里,你要来,让他们带句话,我好在家等你们。”
林小九点点头。
“我是要保重身体,今年本来远哥儿要去考童生的,谁知道他外公死了,考试考不成,肉也吃不成。年前杀了年猪,那多好吃。今年又抓了小猪养,记得叫他们来吃。“
谈武道:“行了,远哥儿还缺你这点肉吃?”
林小九道:“那是做奶奶的一点心意,你呢?你有什么给的?”
看着爹娘拌嘴,谈建只觉得幸福。老岳父年纪都快七十了,之后是爹,岳母,娘。
岳父虽然去世得突然,但人年纪大了,其实也是平常。现在爹年纪最大,以前干的又是他这样的活,让他担心。但现在看着还好。
三个人在堂屋说话的一会儿,熊家已经起来了,打了招呼。后来谈家的人也起来了,谈建说要去外面吃。
于是一家人浩浩荡荡地去外面吃米粉。他们选的是不是摊子而是铺子,口味差一点,但是有地方坐。
林小九觉得不够味,加了几勺辣椒,辣得直咳嗽。
等她平复好,看到远哥儿在一筷子接一筷地吃粉,又看到很多穿着整齐白白小脸的孩子也在赶着吃,她明白了。
“远哥儿,是不是急着去读书啊?”
谈远点点头。
“好。明年读个童生出来。”林小九没有厚此薄彼,对安哥儿道:“安哥儿也要跟弟弟好好学,以后你们兄弟俩一起出息。”
谈安故意挤着奶奶坐,“那当然了,我会好好读书的,我是爷爷奶奶带大的,以后要让爷爷奶奶都享福,是村里最有福的老人!”
谈安当然是真心的,这样的想法让他觉得读书都更有意义了,早晚超过弟弟,可是他没能如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