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我和你爹是这么想的。你现在五岁,还小呢。我和你爹现在开始攒个三年钱,八岁送你读书,读四年,那时也十二三岁了,你中个童生,永宁县里什么好事找不到?怎么样?”
童生?谈远笑了笑,龚子传这个古代少年都不满意,难道他会满意?
“自然是好,就这么办吧,谢谢娘。”谈远笑着说。
金妮儿也笑,想到家里能出个读书人她就开心,不过,“也怪我们没用,耽误了你的前程。”
谈远摇摇头,前程是他自己的事,爹娘像现在这样,给他个读书的机会就够了。
谈建不会做菜,但是只要他翻炒几下,这他做得来。父子两个把饭菜做好了,端到桌上来。
熊爷爷李奶奶一家,虽然儿子死了,儿媳妇改嫁了,带着个小孙女,但是有自己的小产业,吃得比谈家好多了。
人啊,没有油水,那就只能多吃碳水。他们两个一向有点肉吃,饭吃得也快。熊爷爷进来看到谈家人快吃完饭,还有点惊讶。
不过,他很快想明白了,搭话道:“明天就是立夏了,雄黄、朱砂该买了。”
金妮儿点点头,“知道!我明儿要回娘家去,不在家。”
谈远听了有些好笑,雄黄?熊爷爷不就是熊黄吗?
“你笑什么?”谈安问。他已经吃完了,只是舍不得下桌。
“欸,你不爱吃肥肉?我帮你吃吧?”谈安眼尖地看到了弟弟埋在碗底的肥肉片子,又馋了。
谈远连忙夹给他,他津津有味地嚼着,谈远说:“你不知道,熊爷爷,就叫熊黄(雄黄)!”
(熊)雄黄?谈安乐不可支。
夫妻俩这会儿才没空管两个儿子搞的名堂,她们在商量回娘家的事。金家在金水镇上,金水镇离永宁县更近,金妮儿自然认为要先回娘家,再去婆家,谈家坪村就太远了。
谈建是不管这些的,说是商量,其实都是金妮儿一个在说。谈建说一句,她已经说了十句了。
“趁着这两月我们都赚了点钱,肉也买了,这几日也好过了,正好回娘家去。”
就是要像现在这样富足的可以吃肉的日子,才好出门。金妮儿打算给娘家送点肉,给婆家送点钱。
虽然要省钱,但是买肉吃是大家一致同意的,金妮儿想的是不能太亏着身子,谈安是馋,谈建是从众,谈远嘛,他想的是省钱要适度,吃点好的才能坚持省下去。
“明天立夏,我们先去你外婆家,再去爷爷家!”金妮儿一锤定音。
第二天,一家人早早出门,饭都没在家吃,就坐着驴车出城去金水镇了。
晒了一路的太阳,经过了好些城镇乡村,才终于看到了金水镇。
金妮儿道:“喝水。不要急,马上到了,去外婆家吃立夏饭。”
到了金家门口,外婆早就等在这儿了,外公也不知道去哪了。
到了家里,原来金外公在抽旱烟,只说句来了。等看到女儿手上拎着的肉,就站了起来:“吃饭了没有?”
“没呢!你两个外孙都饿着,爹,有饭没?”
金外公指了指厨房,“有菜饭,你去盛吧。”
这时候欧阳外婆已经给女儿女婿外孙都盛好饭了,立夏饭就是菜饭,都是新鲜下来的菜,豌豆什么的。
四个人都饿,就在厨房吃了起来,欧阳外婆也在厨房,只这个金外公坐在门口抽他的旱烟。
吃过饭,人都出来了,肉就留在了厨房。金妮儿先关心了一下父母,和她妈交换了一些八卦,才透露丈夫儿子卖砚台换了二两银子的事。
“都说万事开头难,这卖了一个,我看后面也好卖。有了这么多钱在手里,我想着和他攒几年,好送远哥儿去读书。”
谈远感觉外公在盯着他看。
“他?鼻涕到嘴边都不会擦,他会读书?”说着,金外公叭叭地又抽了两口旱烟。
不知道旱烟算不算二手烟,谈远默默离了两步。这可刺痛了金妮儿,“谁说我儿子不会读书,他可聪明了!”
金妮儿把儿子这两个多月的聪明事都学给爹听,金外公听完只说:“这是你们两个的事,要读就读,我可不会帮忙。”
这不是白忙活了,金妮儿回家一趟,就是希望她爹出点力。
谈远却不失望,吃立夏饭的时候,他就猜到这个结果了。因为这个所谓的外公,并不重视他们一家。
不过,欧阳外婆倒是个好妈妈,把自己女儿拉到房里说话,愿意用棺材本帮他们。
没人在乎五岁的谈远,他轻松就跟进去了,“外婆,万事开头难,我们家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的,以后每天都能吃肉,肯定用不上你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