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宜闻言望了望书房,房门紧阖上,一股不安的情绪从心底涌出,但话已至此,她也不想去扰慕崇瞻,故而转身回走,对卫川道:“那我们先回罢。”
月光洒在青石板路上,拉长了二人的影子,慕宜走在跟前,卫川走在她身后,两人距离三尺,不紧不慢地朝春华院走去,因将要入冬,不同于夏日的虫鸣渐渐,二人所行之路皆安静无比,只听得二人的鞋底与地面所摩擦发出的轻微声响。
“此事不单关乎我,还关乎你。”慕宜的语声打破了这宁静。“我不想他们误会你,慧卿她们同我亲近,知道我的为人,尚且会怀疑你,外头的人便更不用说了,不知他们会怎么想你。”
卫川一愣,望着她的发上的胡蝶钗,心底涌出一股难以言喻的情绪,鲜少有人会这样对他说话,这种感觉,他不知怎么形容,只知以前从来没有过。
见他许久未回话,慕宜停下了步子,待转过身来看他时,他才回过神来。
“男子的名声不重要,娘子无需担心属下。”卫川将方才的情绪压下,回她道。
他从不知什么叫名声,从前,众人只知他的剑无眼,谁给他钱,他便为谁做事,事成,便不会再有人谈及他。
“不!不论男子还是女子,任何人都不应该被人评头论足。”慕宜上前一步,反驳他的话。
一阵凉风吹过,淡淡的香气从女子身上飘来,钻入他的鼻腔中,在那一瞬,他出了神,旋即,他便将自己的异样隐藏,就连慕宜都未发觉。
“若是娘子知道属下先前所做的事,还会这么想吗?”卫川问道。
“会啊。”慕宜回身,继续向前走,“ 我虽然不知道,但那是以前,自你在我身旁,便从未伤害过我,我相信你。”
卫川的嘴边泛起一丝弧度。
这一夜,两人都睡得香甜。
平日玉净起得比慕宜早,待翌日慕宜起身时,玉净便将外头发生的事全然告诉她,果然如先前推测的那般,今日满城皆在传慕宜与卫川苟合之事。
“他们还说,先前娘子不嫁,等的那个人便是卫侍卫。”天气渐冷,玉净替慕宜拢了拢带细毛领的袄子,“这谣言不比先前,这可关乎娘子的名声!”
慕宜丹唇紧抿,思索了一瞬,“我想吃江陵菜。”
慕府的厨子是俞州本地人士,对陇西的菜式精通,可食得久了,难免生腻,她今日想换换口味。
“那奴婢让人去报,待店家送食到府上。”玉净替慕宜簪上了一支珍珠流苏,转头便想唤院内的婢女上来。
“不,我要出府去吃。”慕宜起身,朝月洞窗望去,那树枝上的叶子已然凋落,所见的只有枯黄的树枝,略显萧瑟。
“不可,外头传得疯言疯语,娘子万不可这个节骨眼出府去。”玉净赶忙劝阻。
慕宜回首,望着玉净,眸中坚定,“我不仅要出府去,我还要同卫川一起,先前已传过一次,我不作回答,是我觉着有些谣言不攻自破,可他们变本加厉,我若是一忍再忍,便叫他们觉得我软弱,坐实我没脸见人的想法。”
“娘子……”玉净被她说得有些感动,好似这段日子,她家娘子变了许多,既敢于拒绝赵家,又敢于直视谣言,但与之而来的,是心疼,她心疼慕宜,日后终要自己独当一面。
马车辘辘驶向俞州最大的酒楼——八仙楼。
“那不是都督府的马车吗?可听闻都督府家小娘子的事儿了?”
“自然是,都说那小娘子生得漂亮,却无心婚事,谁知竟是为了这呢。”
还未下马车,慕宜便从车帘瞧见许多人驻足望向她的马车处,另还听到些琐碎的闲言碎语。
她倏然间轻攥拳心,话是她说的,可到了众人跟前,却有些。
卫川将她的动作瞧在眼里,“娘子准备好了吗?”过了半晌,见慕宜不回,拳心依旧没有松开的迹象,他便放软了声音:“娘子莫怕,属下在。”
慕宜轻轻颔首,许久才从齿缝中挤出一个“嗯”字。
她深吸口气,又呼了出去,才望向卫川,“走罢。”
见她鼓起勇气,态度坚决,卫川颔首,掀开车帘先走出,行人的视线纷纷投来,但脸上却未有什么异样。
他一身玄衣干净整洁,身上无半点侍卫的气质,若非身上那一柄佩剑,不知道的还以为是都督家的二公子回来了。
在众人的目光下,卫川走下马车,而后回身半掀起车帘,待慕宜从里头走出时,小臂横放在她跟前,待她扶紧后,从马车上小心翼翼走下,待站定后,理了理裙裾,并未理睬人群中愈来愈大的议论声,径直向酒楼里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