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晟窝在会议桌尽头刷手机,懒散地靠在椅背上,手指在屏幕上滑动,时不时发出一声轻笑。
他的举止与办公室中紧张忙碌的气氛显得颇不协调,好似周遭的喧嚣与他并无瓜葛。
上次王晅提到启荣挖走了他们的一个特效团队,这个特效团队原本是他们从别处挖来的,结果现在又被别人挖走了。
王晅一个头两个大,现在《赤旗漫卷》的太空舱模型还只是个钢筋架子,特效团队的空缺让整个项目的进度陷入了停滞。
杨晟建议说:“要不让星洲传媒调特效组过来,他们做过丛林特效。”
王晅抬起头,皱了皱眉:“不太行,我们公司的特效组目前只能做协助。我最近也在接触一些不出名的特效团队,我看过一些案例,还不错。”
叶观澜把面前一个牛皮纸袋推在杨晟面前:“杨谦的总监上周在吉隆坡见过林耀宗。”他抖出航空拍摄的会面照片,“启荣集团要拿《星辰大海》的马来语发行权换特效团队。”
王晅抓过照片对着阳光看:“这角度...是高尔夫球童拍的?”
“云顶赌场VIP休息室的监控视角。”杨晟突然笑出声,“林老头的司机是我在圣淘沙救过的潜水教练。”
说着,他迅速在通讯录里翻出林耀宗的电话,随即拨了过去,电话那头传来几声嘟嘟声。
王晅在一旁对叶观澜夸赞道:“哎,杨晟可以啊,简直和刚来时判若两人,现在这狡猾的劲儿,可太像你了。”
叶观澜微微皱眉,总觉得这话不太对,目光依旧停留在文件上:“他确实改变了不少。”
王晅感叹道:“这小子未来不可估量啊,比他大哥会做生意。”
叶观澜没有接话,而是将《万家灯火》的剧本推给杨晟。
“告诉林老,我们可以把南洋华工剧情加长二十分钟。”他在分镜稿上勾出橡胶园场景,“取景地选在他新开发的槟城影视城。”
杨晟那边电话接通,先是寒暄了几句,随后进入正题。他对着话筒切换成闽南语,语气轻松而自然。
“阿叔,当年你在汕头码头……”
“停!”林耀宗在电话那头打断了他,语气中带着几分笑意,“加三场马六甲华侨学校的戏,服装用我太太的娘惹绣品。”
王晅迅速翻出预算表,手指在数字上快速滑动,最后给了杨晟一个准确数字。
“要加二百四十万!”
“从我的分红里扣。”杨晟抓起钢笔,在补充协议上迅速签下自己的名字,语气轻松,“顺便告诉林太太,我拍到了她祖父在怡保开矿时的老照片。”
挂了电话后,叶观澜盯着他看,目光中带着几分探究。杨晟被盯得有些心虚,但他很快调整了表情,露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
好在叶观澜没拆穿他说谎的事情,兵不厌诈嘛,半真半假混合在一起,他自己都要信了。
林老爷子也不是个好打发的人,现在每家都在争这个机会,他只能用这样的手段来保证自己的利益。
公司里,二十台打印机吞吐着申报材料,工作人员忙忙碌碌,恨不得能拥有三头六臂。
王晅在会议室长桌前盖钢印:“立项书、联合出品协议、东南亚发行合同……特效团队合同呢?”
“正在过海关。”叶观澜盯着物流追踪系统,“走的是广交会艺术品通道,申报成‘侨乡文化展品’。”
杨晟漫不经心地喝着咖啡,突然冒出一句:“你不怕杨谦买通海关的人?”
叶观澜和王晅同时一愣,随即叶观澜拨通内线电话给自己秘书。
“联系侨联的郑主任,说那批绣品要参加下月华人文化周。”他翻开活动批文,“展品清单去年就备案过。”
“……”
杨晟可算是逮到一个机会说叶观澜了,放下咖啡杯便开始发挥。
“哇,叶总您可是我们心中严谨的定海神针啊,这次居然也来了个小插曲,是不是偷偷下凡历劫,体验凡人的偶尔失误啦?”
他语气夸张,脸上带着几分调侃的笑意,再加上他的港普,完全就是一场临时发挥的喜剧效果。
“平常你严谨得像精密仪器,今天这事,我还以为是仪器偶尔调皮,偷偷放了个小差呢。”
王晅坐在一旁笑的肩膀止不住抖,心想叶观澜你也有今天,我收拾不了你,总会有人能收拾你。
叶观澜听得头疼,起身面无表情直接出了会议室,懒得和他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