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要怎么从这50个小孩中找出她真正的“家人”?
月知微笑:“亲爱的,你觉得呢?”
方希:“我想先跟她们熟悉一下。”她强忍着羞耻说出那个词:“妈妈。”
月知从随身包里掏出一包糖果:“我叫到名字的小朋友,请走上来跟我握手。”
她把名册递给方希:“我们先从小男孩开始怎么样?”
小男孩人数比小女孩少,可以快速验证这个想法正确与否。
月知逐一叫男孩们上前握手,并给他们赠送一枚糖果。
17个孩子很快就都见过,但【与你的家人汇合】依然显示(1/4)。
月知:“这是院里所有的孩子了吗?”
院长点头。
她们不得不又花了10分钟给女孩们也逐一发放糖果。
并没有什么区别。
方希和月知面面相觑。
院长疑惑:“女士们,有什么问题吗?”
月知:“我确实有一些问题想问孩子们。”
她请院长给每个孩子发放纸笔:“请描绘一下你心中的幸福家庭是什么样子的?我的时间有限,请在十分钟内完成。”
她和方希坐在椅子上休息,实则通过工作台猛猛讨论。
月知:已经浪费很多时间了,一般来说不会把我们分到离任务目标太远的地方。
方希:会不会院长有隐瞒?
月知:男孩女孩都精准隐瞒任务目标的概率也太高了,除非任务泄露。
两人还没讨论出个眉目,十分钟就到了。
两人开始翻看这些孩子们心中的“幸福家庭”。
6-12岁的孩子们正处在人生中最重要的阶段,她们中的大多数都接受了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可以写出一定的文字。
比如这个小女孩,她用彩色蜡笔画出了一间大房子,门外站着黑色的“父亲”,粉色的“母亲”和自己。
她在旁边用文字标注:我和爸爸、妈妈是幸福的一家。
方希把这张纸递给月知,两人相视一眼,加快了寻找速度。
月知跟院长说:“我们有一些意向了,接下来想和这几个孩子单独谈谈。”
她找出四张答案。
第一张是来自一个8岁的小女孩。
她说:【我没有自己的家,所以很羡慕有家的孩子。如果有人愿意成为我的家人,那我就有家了。】
第二张属于一个9岁的小男孩。
他画了一棵很大的树:【老师说家庭是为小孩遮蔽风雨的大树,我们是树上的果子。我已经是一个果子了,如果没有大树,那就自己长成大树。】
第三张也属于一个小女孩,她刚满6岁,只在纸上留下了一些线条。
方希辨认后觉得她画的是鸡腿、饼干和糖果。
第四张属于一个11岁的女孩,她说:【幸福家庭是童话书上用来骗小孩的,血缘上的家人只是刚好出生在一起,自己选择的朋友才是最亲密的人。】
里面只有一个小男孩,方希和月知把他放到最后。
8岁小女孩名叫莉莉,一头浅红色波浪头发,眼神怯怯,看向方希的时候像一只湿漉漉的小兽。
6岁小女孩名叫雅米,话都说不太清楚,吃完糖果后还拿着糖纸舔。
11岁女孩叫艾米拉,长得很高,也是浅金色头发,眼神很成熟。
她似乎不觉得自己会被收养,看向方希的时候有淡淡的羡慕和疏离。
方希看见艾米拉,好像透过时光看见少年时的自己。
年幼时不被爱的女孩无法理解其他大人的悲悯,但她能敏感地从那些目光里照见自己和其他小孩的不同。
已经挤脚的旧鞋子,别人淘汰的卡通衬衫和母亲牛仔裤改短的短裤。
过家家酒时她不是公主也不是新娘,只能做端茶的丫鬟、拉车的车夫。
但弟弟身上总是干净整洁,口袋里装满糖果,不合脚的鞋子丢了一双又一双。
方希用了漫长的时间跟自己和解,也跟家庭和解。
在她学会自己洗衣服、缝补破洞、主动跟母亲提出该买换洗内衣之后。
方希问艾米拉:“你选择的朋友是谁?”
艾米拉眼神微动:“她不在这里。”
“她是什么样的人?”
“我没来到这里的时候,我们是同学。”艾米拉不愿再说:“我们也很久不再是朋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