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儿你先尝尝这个,凉了就不香了。”祝洵把锅贴推到了玉澄儿面前。
玉澄儿也没客气,搓搓手拿起来咬了一大口,肉香四溢,两颊鼓鼓的,脸上写满了满足。相府里院子繁杂,来往门客川流,不知有多少口人,自那日从宫里出来,玉澄儿就没再见到过陈相。管家安排她住在临街的客院,配了一个丫鬟。
“阿洵,你今天怎么来啦?”玉澄儿嘟嘟囔囔地喊了一声,又停下来看了看桌上的好吃的,笑了起来,“还给我带了这么多好吃的!”
“出来采买,顺便来看看你呀。你在相府还好吗?”二人见面的机会不多,不想玉澄儿徒增担心,许府的事情祝洵从没提过。
“我挺好的呀!”玉澄儿想了想,又补充道:“刚才还和小丫头一块荡秋千了。”袖带穿过身后系在脖子后面,出门得急还没有摘下,发丝上还沾着小小的碎叶,看得出来在小小的一方天地里,她确实也过得非常灵动活泼。
“这里有墨,还有这熟宣,最是适合作画,你也一并带回去,打发时间。”
玉澄儿点头,收着。
“也不要拘束在院子里,相府里卧虎藏龙,肯定有许多新鲜的人和事。”祝洵回想这几次来看她,玉澄儿都是一听到哨声就出现,想必是整日都只在院子里,再加上玉澄儿心思单纯,那自然不是和她一样的细作身份。但毕竟来了祁国,除了平安,祝洵也希望玉澄儿能找到自己喜欢的生活。
玉澄儿听到这,放下了手里的吃的,有点心虚地捏了捏衣裙。她和祝洵一样,也是只报喜未报忧。她本就是宇夏的小镇长大的,来到异国,入了相府,只觉得金玉满堂但处处冰冷,相府那么大,处处都是规矩,她不敢随意出门怕惹祸上身,虽然告诉自己能吃饱穿暖,每天和丫头在院子一起玩耍也很好了,但有时也会想念和庄姐姐、祝洵三人一同促膝夜谈的快乐。
没想到阿洵这么厉害,连这也看得出来。
玉澄儿抬眼偷偷看了看她,祝洵眼睛还是圆圆地盯着她,看起来有点无辜,玉澄儿只好又点了点头。
二人就着茶肆的抹茶和茶点,又闲聊了一会,店里人来人往,她们两看起来和无数的祁国人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两个年轻的女孩。
按惯例,宇夏使者入云都进贡后,再去往云都各部拜访考察,以表示宇夏对祁国的恭敬之心。
如今夏季快结束了,再过七日就是使者在返回宇夏的日子,所以在回程前一天,宫内会再次宴请今年入朝的三十六名宇夏人以及他们所去的各府亲眷,以示两邦交好。
祝洵看着天色差不多了,和玉澄儿约定宫宴再见,就赶回了许府。玉澄儿站在街口,乖巧地目送祝洵的白马一直消失在街道尽头,阿洵说得没错,她得想一想自己在祁国打算怎样活,她又开心得有点静不下心,因为宫宴上可以见到庄姐姐了。
自八月分别,音讯全无,不知她是否一切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