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被议论的人正低着头,不管头顶上灼热的太阳,脚步匆匆的走了一个多小时来到了小卖部老板娘娘家的村子。
来到村口,刘金凤抹了把汗。整理了下衣裳,深吸了一口气,这才走了进去。
正好村口有人,她也没急着进村去,三两句跟村口的人打了招呼,装作歇歇脚的模样坐在了众人旁边。
“大妹子,这是来走亲戚?”有人看了看她挎着的篮子问道。
“来打听个事儿。”刘金凤也没隐瞒,捡了个大树叶子一边扇风一边道。
“啥事啊?”众人都很好奇,这人来他们村能打听什么事儿?
“听说你们村有个人被雾峰山上的神医给治好了?”刘金凤佯装好奇的看着众人道。
“嘿,原来是这事呀?大妹子,你家有病人?”
“听说这个神医挺厉害,画的符也很灵是不是真的?”刘金凤没回答,又继续问。
好在众人没在意,她打听的也是大家伙儿最近聊的最多的话题。又听她这么一问。
于是,没过一会儿。刘金凤就在众人的七嘴八舌下知道了自己想要的答案。
老李儿媳妇的表叔傻了10年是真的,被神医治好也是真的。画的符据听说也很灵。
知道这些后,刘金凤就没耽搁。让人指了路,就又脚不停歇的离开了。
一路上,刘金凤的心仿佛又重新燃起了希望。自己的孙子可能还有救!那自己肯定不能放弃喽。
于是,傍晚时分的雾峰山道观,迎来了一位脚步沉沉的老人。
徐霁听到了对方的来意,忍不住皱起了眉头。手指缓慢的敲击桌子,沉思着。
而老人也就是刘金凤,因为赶路浑身都印出了汗。花白的头发凌乱着,一双带着血丝的眼睛紧紧的盯着眼前过分年轻的神医。
要不是提前打听了,她也不会相信眼前这个年纪轻轻的小伙子就是大家口中有名的神医。
但此刻,刘金凤什么也顾不得了。任何救他孙子的方法,她都要想办法试一试。
“大娘,是这样的。您说的这个病我是知道的。”看着对方一脸紧张的模样,徐霁无奈的道:“但是我们中医讲究的是望闻问切。必须得亲自给病人看诊,根据情况才能知道病能不能治,怎么治?”
“神医,你的意思是说我孙子这病还能治是吗?”刘金凤立马激动的道。
徐霁神色严肃的道:“大娘,倘若您孙子是真的得了你所说的那种病。西医有西医的治法,中医有中医的治法。但无论哪种治法,都得看到病人并且得到家属的配合。”
“我配合!我们配合!只要能治好我孙子让我干啥都行。”刘金凤现在显然有些神思不属了。
看她这样,徐霁既同情又无奈,“大娘,您孙子既然在国都的医院治疗,倘若那边的医生有好的治疗方法的话,那您孙子可以就在那边治疗。至于您说的符的话,我可以给你两张。”
说着,徐霁就从一侧拿出两张符放到桌子上,向对方推了过去。
“一道是消病符,一道是平安符。您孙子带上的话,对病情可能有好处。”
刘金凤紧紧的抱着篮子下了山。篮子里有山上神医刚刚给的两道符。
她要赶紧去国都一趟,把符给孙子戴上。听众人说,他们村里原本爱生病的小孩自从戴上这个符,就再也没生过病。
自己孙子戴上的话,可能也会有用!
刘金凤上山求医这事,对徐霁来说也只能算生活中的一个小插曲。虽然很同情对方,但他也不能凭空诊脉看病。
给对方两道符,也许会对那孩子的病情有点用吧。
徐霁这边火了之后,除了每天来看病的人增多,同样的,镇上医院和镇上药店也不约而同的发现,最近一段时间来抓药的人也变多了。
仔细询问后,他们才知道是因为不远处的雾峰山有了一名中医大夫。医术很好,所以很多村民都去他那儿看病,那大夫开了方子就让村民自己来镇上抓药。
知道原因后,镇上医院的大夫和药店老板才了然。他们也是早有猜测,毕竟村民们过来拿药总会带着方子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