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它,山下的粮食熟了,村里家家户户都忙着收割粮食的事情,就连四五岁还留着鼻涕的小娃娃也挂着篮子到了地里被分了一个拣麦穗的活。
徐霁自诩一个大男人自然不能还在山上过着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在外人看来很悠闲的日子!
所以,在早上修炼完成后,徐霁就会下山帮忙。
第一次下来,徐霁很是被村里人围观讨论了一番。村里乡里乡亲的,大多都是沾亲带故,除非又深仇大恨很少给别人当面难堪。所以徐霁遇到的顶多是别人的打趣和询问山上的生活。
有单纯好奇的问的,徐霁一般都会说个两句,遇见那种纯粹不安好心带着恶意的,徐霁一般都不搭理他们。
这种态度,自然有人不爽,但徐霁可不惯着他们,当场怼了回去。别以为徐霁是个好性的,修真界弱肉强食,徐霁自然被打磨成该强则强,该弱则弱的那种性格,否则也不会成长到拜符峰长老为师的那日。
让徐霁没想到的是,这种态度却让徐大江夫妻俩十分欣慰。
他们就觉得,儿子这是彻底把这坎给迈过去了,要不然不会这么坦然。
这是个美好的误会,徐霁即使知道了也不会解释的,就让俩人这么认为也好。
18年的现代生活记忆让徐霁知道怎么割麦,山脚下一片平坦的田野上,金黄色的地毯铺满了整个视野。微风吹过,地毯漾起波纹,露出一个个弯着腰缓慢前行的黑色小人。
虽然有记忆,但这场景仍然带给了徐霁一些震撼,是“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的真实写照。
每个人都在不惜力气的拼命收割粮食,唯恐一场雨的到来损害他们一年的口粮。
徐霁也跟着下了田,包括两个十三岁的弟弟妹妹。一家人弯着腰流着汗,跟大家并没有不同。
徐霁干了半天,就觉得自己的腰酸的不行了,这还是徐霁偷偷运转修炼功法,缓解一部分酸痛的结果。徐霁根本无法想象面前的这些都是普通凡人到底是怎么坚持的。
快到中午的时候,两个小的回去做饭了,徐大江夫妻俩想让徐霁也回去,好歹松快松快,等天不那么热再过来,但被徐霁拒绝了。身体都有问题的父母都还在坚持干活,自己好好的怎么能回去休息!于是继续埋头干了起来。
看着儿子埋头苦干的样子,徐大江夫妻俩既欣慰又心疼。以往儿子因为要读书,根本不怎么下地,他们夫妻俩也没逼孩子,每年都是他们夫妻俩拼命起早贪黑的才能把麦子收完。
可如今儿子没考上大学,如果要呆在老家的话迟早要学会干农活。他们已经不年轻了,陪不了孩子一辈子,只能狠下心来。
徐霁并不知道父母心里在想什么,只想着动作再快点干活,于是就一边拼命运转修炼的法决一边动作不停的干活。
随着时间的流逝,也不知道是不是徐霁的错觉,就这麽一心二用着,运转法决吸收灵力的速度居然在加快。
等到第5天,就在徐霁像往常一样一心二用时,这么些天没有松动的瓶颈却猛然松动了起来。猛然间,徐霁彷佛听见了河堤决堤的声音,久久不能纳入内府的灵气汹涌的奔了进来,在里面循环往复,一丝丝一缕缕的安家筑巢。
有过经历的徐霁知道自己这是引气入体成功了。即使经历过一次,徐霁还是忍不住高兴不已
引气入体才算是成功迈进了修真的行列,灵气纳入肺腑,能为修者所用,是画符,炼丹,御剑等术法的基础。没有引气入体,即使感受到再多灵气也没用,术法也施展不出,与凡人相比也只能延年益寿。
感受着熟悉的灵气波动,此时徐霁除了高兴外没有别的想法,只努力把身体里的灵气灌注于双手和腰部,加快速度割起了麦子。
倘若这时候有人注意到,就会发现徐霁干活的速度越来越快,最终保持在一个速度上平衡了。
徐大江夫妻俩也是听到两个孩子叫他们吃饭的声音才停下动作,这才发现大儿割的比他们夫妻俩加起来都多。
顿时惊在了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