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梦文库

繁体版 简体版
甜梦文库 > 李白在红楼 > 第11章 第 11 章

第11章 第 11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因为她看出你太执着了。"北静王意味深长地说,"科考不过是手段,不是目的。你若为了科考丢了本心,即便高中,又有何意义?"

宝玉心头一震,想起前世李白也曾为功名所困,最终选择"仰天大笑出门去"。难道这一世,他反而要重蹈覆辙?

北静王继续道:"我年轻时也曾像你这样,把科考看得比天还大。后来才明白,真正的才华不会被格式束缚。"他指着宝玉的诗,"就像这首诗,既有格律又不失灵气,若能在应试文章中融入这种自然流畅,何愁不中?"

宝玉如醍醐灌顶,多日的迷茫一扫而空:"王爷的意思是..."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北静王笑道,"别总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死磕。有时候,抬头看看天上的云,听听山间的风,反而能写出好文章。"

送走北静王,宝玉没有立即回到书案前。他信步走到书院后园的凉亭,远眺青山白云。一只蝴蝶飞过,停在亭边的野花上,翅膀在阳光下泛着微光。

恍惚间,他仿佛看到黛玉站在花丛中,朝他浅浅一笑。耳边响起她曾经说过的话:"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那时他只道是玩笑,如今才懂其中深意。

回到住处,宝玉没有急着写文章,而是将那些揉皱的纸团一一展开重读。有些确实离题万里,但也不乏闪光之处。他选出几篇,重新构思润色,不再拘泥于死板的格式,而是让思想自然流淌,只在关键处略加调整以适应科考要求。

写到酣处,他甚至将几句诗化入文中。若是从前,他定会觉得这是离经叛道;但现在他明白了,真正的好文章,应当如苏东坡所说,"如行云流水",既有规矩又不失灵动。

三更时分,宝玉终于搁笔。新写的文章墨迹未干,在烛光下泛着微光。他长舒一口气,推开窗户。夜空中一轮明月皎洁,几缕薄云飘过,宛如轻纱。

"守得本心见月明..."宝玉轻声念着荷包上的字,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他终于找回了平衡——既不负今生责任,又不失前世本色。

次日清晨,张文启看到宝玉案头的文章,惊讶道:"宝二爷这是...一夜顿悟了?"

宝玉笑而不答,递过文章请他指教。

张文启越看眼睛越亮:"妙!既有制艺的严谨,又不失才情!陈夫子见了定要拍案叫绝!"

果然,当陈夫子拿到这篇文章时,捋须的手停在了半空。读完后,他深深看了宝玉一眼:"贾公子近日可是遇到了什么机缘?"

宝玉恭敬道:"回夫子,学生只是忽然明白,作文如做人,贵在真性情。"

陈夫子点点头,难得地露出笑容:"好一个'真性情'。记住此刻心境,来日科场之上,必有所成。"

消息传到荣国府,贾政喜出望外,特意派人送来一套新墨。黛玉听说后,只是浅浅一笑,吩咐紫鹃再多备些安神香。

而此时的宝玉,已经不再日夜伏案。他晨起读书,午后或与同窗论道,或独步山间;晚间写一两篇文章,余暇则吟诗作对。说来也怪,这般松紧有度,文章反而越写越好。

这一日,宝玉正在山间漫步,忽见一只白鹤从芦苇丛中惊起,翩然飞向远方的湖泊。他驻足凝望,心中一片澄明。前世的诗仙与今生的贵公子,在此刻终于融为一体。

回到书院,他提笔写下一首《观鹤》:

"白羽凌空去,青天一点明。

不随凡鸟噪,自向碧波行。

心远尘嚣外,身轻世网萦。

何当乘此翼,万里共云平。"

写罢,他将诗笺小心折好,放入要给黛玉的信中。他知道,这世上唯有她,能读懂字里行间的所有心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