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苏婉宁在替江淮序调理身体的同时,还被老太君安排自己身边的得力管事吴嬷嬷,教授苏婉宁管家之道。
而这作为未来的当家主母,规矩是万万不能不懂的。
之前因为她乃庶出,教养方面,自然不能跟正经的高门大户家的小姐相比。
但老太君念她冲喜,又救她孙子有功,愿意尽心培养她。
苏婉宁被架到火炉上烤着,心头憋屈,她不想当这劳什子世子夫人。
她只想尽快查出凶手,替云家一百三十一口枉死的族人报仇血恨。
可要查线索,非她单打独斗可行的。
仔细想着,这中间要耗费的心力、人力、物力,哪一样能离得开财力的支撑?
若能借助江家这棵百年大树,便会事半功倍。
这么一想,她便不排斥学规矩,学掌家之道了。
“少夫人,不知你在苏家,可有学过基本的妇礼,还有婚后一些夫妻规矩?”
吴嬷嬷手拿戒尺,端得一副严肃派头。
苏婉宁思衬:她乃替嫁之人,原主从小不被看重,养成胆怯怕事又逆来顺受的性子,而自己在云家,父母对她爱护有加,从未以闺阁女子本分去要求她。
这些世家大族,闺阁小姐会学些什么,她还真不太知道。
“三从四德?贤良淑德?”虽说不知道,但苏婉宁根据字面意思回了话。
吴嬷嬷瞧了她一眼,点点头:“嗯,看来少夫人学过。”
苏婉宁有点心虚,但能不学这繁琐的礼节,她到是乐意。
“那咱们就从勤俭修德开始学。”吴嬷嬷转着圈,开始讲解什么是勤俭修德。
“作为主母,需要知孝悌、懂礼仪、守法度、遵常伦……”(此段引用至网页查找。)
苏婉宁:“……”
一个时辰后,吴嬷嬷才结束,并让苏婉宁回去可以读些书,以增加修养。
之后的半个月,吴嬷嬷每日雷打不动,前来教习苏婉宁,作为江家主母,需要懂的事情,需要管理的事务等等。
比如,王府的日常生活、饮食、穿着、作息时间、制定规矩和制度等。
这可比她拿针治人要难上许多,她志不在此,学得异常痛苦。
“吴嬷嬷,您懂得真多。”苏婉宁由衷赞叹一句。
“老奴以前是在宫里当差的,后来年纪大了,被放出宫,就跟着老太君,少夫人聪慧,想来暇以时日,定比老奴懂得更多。”
宫里出来的?难怪啊!
这边教习结束,那头吴嬷嬷便去福安堂复命。
江老太君闭着眼睛,手里转着佛珠,正在静心念经。
吴嬷嬷站在一旁,并未打扰,一刻钟后,老太君结束念经,这才问道:“那丫头学得如何了?”
“少夫人聪慧,但好像志不在此。想来多些时日,便会见成效。”吴嬷嬷说话很有水平。
既回答了苏婉宁这些日子的学习成果,又说出她的不足处,还不至于贬低她。
江老太君起身,满是皱纹的脸上,看不出喜怒,可那下吊的眼眸中,却闪着精明的锐光。
“吴嬷嬷,咱们王府清冷得够久了。”
“太君可是有打算了?”吴嬷嬷最懂老太君的心思。
如今的镇南王府,旁支的不说,若嫡系这支再不开枝散叶,恐怕不过十年,便会被人吞并去。
百年之后,她若下到黄泉,如何面对江家列祖列宗?
“淮序如今大病初愈,是时候摆酒庆贺,答谢宾客了。”
“那老奴这就去办。”
“交给婉宁去办吧!也是时候让她学习如何掌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