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作为课代表,林亦对英语始终比其他同学拿捏的比例多一点。说也奇怪,以前课上讲过的那么多容易混淆的动词词组以及一些长难单词熟词生义,似乎严俐分班后只要重复,林亦就能牢牢记住了,甚至一些新讲的东西,也记得比以前要快的多。
月考如约而至,唐文强把班上所有同学的座位完全打乱了重排,林亦在本班考。
经过套卷的洗礼,林亦这一次拿笔写数学时都比以前多了一点底气。
至于英语,毕竟当了课代表,林亦想着一定要碾压以前八班的戎浩然。
月考两天,周四和周五,周五下午就开始评讲试卷。
李亚炜的套卷成功压中月考的两道填空和一个大题。这不免又让有同学翻出李亚炜丰功伟绩:16年高考前,李亚炜给上一届出的最后一份套卷,完美压中当年高考压轴题,数据都没变。
李亚炜豪不谦虚,评讲试卷就开始疯狂吹牛,林亦笑了笑,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开始接纳这个老师了。
成绩出来了。林亦班上13,年级21,和分班前相比,班级排名差不多,但是年级排名进步了不少。
虽然也没有特别好,但是林亦还是挺开心的。毕竟,生活不再像分班前一样在泥淖里,看不见阳光,现在身边都是一群比自己优秀的同学,林亦恍然间觉得自己有了方向,所有的不甘与落泪都仿佛子虚乌有,这也让她坚定,这个选择,没有错。
各科老师开始拿成绩说事。
总分,九班包揽了年级前三以及第五名。
李亚炜总结:“这次数学考试啊,10班排在前面的是老9班的同学,11班排在前面的是老10班的同学,那么是不是9班排在前面的是老8班的同学呢?”
下面的人不约而同意料到了接下来李亚炜要说什么。
“我们可以发现,9班拔尖的一大批还是我原来班上的。”
可是就当气氛开始凝固的时候,李亚炜突然松了口:“不过这一次还是有好几个其他班的同学冒出来的啊,像8班的丁之旭,11班石涛,陈佳欣,我原来班上同学要提高警惕啊,时间长了,人家肯定比你优秀。是金子肯定会发光,但是会发光的不一定是金子,还可能是萤火虫。”
这个时候,林亦攥在手中的141分的数学卷子似乎也有点扎眼,刚达均分3分。
虽说总分和排名都不错,但是主要是靠一个全班第二的语文成绩才挽救回来一点,真正让林亦难过的还不是数学,是英语,意料之外地已经单科排到了班上第11。这和之前在11班排前三的差距有点大。以前年级前十没问题,现在直接翻了一番。
结果三个课代表周一一起去办公室捧收上去的错题笔记时正赶上严俐她们办公室老师在讨论成绩,严俐就干脆拿她们三个开始说事:“你们三个这次考的都不怎么样吧?啊?张子轩直接掉到八开头了,林亦和张心怡之前都是数一数二带,这次也退步了。”
三个人面面相觑,神情凝重起来。
严俐发问:“现在觉得新班级还好吧?学习上有什么问题吧?”
一阵沉默。
林亦于是小声说:“数学......”
严俐当然听见了,刚好被成绩弄得焦头烂额,语气不由自主严厉了些:“一个个哦,就知道忙数学哎,这次英语考的好的反而本来都不是我教的,为什么?不重视了哎,就晓得忙数学了是吧。”
林亦觉得自己就不应该说话。
三个人抱着厚重的本子走了出去,掩上了办公室的门。门关上后,三个人不约而同开始抱怨,然后一同往回走。
严俐上课就开始时不时有意无意地提起月考:“可以有强项但一定不能有瘸腿噢。”
严俐下了班回去还不忘把小分和成绩单带回去。小分很密,看的让人眼花,严俐索性拿了小尺,一列一列对比各个班的正答率和易错项,还拿了以前两个班的成绩表,和这一次的成绩进行了对比。每个人的成绩旁边都或多或少做了一些标记。
晚上吃饭,冯雨悦也是闷闷不乐的,分了班成绩还是在下面。
无奈只能拉着林亦的手:“严老师在你们班有没有跟你们说她和她女儿的事情啊?”
林亦一头雾水:“啊?她说啥了?”
事情其实很简单,也就是严俐和她女儿的一段对话而已。
英语考前一天的晚自习,考完那天改卷子,直到改完卷子回去,严俐家小姑娘给了严俐一个大大的拥抱:“妈妈,我已经48个小时没有见到你了!”
严俐不解:“不应该是两天晚自习加今天一共72个小时吗?”
小姑娘说:“妈妈你忘了吗,我们星期三晚上还一起吃的肯德基呢。”
周三的英语晚读换成了语文数学的考前辅导,严俐可能这两天实在太忙,给忘了。
冯雨悦说的时候带有一种难过的语气,不知道是因为考的不好,还是表现了当时严俐的心情。林亦忽然也沉默了,自己这一次的成绩背后,居然有这样一个不为人知的小小背景。
这样的成绩,配不上你的付出。
知道你好。
但是不知道你这么好。
那个晚自习,林亦脑海中总是想着当时的画面。
也许没有切身体会,但是确实能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