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班前是五一假期,除了英语这一门课有年级统一布置的两份卷子之外,各科都没再布置作业。
普通班同学简直羡慕死实验班了。
林亦放完假拎着被强行要求带回家又不得不带过来的大包小包去学校的路上,还是在考虑课代表的事情。
严俐真的不容易,自己现在好像不知不觉喜欢上她了,突然特别喜欢的那种。就类似于可以支撑你度过一段时光的那种人。
家里倒是持无所谓的态度,不影响学习就行。
所以林亦还是想试一试,唐文强如果搞自荐,一定毫不犹豫地竞选英语课代表。
毕竟,有个能搞好关系的老师,对这门课肯定有帮助。
林亦还是走靠近11班的那个楼梯口上了楼,又念念不舍地向里面看了两眼,原来课桌摆放的顺序已经变过了,后排添了几张桌子。
顺便看了下10班11班门口贴的花名册,王梓彤留在了11班。
果然,10班,也李亚炜教的那个班,还是汇聚了一帮分班前大佬。林亦认识的几个尖子生,本来在她看来板上钉钉的物化,竟然出现在了物生的名单上。
就这么晃悠到九班,林亦居然是最早一个来的,里面没开灯,早晨六点半的天光不太亮。看着陌生的教室,林亦也不知道是进去好还是不进去好。
别的班稀稀拉拉来了十几二十来个人了,九班才到了四五个,林亦占了第二排的好位置,然后开始收拾放在桌上的书立了。祁落是林亦在11班的同学,分班前两个人就约好了到时候在物化排座位时坐一起。
六点四十五打铃,唐文强准点拿着一沓纸进来了,林亦有一点期待。班上逐渐安静了下来,目光聚到了唐文强手上。
唐文强戴着高度近视眼镜,用手扶了一下镜框,扫视了一圈,又微微抬了抬头:“来,所有同学都站到过道边上,或者站后面啊,来几个男生搬一下桌子,中间四个人一排。”
以前都是两个人坐一起,小胡老师也是从高一下学期才学了唐文强班上改成了三个人一排,这下,四个人,林亦想想就觉得进出好拥挤。
唐文强喊男同学调整桌椅位置,自己也没闲着和同学们咣咣当当一起排好了桌子,然后又开始发号施令了:“同学们不要挤啊,按我报到的名字和座位坐!”说着抖了抖手上的座位表,指向第一组第一排开始报,“樊杰,汤姚臣,陶然......”林亦这才反应过来,这根本没法跟自己认识的同学坐一起了。
“祁落,张心怡,朱盈倩,李欣然......”祁落的座位刚好在林亦刚一开始自己挑的位置上,林亦赶忙喊祁落:“我的东西先放你那儿放一下哦!”
班上总归有点吵,唐文强时不时得维持下纪律:“喊到名字的快点,东西别急,先坐下来,其他同学别挡路,不要讲话!”但总归磕磕碰碰,人挤人,速度快不起来。
报完了三排林亦还是站着的,不免有点慌张,坐在后面看黑板就不是那么清楚了。正想着,听到了自己的名字,“林亦,赵晓筱,朱依若,蒋霏。”是第四排,林亦赶忙坐了下来,旁边的赵晓筱正跟前桌夏思楠说着话。朱依若胖胖的而蒋霏却瘦瘦的。前桌是史悦,后桌陈佳欣。咦,这么一说倒找到了规律,竖排同学都是一个班的,巧的是,因为各班人数不同,倒只有林亦这一排四个同学分别来自四个班。
唐文强待所有同学都找到自己的座位之后挥了挥手:“好,大家把自己的东西顺一下,开始吧。”说完就走出了班上。
林亦去祁落座位那边拿了自己的东西,抱怨:“什么鬼,现在都不能和认识的人一起了。”
祁落也抱怨:“对啊,他说完就走,居然走了?对我们一点都不上心。”
过了一会儿,大家顺东西顺的差不多了,叽叽喳喳的讲话声也响起来了。认识新同学,热热闹闹地,就这么开始了。
新鲜的感觉啊。
林亦不是自来熟的那种性格,但是看见赵晓筱和夏思楠讲话自己插不上话也挺急。于是悄悄问赵晓筱:“昨天在班群说话的是你吧?”
在这个信息时代里,正式的班级还没有组建,这边□□群已经建起来了,赵晓筱前一天在群里建议大家改个备注,否则不认识。后来也没有几个人听,尽管这个群也就十来个人。
赵晓筱有点尴尬,但还是大大咧咧,声音挺大地回答:“往事不必再提。”说着尴尬地笑了笑,又继续和夏思楠讲话。
林亦也就不再打扰。用手撑着脑袋看着窗外。
唐文强又抓着几张纸进来了:“大家静一静。”
又一次像之前一样微微抬了抬头看着下面,等声音小下来,继续开口:“请所有同学记住,我们班的座位不是不变的,除了每次换组外,还要往后移一排。”唐文强的一根手指在空中指着,眼睛睁大了,“所以我不希望有任何同学说看不清黑板或者这个那个原因而要求换座位啊,在我们班没有这种可能,你懂我意思吧,大家一个班,同学关系很重要啊,一个人都没办法和同桌搞好关系,你还能干什么?”
唐文强就新班级的规章制度讲了整整一节早读课,林亦要么百无聊赖地转着手中的笔,要么望着窗外神游。偶尔笔掉落的声音或者其他同学翻书的声音成了冗长演讲中唯一的画外音。
好不容易熬到下课,唐文强倒是不拖课,林亦去竞赛教室拿剩下的东西,刚好经过11班,小胡老师换了一件蓝色的西服,正一脸严肃地站在讲台上拖课讲纪律。林亦发笑:“呵,今天穿这么正式?还这么凶?”
林亦取完了自己的东西正拎着一袋子书往回走,刚好小胡老师出来,林亦打招呼:“老师好。”竟不免有点感慨万千。
熟悉的生活又一次被抛在了脑后。
在九班的第一节课是语文,黄萍和11班语文老师那个老头子是一对儿,两个人教书风格却完全不同,前者注重成绩,后者注重素质,林亦不太喜欢老头子,反而比较喜欢功利型的,能提高成绩就行了。
黄萍讲了小半节课的安排,后面复习了分班前一周匆匆忙忙上的《季氏将伐颛臾》,还抽查了一些重点字词,林亦一众人不情不愿,但好在第一堂课没有叫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