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林双玉惦记溪流里的鱼篓,早早便起了床。
因为昨天和陈香月约定了今天一起进城,她今天要早些下山。
简单洗漱后,推开房门。
清新的空气铺面而来,扫清早起的倦意。
林双玉抬头看去,有感今天也会是大晴天。
把被褥抱出来,搭在栅栏上晾晒。
收拾好后,把门关上,背着背篓出门了。
背着背篓果然比拎木桶要轻松,解放双手后,沿途还可以搓点草绳,这样卖鱼的时候更方便。
来到溪流边,鱼篓还在原来的位置。
她下水把鱼篓提起来,在里面摸索一番,扔掉压在里面的石头。
把鱼倒出来数了数,比自己抓的要少,只有四条。
看看时间已经不早了,来不及再抓几条。
只好简单冲洗鱼篓,把里面的水倒掉,再把鱼装进去,今天有经验了,进城的时间里鱼不会死,只要快点卖掉就好,省的还要背一筐水下山,累得很。
把鱼装好后,把木桶从背篓里拿出来,放在原来放鱼篓的位置放好,做完这些就背着鱼急匆匆下山。
上下山的路已经走了两次,今天下山时格外顺利。
已经可以轻松分辨应该从哪里走更省力。
下山的时候,林双玉手上也没停。
昨天回来的路上,她和陈香月说起卖鱼的时候没有东西装着给人家,陈香月给她出了个注意,路边有一种野草,常有人拿来遍草鞋,拿来搓草绳系在鱼嘴,就可以提起来了。
林双玉对这些并不了解,在回来路上,恰好路边有野草,陈香月给她揪了一根,搓成草绳示范了一次。
后来上山的时候,山上有许多可以搓绳的野草,林双玉一路走,一路尝试,终于在到家时搓成了一根。
今天只有四条鱼,她便没有着急,下山路上满满搓着。
这时她才意识到自己除了一腔热血外,生存技能实在不足。
她发现古代人都很有生存智慧,野草搓成绳这种事她是怎么也想不到的。
但现在她知道了。
思索间,又一根草绳搓成了。
把草绳掖进腰带里,又从路边揪了几根草继续搓。
搓草绳时她突然想到,自己也不需要花钱买什么渔网了,那么贵不一定要攒到什么时候。
自己可以搓草绳,然后编一个渔网啊!
山里最不缺的就是野草,材料丰富,就是会费些功夫。
想着,她低头看了一眼微微刺痛的手指。
好吧,还有些费手指头。
等林双玉到山下时,陈香月已经等在那里了。
林双玉赶紧快跑两步赶过去:“婶子等久了吧?”
陈香月笑道:“我们也才到,刚好。”
陈清拉着板车,笑容憨厚,和林双玉打招呼。
林双玉含笑回应,后看了一圈,没看到小姑娘的身影,有些诧异的问道:“阿筠呢?怎么没看到她。”
陈香月道:“在家剥豆子呢。”说着又生气的数落了一遍卖豆子的人家干活不精细。
听陈香月的话,林双玉才知道陈筠在家里也要跟着做农活,她还以为陈筠只是跟着哥哥来玩的。
林双玉默然,陈家从北边逃难来,在这里安家下来也吃了不少辛苦,做豆腐虽然赚钱,但却都是辛苦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