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堂内的高香安静地燃烧,神色各异的修士们身着道袍手捧茶杯,眼神互相试探。
不孤山长老说完那句话之后,就自顾自闭目养神,众人起先还能沉住气。
长老座旁分别立了两个童子,都是不孤山祖师爷的座下徒,季念昭的师弟。一个道号明阳,一个明月。两人侍立一左一右,神情冷倨,怀抱一根拂尘。
三个怪人坐在上面,就像三尊泥塑像。
眯眯眼是最不忌惮不孤山实力的那个人。
“喂,闻无邪的事还不算要紧。那个臭小子的实力不足为惧,只是臭老鼠多打了几个窝,要逮住需浪费一点时间。我们在场的任何一位,要取他的性命不过手到擒来。玄明子,都是老熟人了,就别再装腔作势,你知道我们找上山门是为何事。”
半脸胡子的中年修士也跟着哼唧:“最近南朝有个地方不太对劲,我们派弟子去调查了一番,半年前发生过大型的天灾,开春又爆发了饥荒。”
玄明子半睨眼,白眉长髯斜逸,掐指算了一卦,面上没有什么表情。
神女观的掌教端庄坐着,季念昭不免多看了眼,脑里想起七十二仙门各自的发家史,这些人有些是当年道观佛地,身处洞天福地修出了成果,有些是几个朝代前的世家自立了门户,还有些靠的是些奇人一己之力辟出了在修仙界的地位。不孤山属于第三者,靠的是如今已经半步登天的祖师爷,神女观则是第一者。
不管近百年实力如何,有这等深厚底蕴的道门,在修仙界里的位份向来是不低的。何况,季念昭不假思索,神女观里供奉的巫山神女像,有降灵之用,仙术对上神术,的确没有抗衡之力。不过他从来没有见过。
玄明子算来算去,就是不搭理座下的众修士,他身边的明阳明月也一言不发地站着。
半脸胡子的中年修士自讨没趣,只好骂了句“故弄玄虚”。
眯眯眼嘴角高翘,笑得像只狐狸:“怎么?砥柱山上的宗门不是前些日子还在哭穷,现在打算下山救人了?你们要捐多少万担的米粮?”
“明昆,你过来。”玄明子搓了搓下巴上的长须,季念昭马上走到不孤山门长老座前。
眯眯眼:“明昆君,你不是还收了南朝的太子殿下当徒弟?南朝也算不孤山半个掌中物了吧。”
季念昭冷了脸:“诸位找上不孤山,到底是什么事?”
眯眯眼掐了个莲花状的法印:“道自虚无生一炁,便从一炁产阴阳。阴阳再合成三体,三体重生万物昌。”
“接连的地震瘟疫洪水饥荒,死的人太多了,又都是冤魂,原本的平衡已经被打破。”
他没有说下去,季念昭就懂了,死的人越多,怨气积累的就越多。寻常修士们云游除魔的时候,有时会放一个傀儡小鬼引诱大鬼出洞,现在这一团的城池就像一只巨大的捕兽夹,能够吸引南朝北魏无数的鬼魔前往。
鬼魔越多,死人也越多,死人越多,怨气也会促使困在其间的魑魅魍魉更加难以对付。仙门如果能封锁所有鬼魔,此后也不需要派那么多修士云游四海。
的确是个不可多得的良机。
玄明子笑着看向眯眯眼,又转向季念昭:“明昆啊,你去北魏境内捉拿闻无邪。南朝境内的饥荒,这次就让明阳和明月负责。”
季念昭还没回话,两个弟子先恭敬地应了声好,但季念昭还是有些不放心,多嘴问了句:“众仙门是如何打算的?我也写好封信去知会太子殿下一声。”
“噗。”
“哈哈哈哈哈哈。”
他这句话一落下,眯眯眼的嘴角刚翘起,半脸胡子的掌门率先不客气大笑。
玄明子面上无悲无喜,只是淡淡拿眼扫了下季念昭的脸:“设立结界,堵死闹出鬼魔的地界,集众门之力打造一道牢固的封印。”
季念昭隐隐有不妙之感:“出事的城池,有几十万的生人,占了南朝半壁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