盯着两个队员吃完了面条,仮源也从车库里推出辆自行车,把他们分别送回家,才又转头往回骑;一边骑,一边在心里想着接下来要有哪些事要做。
下一周有两个学校要去,而且高野的夏季大赛也会在下周末比完,除了夺冠的那支球队外,其他学校都要开始认真考虑来年招新的事情,估计各个国中接到的宣传申请会变多,到那时长野农工就更不好申请到机会了,看来他下个礼拜要多打些电话,或者亲自去拜访一下那些学校的校长或棒球社的监督。
对了,上上周校长好像说会有几个新人调来,要相关的教研组安排迎新会……这个时间竟然还会有人员调动,也是难得。
还有,虽然学校今年弄到了做球场的用地,可是相应的配套设施几乎全都没有,就连立在球场边,当做更衣室和仓库来共用的房子,都是用一个集装箱简单改装出来的;夏天还好,往冬天走,那一层薄铁皮,可挡不住长野的风雪。
更不要说还没有接通水电,队员们清洗打理都不方便;现在人少,还可以去他租住的地方更换衣物和简单的冲洗,等将来人多了就不方便了;再考虑一下连续的雨雪天的情况,选手们在哪里训练也是个问题。
软件上也有困难,虽然不少队员可能会自己准备球套、球棒和基础护具,但棒球社里至少要有那么些公用的头盔、护具,练习用的球棒、棒球,还有一些训练用的健身器具,以及打扫整理球场用的工具。
校长倒是第一时间把废社前的那些东西都交给了他,但那毕竟是五六年前的东西,有很多都已经老化到不能使用,剩下的里面又有一些已经不符合现在的安全标准只能淘汰;挑挑拣拣下来,都凑不齐够一支九人队使用的装备,必须要进行采购。
唉,这也要钱,那也要钱。
可学校现在也拨不了更多的钱给他,毕竟每年的社团经费支出都只有那么多,而学校里各种社团并不少,能拿到多少拨款以成绩说话。
像足球社常年能踢进地区前四,偶尔还能打进全国大赛,学校自然就会多给钱和资源;而虽然再次重开,可目前社员都凑不齐最低标准的九人,连练习赛都没办法进行的棒球社,明显拿不到太多的费用。
算了,往好了想,至少他们学校把最难解决的场地问题给解决掉了。
要知道,不少棒球强校,都不一定有专门的棒球场,他该知足了。*
这么一路想东想西的,仮源很快骑到了离家不远的地方,正准备拐下方向把车骑进后院收好,就看见家门前站着几个人,他便又脚下用力蹬了两下,骑到家门前下了车。
“请问?”
仮源看着正在门口和自己太太聊着天的一对母女,礼貌的出声询问。
“啊,亲爱的,这两位是前两天搬回来的宇都宫太太和她的女儿,她们过来送见面礼呢。”仮源太太手中拿还着人家刚送来的羊羹,同时对那俩人介绍到:“这位就是我先生。”
宇都宫太太听后认真打量了仮源好几眼,才笑着说道:“我知道您,仮源秀一桑,以前都是在电视上看到您,没想到还有机会见到真人,真是太荣幸了。”
“哪里哪里,你们是因为工作调动搬过来的吧?方便知道住在哪吗?”
仮源看着这一对长相非常打眼的母女,客气地寒暄着,心说这个镇上没听说有姓宇都宫的啊。
“啊,我们住在上面的风间家,外公这两年身体越发的不好了,我不太放心,正好工作上有机会调动过来,就从神奈川回来了。”宇都宫太太笑着解释了一下。
风间家啊?
仮源在脑子里过了一下,马上就想到了,后面靠着山脚的位置的确有个风间家,而且家里一直只有一个老人在,这是晚辈准备回来照顾长辈了么?
“啊,那还挺近的,如果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请不要客气。”想完仮源笑着说了句。
“那就先谢谢您了。”宇都宫太太也笑着向仮源微躬了一下,才又继续说道:“时间也不早了,我们还要去拜访其他的邻居,就先告辞了。”
“啊,慢走,这条路上路灯太少了,你们带了手电筒吗?”
仮源太太有些担心的说道。
“带了的,谢谢您的关心,花音,来,向仮源叔叔和阿姨打个招呼。我们走了。”
宇都宫太太表达过谢意后,把一直安静跟在自己身后的女儿喊了出来。
“叔叔好,阿姨好。我是宇都宫花音,今后还请多多指教。”
漂亮的少女眨了眨眼睛,乖乖巧巧地向仮源夫妇二人鞠了一躬,跟着母亲走了几步后,还不忘回头再向两人微微鞠躬,然后又抬起右手轻挥了一下,才转过头跟着宇都宫太太走远了。
“真是个漂亮又乖巧的孩子,不知道今年多大了。她们搬来,估计她也是要转学过来的,如果进了你们学校,多照顾点啊,阿娜答。”
仮源太太一看到漂亮的小孩子就心软,她摸着脸感慨着拍了拍仮源的胳膊。
“到时再说吧。”
仮源一边说一边推着单车往屋后面的院子走过去。
……
“好巧,仮源桑。”
第二天早上,校长带着三个新入职的同事一个个教科组介绍过去的时候,仮源看着里面唯一的女性睁大了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