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李晟将军率军赶到,准备和李怀光一起共同围剿叛军并表示愿为先锋,但是李怀光一直是百般推脱,就是不肯出兵。与此同时,他手下的朔方军还在京城外围大肆抢掠财物,看到这种情形,李晟向德宗皇帝请求转移,以免发生意外,同时还机灵地同李怀光周旋,不让其得逞。后来李李怀光开始暗暗着急,他也不能总是找各种借口拒绝出兵啊,于是就私下和叛军联系,意图合击朝廷军队。李将军看到他的异动知道他可能就要行动了,所以上书德宗,希望能架空李怀光代为执行命令。德宗知道这下子可能真要出事,就决定要亲赴前线督战,这消息传到李怀光这里,他就害了怕了,担心皇帝要夺他的兵权,于是就先行动手,幸亏李将军已经将手下部队转移,其余未来得及行动的其他勤王之师都被李怀光所击杀。如惊弓之鸟一般的德宗皇帝逃到了梁州,后悔自己没有听从李将军的话。
4、天生晟,为社稷万人
这时候的李晟境地比之前还要危险,同时孤军处在朱泚和李怀光两股反叛势力中间,内无资粮,外无救援,还不得不面对皇帝对他的不信任。还好这时有人从旁建议皇帝将军政大权交到李晟手里,眼下只有他才能解救皇帝的危难了。德宗看到一路以来李晟的所作所为,也知道这是一员忠勇大将,就将整个大唐的安危都交到了李将军的手上,命他率军击退叛军,收复失地。
李晟不负众望,原本已经暗中投奔叛军的李怀光部下有数千人转而投到李将军这边,要为朝廷效力。当时李晟与许多神策军将领的家属都在长安城中被朱泚当作人质。有人提起此事,李晟流泪道:“怎么能顾惜自己的家庭呢?”此外,李晟与部下一起同甘共苦,以忠义和情谊激发军心,全军始终没有怨言。很快李将军发起总攻,大军快速出击大败叛军,虽然也有数千兵马准备从背后偷袭李将军,但是因为素来敬畏李晟,光是听到他的名号就已经溃不成军了,哪里还能偷袭啊。
就这样历时9个月的朱泚和李怀光之乱,在李晟的力挽狂澜下完全平息,捷报传到梁州,德宗流泪不止,他的帝位已经经历了多少次的失而复得,皇帝说:"天生晟,为社稷万人,岂独朕哉!"拜晟司徒,兼中书令,实封千户。
5、名将落寞
晚年,李晟为了对付吐蕃,亲自坐镇边陲,继续为大唐发光发热。吐蕃对李晟极为畏惧,大相尚结赞对他尤为厌恨。他们认为唐朝的名将只有李晟、马燧、浑瑊三人,于是实施反间之计,德宗厌恶战争,疑心将帅生事以获取功劳。适逢韩滉去世,而执政的张延赏又与李晟不和,多次在德宗面前进行诋毁,认为不能让李晟久握兵权,并推荐刘玄佐、李抱真主持西北边事,让他们立功来压制李晟。德宗竟然采纳了张延赏的意见,削去李晟的兵权。就这样,拯救大唐的一代名将被皇帝抛弃,在落寞中走向生命的终点。793年,李晟去世,终年六十七岁。赠谥号忠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