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明粽子是自己亲手包的,算是还礼,请他不要嫌弃。
怀瑜叫来方宁。
“今日端午,我多包了几个粽子,你将粽子和这封信,还有那块红玉石料一并交给给太子送信的人。”
怀瑜跟郑怀舒坐着车,离着西市还有些距离就被早间百姓热闹喧嚣的气氛感染了,兄妹俩对视一笑。
马车不便,二人下了车,怀瑜陪着郑怀舒边走边逛,看着她笑笑闹闹,手里渐渐提满她买的东西。
等她逛累了,就带着她去自家酒楼留着的包厢里歇脚,刚好再等一会就要开始龙舟赛了。
沿着河边各处都是人声鼎沸,酒楼里也是热闹非凡。
临近开始,提前为皇上搭好的高台上宫人来来往往显得格外忙碌。
那高台离酒楼不远,怀瑜甚至能清楚地看见一个内侍和一位礼部官员私相授受。
“阿兄,先来吃点啊。”
郑怀舒朝着怀瑜招手喊道。
怀瑜回身走去,笑道:“好。”
二人吃的差不多了,就听到外面传来一声:“皇上驾到。”
兄妹俩对视一眼,起身去栏杆边跪下。
怀瑜顺手将郑怀舒的披风兜帽给她带上了。
跪了没一会儿,就传来内侍的喊声:“免礼,平身。”
“今日皇上与民同乐,共襄盛典。”
众人听完后才站起来。
明景帝到后不过片刻,龙舟赛就热热闹闹地开始了。
千姿百态、鲜艳夺目的龙舟在湖面上如离弦之箭射出,争先恐后。
鼓声如滚雷一般,震人心魄,撼动心扉,岸上此起彼伏的呐喊声热火朝天。
郑怀舒也被热闹的气氛感染,凑在栏杆边,混在人群的欢呼里一起给天外居的龙舟助威。
怀瑜看着她兴高采烈的样子,宠溺的笑笑,陪她一起喊。
高台上,明景帝本来也是在看龙舟竞渡。
哪想到,不过是往人群里多看了一眼,就看见不远处的酒楼上有一个意气风发、温润如玉的翩翩少年郎。
身上的那股子江南烟雨般的温润气质在人群里简直就是鹤立鸡群。
一看到他,景明帝就想起以前那个总是夺走小星星关注的柔柔弱弱的身影。
再想想不久前喝到的桃花酿,对这少年郎君的身份也有所猜测。
挥手示意侍立在一旁的大太监华茂,对着他耳语了几句。
华茂得到吩咐,躬身退下。
酒楼上,怀瑜陪着妹妹喊了一会儿就坐回到桌子前,倒了一杯清茶润润嗓子。
郑怀舒还趴在栏杆上喊得起劲。
怀瑜摇摇头,低头吹了吹,又喝了一口茶。
也不知道她是为什么能一直叫,嗓子都不疼的吗?
“咚咚。”
雅间的门被敲响,响声差点淹没在一片呐喊声里。
怀瑜示意方安去开门。
门外站着的是一个小黄门。
见门开了,赶紧进门到怀瑜跟前行了个礼,神色间带着倨傲,但还算客气传话。
“这位郎君,皇上召见,还请快跟着咱家过去,莫要耽误了。”
怀瑜闻言,眸光微动。
“敢问这位公公,皇上只传了在下一人吗?”
小黄门有些不耐烦,回答怀瑜的同时不忘催促他。
“这是自然,不是谁都能得皇上召见的,郎君有幸,快快随着咱家去吧。”
怀瑜转头不放心地叮嘱郑怀舒。
“阿舒,今日人多,你就乖乖在雅间等我回来,不要乱跑。”
又交待了方安好好保护郑怀舒,才跟着小黄门赶紧走了。
在高台下又被拦住搜身确定没有携带凶器后才放行。
高台上,华茂得知怀瑜到了,躬身凑到景明帝耳边禀报。
得到允准后,才去传怀瑜觐见。
景明帝玩味地上下打量了一番眼前渐渐走近的人。
没错了,这小子应该就是那个孩子了。
景明帝等怀瑜跪下行礼后才出声询问。
“你是忠勇侯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