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营帐外旌旗猎猎,如同千万只无形之手撕扯着天穹。俘虏们或坐或立,被分批编队,神情各异。日光之下,有人面如死灰,眸中尽是绝望;有人忐忑不安,目光游移不定;更有甚者,眼中竟闪烁着几分难掩的期待,仿佛看到了新生的可能。
郝邵便是后者。
他斜倚着一棵被战火劈得只剩半截的老槐树,神情恍惚地望着远处那面绣着“吕“字的大旗。那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如雄狮的咆哮,震慑着每一个看到它的人。旗下,几名甲胄鲜明的将领正依照吕布的吩咐,对俘虏们进行甄别分类。他们的铠甲在阳光下闪烁着冷冽的光芒,仿佛是天神下凡,掌握着在场每一个人的命运。
“壮者编入军中,弱者送往鄄城...“
隐约传来的话语飘入郝邵耳中,宛如一缕游丝,勾起他心中那一丝微弱的希望。他苦笑一声,苍白的指尖无意识地拨弄着脚边的草茎。今年一十五岁的年纪,正是血气方刚之时,若论体格,他断不算弱者。只是此刻,心中却如死水一般平静,又如灰烬般冷寂。
“邵哥,你说咱们会怎样?“身旁的小卒子陈六低声问道,声音里带着难掩的惊惧,如同风中摇曳的烛火,随时可能熄灭。
郝邵摇摇头,没有回答。他出身太原郝家,虽非大族,却也颇有底蕴。十六岁便随军征战,为曹操效力。近日,曹操收服三十万黄巾,又东征徐州,军中人才辈出如繁星,他也因战功卓著,被提拔为部曲督。麾下一管就是几十号人,虽比不得校尉等大人物,却也算是小有身份了。
恍然间,他想起十日前,他刚提笔给远在家乡的老母亲写了信。蘸墨挥毫,字字珠玑,信中颇为得意地提及自己的升迁,许诺日后寄回的俸禄会更丰厚些。
“足够让娘过上好日子,也许还能给小妹添些嫁妆...“郝邵回忆着自己在信中的豪言壮语,心中忽地如刀割般刺痛。
谁曾想,世事变幻如翻云覆雨,一瞬可至沧海桑田。一场突如其来的大战,曹军溃败如山倒,他带着残部被围,终究难逃被俘的宿命。那些曾与他同饮同歌、生死与共的兄弟,如今已有大半长眠于黄土之下,魂归故里。
“唉,隔壁的小菊还等着我回去呢。“郝邵忽然低声呢喃,话语里满是苦涩。战事过去已一日有余,他们只饮了些清水,肚中饥肠辘辘,如同有千万只蚂蚁在噬咬。郝邵手不自觉地摸向怀中那个香包——那是邻家女子小菊在他出征前塞给他的,说是保佑他平安归来。香包上绣着一对并蒂莲,针脚细密如蚁行,香气虽已淡了,却仍带着几分安慰,似乎还残留着那姑娘指尖的温度。
郝邵的眼中满是绝望,既为自己,也为那些将永远等不到归人的人们。他们的希望,如同风中残烛,随时可能熄灭。
“喂,别发呆了。“
一个突如其来的声音打断了郝邵的思绪,如同一根锐利的箭矢刺破了他的回忆之网。抬头望去,只见一名吕布麾下的士兵站在面前,手中端着一碗冒着热气的米粥。那士兵看上去不过二十出头,脸庞黝黑如铁,却带着几分憨厚的笑意。与其他军中士卒不同,吕布军士兵的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如同星辰般璀璨。一眼望去,便知非比寻常。
“吃点东西吧,“士兵将碗递到郝邵面前,热气腾腾,如同一缕生的希望,“刚熬的,趁热喝。否则,味道就不好了。“
郝邵愣住了,一时间竟不知如何反应,仿佛被雷电击中。在他的认知中,战场上俘虏的下场不过两种:要么被杀,要么被卖为奴隶。哪有敌军主动送粥的道理?他接过碗时,手都在颤抖,如同秋风中的落叶:“你...你们不杀我们?“
士兵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如同夜空中的新月:“我们温侯仁义无双,岂会滥杀无辜?战场上是敌人,放下武器就是汉家子民。你若愿意,还可投我军麾下。“他顿了顿,又补充道,“主要你们人太多了,虽然你们大战之后没有力气,但是四万人也不是小数目啊,所以温侯就让我们先给你们水喝,还望你们体谅啊。“
郝邵捧着粥碗,热气熏得他眼眶发红,如同一团火在胸中燃烧,一时分不清是因为热气还是情绪使然。他小心翼翼地抿了一口,粥虽粗糙,却是真真切切的热食,如甘露般滋润着他干涸的心田。多少日子了,他已记不清上一次吃到热乎饭食是什么时候。那味道虽简单,却胜过了世间任何珍馐。
“温侯...他是个怎样的人?“郝邵终于鼓起勇气问道,眼中带着几分好奇和警惕,如同一只试探前路的小兽。
那士兵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如同被点燃的灯盏,就如同谈及心中偶像的少年:“那可了不得!“他竖起大拇指,语气中满是崇敬,“温侯神勇无敌,虎牢关一人独挡十八路诸侯,方天画戟所指,无人能敌。更难得的是,他重信守义,待将士如兄弟,视百姓如子女。“
士兵压低声音,像是分享一个天大的秘密般靠近了些,呼吸间带着几分热切:“入我军者,不但月饷丰厚,家眷还有安置。我原本是个无家可归的流民,家乡被灾荒席卷,妻离子散,入伍不过一年,如今不但自己吃饱穿暖,还能每月寄些钱回给老家的弟妹。如今,我那小妹已有人提亲,弟弟也在私塾读书了。“
郝邵的心头微微一动,如同一池死水被投入了一颗石子,激起层层涟漪。他小口喝着粥,感受着那温暖顺着喉咙流入空荡荡的胃中,如同一股暖流注入冰冷的河床。他咽了口唾沫,犹豫片刻后问道:“当真?那...若我等加入,可有什么规矩?“
士兵欣然道:“也没什么难的,主要是要信仰儒道教。温侯说了,治军必先治心,儒以立德,道以养性,二者相辅相成,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这样的军队,才能真正为百姓谋福祉,为天下立太平。“
“儒道教?“郝邵心头一震,眉头微蹙,如同秋日的落叶,“听着与我等平日信的太平道有何区别?“他本是出身儒家小户,幼时诵读四书五经,对那些神神鬼鬼之说向来半信半疑。只是入军之后,身边多是信奉太平道的黄巾降卒,久而久之,也染上了几分信仰,如同白布沾了墨,再难洗净。
士兵神秘一笑,嘴角微扬,仿佛握有天大的秘密,压低声音道:“温侯吕布乃是玄女亲自选取的救世者,儒道教也是信仰道,三清和玄女的。“他看了看郝邵的神情,又补充道,“你认字吗?认字的话可以去那边领一个小册子,上面写得明明白白。温侯常说,儒道乃华夏根本,治国平天下,皆须以此为基。犹如大厦之基石,不可动摇。“
士兵神情忽然变得更为郑重,如同将要参与一场重要的仪式:“而且,信仰儒道教的兄弟,还有机会进入我们的精锐部队。比如张辽将军的侦察营和高顺将军的陷阵营,那可是全军上下最受重视的队伍!每次出战,必先锋陷阵,所获赏赐,亦是寻常士卒的三倍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