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梦文库

繁体版 简体版
甜梦文库 > 东汉末年奇幻百科全书 > 第37章 科教法制:永初学宫

第37章 科教法制:永初学宫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董白低头思索片刻,忽然问道:“先生,您说月亮的运行会有快慢变化,那为什么这些变化不能直接通过固定时间标记出来呢?比如,用一种新的计算方式,将变化记录得更加精确?”

刘洪微微一怔,转头看向董白,脸上露出几分惊讶:“你是说……用可量化的公式,单独标记这些变化规律?这倒是一个思路,竟由你这般年纪的小姑娘提出来!”

吕小布在一旁听了,心中暗笑——这是基础的数学思想啊!不过在这个时代,能提出这种问题,已经足够称得上是天才了。

另一边,吕玲绮虽不通深奥的天文术数,却也没闲着。听到刘洪提到“只有月球距离黄、白道交点在十五度以内,才可能发生日食”时,她皱着眉头问道:“先生,既然要计算这些位置,那是不是可以用兵法的‘敌情预判’来类比呢?比如,提前预测日食发生的位置,然后标记下来?”

刘洪闻言,微微一愣,随后眼中闪过一抹亮光:“预判……提前标记……”他略作思索,拍案赞叹道:“妙极!小姑娘虽然不懂天文,但这个预判的思维却让我如醍醐灌顶。看来,这种思维方式还真可以融入到历法中去。”

吕小布见状,朗声笑道:“先生,这两位小丫头平日里虽没学过什么深奥的道理,但聪明伶俐,心思灵动。若得您指点一二,她们将来定不会辱没先生的大名!”

刘洪心中一震,他深知吕小布请自己过来,虽然之前说不会让他做教书匠,但是看到这次吕小布带着吕玲绮和董白过来,心中不满有些嘀咕。他年岁已高,虽有满腹才学,但他向来认为自己更适合专注研究,不愿分心做一个专职老师。

刘洪看着面前的两位少女,心中一阵感慨。董白虽柔弱文静,却能从复杂的概念中抓住关键细节;吕玲绮则性格爽朗,思维跳跃,哪怕对天文一窍不通,也能提出有价值的联想。二人虽年少,却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潜力。

吕小布这个时候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不过,先生可曾注意到,太阳每年运转至冬至点的位置并不固定,这一变化正是所谓的‘岁差’。岁差约每五十年向西移动一度,区分出恒星年与回归年的差异。而且回归年的长度并非恒定不变,而是古大今小,逐年变短。为此,我认为在修订历法时,应加入‘斗分差改正’,即每200年缩短一秒,以反映回归年长度的微小变化。”

刘洪闻言,震惊不已,连连拱手道:“温侯之论,真乃醍醐灌顶!回归年长度逐年变短的现象,竟然可以用‘斗分差’解释,真是妙极!此番受教,晚生定当重新修订历法!”

吕小布心道:“自汉武帝创太初历引入二十四节气后,历法历经千余年才日趋完善。比如祖冲之在南北朝提出岁差的大明历,唐代僧一行纠正节气分布的大衍历,直到元代郭守敬创授时历,才首次采用科学观测法。授时历通过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来划分二十四节气,大大提高了精确度,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比如节气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均,且朔望月与节气无法完全匹配,造成置闰与月序的问题。但这些小瑕疵,相较于其整体贡献,已可忽略不计。”

“刘洪的智慧是天赐的瑰宝,若只让他专注历法研究,未免太过可惜。”

吕小布微微一笑:“这些不过是小道消息罢了。先生若真想突破,需更进一步,建立科学历法。现有的历法多以经验为主,而科学历法则以天文观测与数学模型为依据,才能真正万无一失。这些,先生可以先依据这些优化现有历法,等日后迁都雒阳为我们可以再深入讨论这部分。有先生在,此事便不难。”

刘洪听完,感慨不已,连连拱手:“温侯见解深远,晚生佩服得五体投地。此番点拨,晚生如拨云见日,定当竭尽所能修订历法!”

吕小布乘胜追击,说道:“如此,便请先生将您的弟子与好友也一并引荐过来。”

刘洪见吕布如此重视,心中对其能力与胸怀更加信服,于是说道:“我的弟子徐岳徐公何,亦是当世数学高手,温侯若有召唤,他定会来效力!”

吕小布大喜,立刻派人去请。

正聊间,话题转到了教育问题。吕布提起东汉和熹皇后邓绥在元初年间创立的永初学宫,推行男女同校的理念,不禁感慨道:“皇后提倡教育普及,设立永初学宫,主张男女共学,此举堪称开明之治。能让女子与男子一样接受教育,不仅体现了对人才的重视,更是大汉文化传承的一大步。这等气魄与智慧,真乃大汉之福!”

刘洪点了点头,眼中流露出一丝敬意,缓缓说道:“确实如此。邓皇后开设学宫,主张女子也能受学问之益,虽在当时饱受非议,但长远看来,此举极为明智。永初学宫不仅仅是一所学府,更是推动社会观念革新的象征。可惜的是,学宫的规模虽大,却未能完全坚持最初的理念,男女共学的模式在朝堂上受限颇多。”

吕小布闻言,微微颔首,沉思片刻说道:“观念的革新总是要经历阵痛。皇后虽开风气之先,但一代之事难以一蹴而就。这也需要更多贤能之士,将这份理念传承下去。”

看到吕布身边站着的董白和吕玲绮,刘洪心领神会,他缓缓起身,对吕布拱手说道:“温侯,您胸怀天下,连女子的才学都如此重视。如今二位千金如此聪慧,且有这般天赋,若我还推辞不教,岂不是暴殄天物?从今日起,我一边按照您的见解,整理修订新的历法,一边教授二位千金。如此,才不枉此生所学。”

吕小布闻言,大喜过望,连忙扶住刘洪,语气中满是感激:“先生不辞辛劳,实乃吕布之幸!两位小女若能受教于您,将是她们一生的福气!”

刘洪微微一笑,眼神中透着几分赞许,随即郑重说道:“温侯请放心,董白这般聪慧,玲绮思维又如此灵活,她们的聪明才智已让我刮目相看。如此资质,若加以引导,必成大器。以她们为基石,未来我定会倾尽所学,将更多学问传授给她们,助她们成长为真正的栋梁之材!”

吕小布听后更加欣慰,沉吟片刻,郑重说道:“先生高义,我又岂能让您的才华仅限于此!我有一事相求——我计划重建永初学宫,延续和熹皇后当年的教化理念。这次不仅要男女同校,更要扩大学宫的规模,涵盖经学、天文、历法、数学乃至军事等诸多学科。想请先生出任太学博士,全面主持学宫教学及师资安排的工作。”

此言一出,刘洪顿时愣住了。他从未想过吕布竟有如此宏大的教育计划,而且还将这样重大的职责托付于自己。他略显惊讶地问道:“温侯果真要重新组建永初学宫?这可不仅仅是恢复一座学宫,而是要树立一个传承千年的典范啊!”

吕小布点了点头,语气中充满坚定:“没错!永初学宫不仅是学术中心,更是教化天下之所。过去朝廷因种种原因未能完善这一制度,但今日我既然有机会,也有能力,就必须将其发扬光大。教育兴,则国强;百姓智,则天下安。先生若肯相助,此举必定造福后世!”

刘洪沉思良久,眼中渐渐燃起一丝光芒。他知道,吕布的提议虽宏大,但绝非空谈。无论是吕布的远见卓识,还是他对人才的尊重,都让人无法拒绝。

他缓缓点头,郑重说道:“温侯有如此抱负,晚生岂敢不从?若能为永初学宫尽一份力,传道授业解惑,此生足矣!

吕玲绮和董白对视一眼,随即一同上前,恭敬地站在刘洪面前,神情中带着几分激动与敬意。

董白率先俯身行礼,语气温柔而坚定:“先生之学识,既为大汉瑰宝,又能造福天下百姓。白儿自知才学浅薄,但若能得先生教诲,必当尽心尽力、不负所学。恳请先生收我为徒!”

吕玲绮也一改平日的大大咧咧,学着董白的样子,双手抱拳深深作揖:“先生!虽然我性子鲁莽,但我知道天文历法对兵法、治国有多重要!我不想只是舞刀弄枪的武夫,也想学点真正有用的东西。还请先生收下我,让我有机会像父亲一样兼文能治国、武能安邦!”

刘洪连忙说道:“好!既然二位如此诚心,那我便答应收下你们!不过,我有一言在先,学问一途,贵在坚持,最忌浅尝辄止。若你们只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我可不敢收这个徒弟。”

董白与吕玲绮齐声说道:“先生放心,无论学问多么艰难,我们一定用心努力,绝不负您的教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