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梦文库

繁体版 简体版
甜梦文库 > 东汉末年奇幻百科全书 > 第33章 科教法制:四组一队,三猛一慢

第33章 科教法制:四组一队,三猛一慢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吕小布微微一笑,心中暗想:“果然到了装逼的时刻了,没办法,实力在此,得适时展现一番。”他调整了一下姿态,继续说道:

“而这种三三制的战术,其实是有扩展空间的,可以根据战场的需要,将其发展为四组一队的形式。也就是说,两组三三制合并,或者一组三三制加一个额外的支援单位,然后形成一个新的战斗小组,这就是四组一队。

这样一来,就会有一对进攻小组,两个支援小组,还有一队专门负责补给保障。这个组合的优势在于,它的杀伤力更强,同时也提高了安全性。进攻和支援配合更加紧密,补给队伍则能确保战斗持续性,不会因物资匮乏而被迫停滞。”

“而这种四组一队,实际上特别适合大规模作战。”吕小布语气稍作停顿,目光扫过在场的将领,“例如,陷阵营可以作为火力小组,充当前方主攻力量,直接与敌军硬碰硬。与此同时,狼骑和獒骑可以作为支援部队,从侧翼进行压制和干扰,利用机动性突破敌人的防线。”

他继续说道:“而弓弩兵则可以站在后方,作为火力支援小组,进行远程压制,形成纵深攻击,确保敌人没有喘息之机。当敌人陷入混乱、试图反击时,我们的侦察兵可以通过三三制的方式,迅速迂回,绕到敌人的后方进行突破,彻底瓦解敌人的指挥系统。敌人在没有后援的情况下,防线就会崩溃。”

吕小布顿了顿,又补充道:“当然,所有这些调整都得依据战场的实际情况而定。如果敌人防线过于坚固,我们可能需要更多的支援和补给来维持战斗力;而如果敌人防线出现破绽,进攻小组可能需要更多,补给反而可以适当减少。最重要的是,灵活应变、根据战场动态调整兵力部署,也是‘三三制’真正的精髓所在。”

吕小布看着张辽和高顺那略显迷茫的表情,心中得意,继续装逼的节奏毫不放缓:“三三制作为小组制,确实非常适合侦察兵和陷阵营这种特种部队的作战。尤其是面对敌人快速反应的情况,我们的小队可以灵活机动,快速适应战场变化。但是如果遇到敌人兵团化阵地战,或者敌人防线过于坚固时,三三制虽然灵活,但可能会面临一些困难。”

他顿了顿,微微一笑:“这个时候,四组一队的战术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三三制的精髓在于灵活、分散、机动,而四组一队则是对大规模作战的优化,让我们的部队在面对敌人强大防线时,能够通过多点配合,形成压倒性的优势。所以,四组一队的方式能有效补充三三制在面对兵团化阵地战时的不足,达到更强的突破和压制效果。”

吕小布语气更加轻松,眼中闪烁着一丝狡黠:“你们也知道,战术和指挥的结合是制胜的关键。优秀的战术如果搭配出色的指挥能力,几乎能在瞬间把敌人击溃。尤其是三三制和四组一队的组合运用,可以让我们在战斗中迅速打击敌人,而敌人一旦崩溃,我们的部队却因为分散作战的关系,无法快速汇聚,导致无法有效追击敌人。”

他稍微停顿了一下,嘴角带着一抹意味深长的微笑,接着缓缓说道:“既然战术可以灵活变化,那追击敌人的方式自然也要随时调整。为了弥补我们部队在聚集时可能出现的时间差,我提议采取‘三猛一慢’的战术。”

“三猛一慢?”张辽与高顺面面相觑,皆显惊疑之色。心中纷纷响起同一个念头:“这又是何等奇谋?今日所学繁多,温侯的奇谋百计频出,我等也得多多学习才能跟得上温侯啊。”

吕小布见二人面露愕然,心中暗自得意,便继续道:“正是‘三猛一慢’。这个战术的核心思想是,所谓的‘三猛’即是:第一,进攻时要猛烈,集中优势兵力狠狠打击敌方要害;第二,在敌人阵脚未稳,或者发现敌方出现破绽时,必须迅速突破,猛然冲击;第三,当敌人开始撤退时,确认局势安全后,要紧追不放,猛追敌军,绝不让其有喘息之机。”

吕小布顿了顿,目光扫过两人,“而‘一慢’则是,战前准备要谨慎,绝不可心急。我们不能看到敌人就直接冲上去,而是要仔细分析战场情况,安排好战术,确保每一步都经过深思熟虑。只有在进攻时,我们才会全力以赴,三猛齐发,势如破竹。”

吕小布轻轻一笑,眼中透着一丝自信,“既然如此,那就从你们的侦察营和陷阵营开始,全面推行一点两面三三制,四队一组,和三猛一慢的小队战术理论吧。”

他稍微顿了顿,语气更为沉稳,“待你们的战术逐步磨合、成熟后,便可将此战法推广至全军,让大家都能在实战中见识其威力。”

张辽和高顺对视一眼,心中不禁泛起阵阵思索。张辽率先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深思:“温侯所言极是,但这战术的推行可不只是空喊口号。首先,我们得清楚分析我军的兵力、单兵作战能力以及各个小组的配合情况。三三制、四队一组,虽然精妙,但每个小队的任务分配和职责需要极为明确,才能在关键时刻发挥出最大的效能。”

高顺也点了点头,补充道:“确实,温侯,侦察营和陷阵营都是以机动性和突袭能力为主,三三制的灵活性在这些部队中最为突出。但对于其他兵种,比如弓弩手和步兵,我们在执行时要更加注重他们的协同作战,不能一味追求进攻的迅猛。每个小队的单兵能力不同,我们得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进攻与支援的比例。”

吕小布听后微微点头,赞许道:“你们的思考很到位。战术的灵活性不仅仅是指挥员的巧妙布置,更重要的是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和完善。每个战术理论都是建立在对敌情的准确把握和我方兵力优劣的分析之上的。就像‘四快一慢’一样,进攻的时机要找准,决不可心急。战前的准备、布置要周密,进攻时才可如破竹之势。”

“至于你们提到的兵力和单兵能力的匹配问题,确实需要根据实际的战斗情况来调整。我相信,经过你们的努力,三三制、四队一组这些战术必定能与我军的兵力特性相结合,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两人听后,心头的疑虑逐渐消散,纷纷点头,表示完全理解并愿意付诸实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