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宫抬起头,眼中已满是泪水,哽咽着说道:“温侯,您可知,陈宫自入乱世以来,从未见过哪位将领如此关怀百姓、尊重士卒。陈宫离开曹操,正是因为他无视百姓疾苦,将百姓视为其逐鹿天下的旗子,只要有利便可随意舍弃。然今日,陈宫终于见到了一位真正将民众与士卒放在心上的温侯!您的理念,您的胸怀,皆是陈宫所求却未得的……从今日起,陈宫愿为温侯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他说到此处,已然泪流满面,声音略显沙哑,却充满了坚定与真挚。
吕小布看着陈宫,心中一阵感慨。他伸手将陈宫扶起,语气温和却坚决:“公台,你我相识以来,便知你胸怀忠义,仁心厚重。今日有你助我立下这些规矩,我更有信心带领这支军队,为百姓谋安,为大汉开太平。你的信任,我吕布绝不会辜负!”
众将见状,无不肃然起敬,纷纷站起拱手道:“我等愿随温侯,同心协力,共成大业!”吕小布看着众人,脸上露出一抹淡笑,心中却已燃起熊熊斗志。今日的议事虽只是军纪的开始,却已在所有人心中埋下了一颗坚韧的种子。这颗种子,必将随着时间的推移,开花结果,成就一支真正的威武之师,也成就一个全新的吕布军。
漫天的火光映照着营帐内的沙盘,仿佛一幅残破的锦绣山河图。吕小布伫立在这微缩的天下之前,目光如炬,仿佛能洞穿时光,看到那些未曾绽放的荣光与尚未流淌的鲜血。帐内跳动的烛影将他的身影拉得极长,投射在身后的地图上,恰似一位执掌乾坤的巨人。
众人屏息凝神,注视着这位在乱世中崛起的霸主。他们的眼中闪烁着希望与忐忑交织的光芒,仿佛看到了一轮冉冉升起的旭日,那光芒穿透了董卓留下的硝烟,指引着他们走向未知的远方。雒阳,这座饱经战火的故都,正在等待新的主人为它抹去伤痕。
“温侯,“陈宫的声音打破了沉寂,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幽深的潭水。“我军甫经整编,士气正盛。然雒阳残破,百废待兴,我们需未雨绸缪。“他的眼中闪过一丝智者的睿光,“建议派人往濮阳、陈留,乃至冀州采办粮草器械。一周之期,当足矣。“
吕小布微微颔首,目光投向许祀,后者早已挺直脊背,仿佛一柄待出鞘的利剑。“此事,非你莫属。“吕布的声音低沉有力,“以一半内府之资,往兖豫两州采买。记住,一分钱要当两分钱用。“
许祀拱手领命,眼中闪过一丝精明的光芒:“末将明白。定让主公所得,远胜所付。“
吕小布站在营帐中央,目光深邃地看向众人,略作沉思后说道:“我军即将启程前往雒阳,雒阳的重建与发展需要全力以赴,但濮阳的稳定更是不可忽视。濮阳乃我军目前的战略要地,连通兖州与豫州,进可攻,退可守,是后方的重要屏障。若濮阳失守,我军前往雒阳的行动便如同断了后路,极其危险。因此,驻守濮阳一事尤为关键。”
他停顿片刻,目光转向高顺,语气中多了几分信任:“仲达,此次我决定由你率陷阵营驻守濮阳。你素来治军严谨,善于守城,在你手中,我对濮阳稳如磐石充满信心。”
高顺闻言起身,沉稳地拱手道:“末将愿为主公效犬马之劳,濮阳一地,末将必守之如铁,决不让任何敌人有可乘之机!”
吕小布微微颔首,继续说道:“濮阳虽然暂时安稳,但并不意味着没有威胁。其周边仍有黄巾余党的活动,曹操的势力也在窥伺。除此之外,张扬虽暂时与我无争,但其立场未必牢靠。你在驻守期间,必须随时监控周边局势,尤其是黄巾残余的动向。这些人虽为乱军,但多是被逼无奈而起,若能安抚,便是大汉百姓;若不可为,则须断然清剿,绝不能留隐患。”
高顺点头,眼神中透出一丝冷静与决断:“末将明白,濮阳地处要冲,既要稳定后方,又要防范四方动乱。黄巾若可收编,末将定以仁义相待;若不可招抚,定斩乱麻,绝不拖泥带水。”
吕小布满意地看着高顺,又说道:“此外,濮阳也是我军后勤的集散地。许祀正在大肆采购粮草、器械、种子等物资,这些都将集中到濮阳,再随军运往雒阳。你驻守期间,还需协助许祀协调物资的运输与存储。工匠、艺人等人也会陆续汇集到濮阳,后续还需由你负责他们的安置与护卫,务必确保一切井然有序。”
高顺拱手答道:“末将谨遵主公之命,必定保物资无损,护百姓安稳,守濮阳不失!”
吕小布的目光柔和了一些,语气却仍然严肃:“仲达,你一向以军纪严明著称,此次驻守濮阳,我更希望你能以身作则,彻底推行下去。濮阳一地民心尚可,但百姓对军队仍有疑虑。你要让他们看到,我吕布军是仁义之师,是他们可以依靠的力量。禁扰民、重守纪,必要时,可将部分士卒安排参与军屯,与百姓共耕共作,既可巩固物资储备,又能稳定民心。”
高顺闻言神情肃然:“主公放心,濮阳百姓之心,末将必以仁义赢得;濮阳城之坚,末将必以铁血守之!”
张邈适时进言,话语中透着世家大族特有的远见:“温侯明鉴。除辎重外,工匠艺人亦不可少。重建雒阳,既要恢复城池,更要收拢民心。陈留贮粮,愿尽数供给大军。“他的表态,无异于在这场豪赌中押上了全部筹码。
张邈缓步上前,目光扫过沙盘上蜿蜒的黄河水道,徐徐说道:“温侯,此去雒阳,臣以为当取陆水并进之策。“他指尖轻点沙盘,勾勒出一条曲折的路线,“先由陆路抵延津,而后改走水路,经黄河至孟津,最终入雒阳。“说到这里,他嘴角微扬,“温侯与张扬向为故交,若修书一封,请其助我军船只车马,更是事半功倍。“
吕小布眼中闪过一丝深思的光芒,旋即颔首道:“善。张扬此人,虽性情多变,然情谊尚在。待会我亲书一封,遣快马送去,请他保我水道周全。“
随后,吕布转向众人,声音沉稳有力:“诸位解囊相助,每一分一毫,皆已详录在案。他日必当加倍奉还,此乃我吕布之诺。“话音未落,他意味深长地看向张邈,“张公更是大义相助,这份情谊,某记在心里。“
刘翊站在一旁,听着这番话,面色愈发凝重。正当此时,吕布目光忽转,望向这位失去封地的太守。“刘翊,“他的声音忽然柔和了几分,“汝南虽暂失,然你与道教渊源颇深,名声素著。这些起义的百姓,多是生计所迫,若能招降安抚,便是一股助力。你可暂时也和高顺将军驻守濮阳。“
刘翊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作为一个失去封地的太守,他比任何人都明白民心的可贵。“温侯明鉴,“他郑重拱手,“这些起义之人,确实多为饥寒所迫的百姓。若能以仁义感化,必能化干戈为玉帛。末将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重托。“
吕布缓缓点头,目光中多了一丝郑重,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濮阳虽是后方,却是整个战略链条的中枢。仲达,你若能驻守得当,不仅能稳固后方,更能为大军进驻雒阳扫清一切后顾之忧。这不仅关乎濮阳的安全,更关乎我们下一步计划的成败。”
高顺站得笔直,再度拱手,语气铿锵有力:“末将必定谨遵主公之令,竭尽全力守护濮阳,绝不负主公厚望!”
吕布点了点头,目光随即转向站在一旁的两人,声音陡然一沉:“秦谊、王楷听令!”
两人闻言立刻起身,双手抱拳,齐声答道:“属下在!”
吕布微微向前一步,指着沙盘,语气不容置疑:“从现在开始,你二人即刻安排人手,在兖州各地散布流言。尤其是在那些世家大族之间,详细讲述曹操屠城之事。让他们亲眼看到曹操的残暴,让他们感受到,跟随曹操只会走向毁灭。而我们,则是他们唯一的希望。要让世家大族认识到,我们的存在是为了重建秩序,而不是像曹操那样的血腥暴政!”
吕布话音未落,陈宫略带沉思地补充道:“主公此策甚妙。世家大族虽权势滔天,却最怕动荡与威胁。若能让他们感受到曹操的威胁,同时让他们认同我军的仁义和秩序,便能顺势引他们投靠,为我军进一步发展赢得支持。”
吕布点头:“没错。这些世家大族虽不能立刻依赖,但我们必须让他们在心理上倾向于我们,而不是曹操。秦谊、王楷,此事需你们二人仔细安排,不可有任何纰漏。”
秦谊与王楷对视一眼,眼中带着一丝肃然,再度拱手,铿锵有力地说道:“属下必不辱使命!必定完成此事!”
吕布微微一笑,随即补充道:“此事完成之后,你二人便与高顺、刘翊一道,驻守濮阳。濮阳现为我军的后方重地,你们需要协助高顺、刘翊,共同维持濮阳的稳定,同时随时听候后续调令。”
秦谊与王楷再度领命:“属下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