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梦文库

繁体版 简体版
甜梦文库 > 东汉末年奇幻百科全书 > 第5章 科教法治:所谓的皇权终究只是一人之权

第5章 科教法治:所谓的皇权终究只是一人之权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张邈沉默良久,终于叹了口气,语气中多了几分释然:“温侯高瞻远瞩,张某虽愚钝,也明白乱世不可一成不变的道理。我张家愿追随温侯,为兖州百姓尽一份力。”

张超轻轻点头,补充道:“的确如此,若一味守旧,只会被时代抛弃。我等愿遵温侯之命,与百姓共进退。”

吴资目光闪烁,缓缓拱手:“温侯所言极是。愿为温侯鞍马之劳。”

陈宫深深看了吕布一眼,嘴角微微扬起,似乎带着一丝赞叹。他低声说道:“温侯此言甚是。乱世之中,天命不足,强权亦不足,唯有建立真正能让百姓存续的体制,方能长治久安。”

吕布见众人渐渐被自己说服,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但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这些人虽然才智过人,但他们的忠诚和信任需要用时间和行动来真正获得。他语气一转,稍稍放缓了语调,却依然铿锵有力:“诸位,汉室如今已是虚名,但正因如此,我们才要借其名号为旗帜,以安定天下人心。百姓不懂天命是什么,他们只知道一个旗帜能不能给他们带来希望。而我们的责任,就是把这份希望化作现实。”

他的声音低沉而充满力量:“记住,奉汉是名,谋实是根。若我们能把这两者结合起来,就能为百姓建立一个真正长久的未来。”

陈宫见状,带着几分佩服地说道:“温侯的远见,属下佩服。天命只是虚名,但虚名若能为实事服务,便是助力。奉汉室而不止于汉室,这一策正是当下乱世中最大的智慧。”

吕布点了点头,目光冷静地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乱世中的百姓所求不多,不过是一个能活下去的家园。他们不关心谁坐在龙椅上,也不在乎‘天命’降临于谁。他们只想有饭吃,有地耕,有家住。我们需要做的,不是争夺皇位,而是为他们创造这样的环境。”

他看向在场的每一个人,最后语气低沉而笃定:“诸位,未来的天下,不再是刘家的天下,也不会是曹操、袁绍的天下。这个天下,应该属于全天下百姓。我吕布,必将亲手改写这一切!”

吕小布缓缓站起身,目光中透出深沉与思索。他环视四周,将所有人的神色尽收眼底。声音低沉却坚定:“诸位,我还有另一点必须告诉你们。我们追求的大一统,确实是大势所趋,也是天下百姓渴望的终极目标。只有大一统,才能终止诸侯混战,结束百姓流离失所的悲剧。然而,大一统并非完美无瑕,它同样可能带来可怕的隐患。”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张辽身上,接着说道:“文远,你可知大一统的真正危险是什么?”

他顿了一下,目光缓缓掠过众人,语气低沉:“大一统确实可以让天下百姓免于战乱,但它同时可能带来一种可怕的后果——对权力的过度集中,对地方活力的压制,以及对反叛精神的彻底扼杀。”

张辽眉头紧锁,忍不住问道:“温侯,此言何意?大一统岂非天下安稳的根本,为何反而会带来这些隐患?”

吕小布轻叹一声,目光微微垂下,仿佛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他缓缓说道:“大一统固然是安定天下的重要手段,但我们不得不警惕它的另一面。如果一个政权以天命自居,自诩‘万世一系’,却以大一统为借口肆意镇压民意,那最终带来的,将不是稳定,而是隐患的积累与爆发。前朝暴秦便是最好的例子——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收缴所有兵器,聚于咸阳,销锋镝,铸成十二金人,以示强权镇压、削弱民力。表面上看,这举措确实消除了反抗的可能,但实际上,却也让天下百姓失去了自保的能力,反而对外敌和内乱毫无招架之力。”

他顿了一顿,语气低沉却带着警示:“暴秦收尽天下之兵,削尽天下之力,表面上不可一世,实则孤立无援。正因如此,秦朝的国祚不过十四年,便被天下群雄推翻。大一统若没有足够的智慧与民心为基石,只是一座表面华丽却内里空虚的大厦,风雨一来,便轰然倒塌。”

厅内一片静默,众人目光凝重,显然被吕小布的话震撼到了。陈宫率先沉吟片刻,拱手问道:“温侯所言,可否详解?中央权力集中,理应是为了避免地方割据,为何会成为隐患?”

吕小布轻轻抬头,眼中透出一抹寒光,缓缓说道:“权力的集中,表面上能够迅速整合资源,巩固国家,但问题在于——一旦中央出了问题,整个国家便如失去支柱的大厦,瞬间崩塌。想象一下,一个完全依赖天命和皇权的国家,地方没有自治,百姓失去了质疑和反抗的能力。如果中央的权力陷入动乱,或者出现昏君,整个国家就会像坍塌的高楼一般,一击即溃。尤其是面对异族的侵略,若地方无法自保,若百姓早已习惯了服从,谁还能站出来守护这片土地?”

他轻轻叩击桌面,声音清脆如敲钟:“我问你们,倘若今日我们将所有军力集中于濮阳,却忽略了地方的守备,若曹操、袁绍同时发兵,濮阳若失,兖州的百姓是否有力反抗?”

陈宫沉吟片刻,抬头问道:“温侯所言,的确道出了中央集权的隐患。但若地方拥有军权,岂不会像如今这般,形成诸侯割据,战乱频发?”

吕小布点头,语气中透着深思:“公台所言极是,所以我说,制度的平衡才是关键。中央必须有足够的权威来统御全局,但地方也需要保有一定的自治能力。地方自治的目的,不是让他们独立称雄,而是让他们有能力在中央力量薄弱时,自发组织力量,抵御外敌,保护百姓。这样,整个国家才不会因中央的失误而一溃千里。”

张邈微微点头,但很快又提出疑问:“温侯此策的确高明,但若地方权力过大,又如何防止他们割据称雄,像如今这般乱世重演?”

吕小布目光凌厉,语气中带着一丝冷意:“孟卓,这正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地方的自治不是无序的,而是有规则、有约束的。地方需要自保的力量,但也必须受中央的监督和节制。一旦地方领袖敢逾越界限,试图自立为王,那中央就必须毫不留情地镇压!”

张辽闻言微微颔首,目光渐渐变得深沉:“温侯的意思,是中央和地方之间形成既制衡又合作的关系?”

“正是如此。”吕小布沉声说道,“中央是全局的统帅,但地方是实际的执行者。一个良好的制度比那可以维护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便能既保持国家的统一,又能让地方在危机时刻自主保护百姓。这样,即使中央一时失利,地方也能撑起国家的防线。”

他顿了一下,声音陡然拔高:“但仅仅做到这些还不够。真正让我担忧的,是大一统对百姓精神的潜移默化影响。若整个国家长时间沉浸在‘皇权神圣’和‘天命不可违’的思想中,那么百姓的反叛精神将被彻底抹杀。一旦有异族入侵,百姓可能不会反抗,而是接受异族统治,甚至放弃自己的文化和身份!”

张邈抬头,神色复杂,试探着问道:“温侯,这种事情真的会发生吗?若中央强盛,又何惧异族之患?我大汉之君威,四海咸服”

吕小布冷笑一声,目光如刀:“孟卓,你难道忘了边疆的匈奴、鲜卑、乌桓,甚至更远的羯、氐、羌吗?这些异族早已虎视眈眈,等待着我们内部分裂、国力虚弱之时一举而入。你以为他们不知道汉室的强盛吗?不,他们知道,可他们更知道,汉室的强盛是脆弱的,是依赖一人的强盛。一旦这根支柱倒塌,整个天下便是他们的囊中之物!”

吕小布微微抬头,目光中透出一抹深沉的忧虑,他缓缓说道:“我和张辽等人的故乡,并州,曾是大禹九州之一的广袤之地。然而,如今占据并州绝大部分的,已不再是汉人。”他顿了一下,似是回忆,又像是在描绘一个不愿想象的未来。脑海中闪过千年后,汉人两次被异族灭国奴役的惨痛历史,蒙古与后金的铁蹄下,汉文化遭到巨大的破坏,崇武精神逐渐被磨灭,整个民族的血性被削得所剩无几。

吕小布语调一转,目光如炬,声音中带着抑制不住的怒意与决绝:“如果我们的百姓失去了反叛的精神,失去了骨子里那种不服输的韧性,那么一旦异族掌权,他们会如何?他们只会甘心受辱,低头称臣,甚至主动放弃汉文化,割舍自己的根!到那时,他们甚至会把被异族改变的文化传统,当做汉文化本来的传统。我们的土地、文化、甚至血脉,都会被异族肆意柔玲!这种事情——”他猛地一顿,拳头攥得微微发白,“我绝不会让它发生!绝不!”

这番话如巨雷滚过,让在场众人都心头一震。吕玲绮和董白站在一旁,目光中带着震撼与敬佩,似乎第一次真正感受到吕小布内心的雄心与深沉的忧虑。

吕玲绮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忍不住问道:“父亲,那我们该怎么做?才能避免这种情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