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相携一同上山。
前面,徐峥荣回头见这副场面,脸色发青,呼出一口气,沉着脸转身上山。
到国安寺,已是巳时末。
裘媛提议要去求签,其余两人自然无有不可。
摇摇晃晃,签文落地。
裘媛抽到的是,千年古镜复重圆,女再求夫男再婚。
她本是来问仕途是否顺遂的,结果竟然抽到关于情缘的签文,还有什么破镜重圆,一听就很苦,她一张脸立即耸拉下来。
方汀求到的是,无意俄然遇知己,相逢携手上青天。
张庭盯着手中的签文,上面写着:异日峥嵘身变化,许君一跃跳龙门。
一看就是好签,连带着张庭的心情都变美了。
三人拿去解签。
小尼姑抬头看看裘媛,又低头看看签文,还纳罕:“是上签,婚姻、财运都好,施主为何愁眉不展?”
裘媛一愣,哈哈一笑:“好就成,好就成!”
小尼姑接过方汀的签文,解道:“偶然遇知己,即得贵人相助,化凶为吉,是为中签。”
方汀不知为何,听了这话,她下意识瞥了眼张庭。
小尼姑拿过张庭的签文,眉头紧锁,对她说:“女君此签是为下签。”
张庭嘴边的笑顿时僵住。
“此签说女君应以静制动,凡事忍耐,以待时机,否则大凶。”
“此外,婚姻艰难,财运不利。”
财运不利?
她的脸色立马耸拉下来。
其余两人纷纷过来安慰,张庭满不在乎耸肩。
反正她不信鬼神之说。
解完签文,上供了香油钱,三人同去用斋饭。
斋饭虽无荤腥,但有股别于家常菜的味道,很是特别,张庭用得满足。
饭后,裘媛还想再求一次签,问问仕途,方汀陪她。
而张庭痛恨那个地方,独自来到放生池,疏解心情,一个小尼姑突然叫住她。
她期期艾艾看向张庭,“施主,你要求符吗?”
求符?
张庭眉头一挑,问道:“可有招财符?”
小尼姑忙答道:“有的。”
“那还请帮我开光。”
“施主,可还需其他符箓?”
张庭摸着下巴思索,开口:“那再给我一张平安符,一道开光。”
交过法物流通费后,小尼姑拿着符箓去大雄宝殿开光。
午后,又下起淅沥小雨,寺庙渐渐升起雾气。
张庭撑着油纸伞四处闲逛,竟发现这国安寺竹笋长得不错。
她行至一处转角,忽然瞥到角落躺着一串菩提子的手持。
她弯腰拾起,手持上沾了不少水渍,显然在这呆了好一会儿。
转身回廊道,逮到一个小尼姑,张庭招手让她过来,将手持交予她。
“这是在那边转角拾到的,烦请小师傅寻找失主。”
小尼姑接过手持,朝张庭颔首,“阿弥陀佛,施主有心了,我稍后将这物放于宝殿,通报主持,等候有缘人来取。”
“有劳小师傅。”
张庭又原路返回,继续乱逛。
……
韩秉月今日陪父亲来国安寺上香。用斋途中父亲失了一串手持,那是故去母亲的旧物。
父亲掩面哭泣,自责不已。
韩秉月也十分焦急,但她们一行人几乎快将寺庙翻遍天,都不曾找到。
来到大雄宝殿,就见主持迎上前,递来一串手持,“施主,令堂遗失的可是此物。”
韩秉月接过,细细查看,看到上面有一处月牙状的划痕,才点点头,“正是此物,不知主持何处寻到?”
主持:“阿弥陀佛,与贫尼无关,是一位施主在后院寻到,特地拾来交予有缘人。”
韩秉月听闻,不由心生好感,忙问此人是何姓名、长相?
主持亦不知,唤来小尼姑答话。
小尼姑:“小尼不知姓名,但那位施主着紫袍,气度超然,风度翩翩。”
韩秉月蹙眉,问道:“小师傅可否再具体些,这些词如何辨别长相?”
小尼姑想了想,朝他颔首:“若有缘,施主一见便知。”
韩秉月遗憾不能答谢恩人,将手持交予父亲,待他情绪稳定,搀扶着他下山。
裘媛、方汀在山门前,等候张庭。
她们见韩大人前来,本要拜见,却见不远处一道身影徐徐而来,一时间愣怔竟忘记行礼。
那人撑着伞露出一截白净的下巴,行动间,伞面上移,只见她眉目如画,清莹玉质,紫袍轻盈游弋,恍若踏云雾而来,超然物外,渺渺若仙。
韩秉月也瞧见了,她嘴唇半张,暗叹道:还真是一眼便能将人认出。
她在许姗的寿筵上见过这人,好像叫张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