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智华的经历着实有点刺激到夏志琪了。
他另辟蹊径赚到第一桶金,又利用股市将这笔钱放大数倍。
胆量、运气,缺一不可。更关键的是,整个过程几乎单枪匹马。
叶智华应该属于那种哪怕捡垃圾、要饭,也更倾向于开荒找新领地,而不是进丐帮依托平台的人。
他不愿意循规蹈矩地跟着人吃残羹冷炙,更不会处处受人掣肘做什么职业经理人,哪怕是在家族企业也不行。
夏志琪也是那种喜欢自己拿主意的人,琪琪之所以能和她合伙,主要也是这位大股东不从在经营管理上对她指手画脚。
可她扪心自问,并没有像他那样做投机买卖的勇气,她也不信任中国股市。
哪怕做为穿越者有信息差,她也只敢在部分领域刮地三尺。
不幸的是,地产业属于存量游戏,有着长长的产业链,最上端被某些居高位的人拿着资源。她再折腾,也仅是徘徊在产业链末端,成不了呼风唤雨的人物。
庆幸的是,地产业还是一片蓝海,她入场较早。
过了几天,夏志琪偶然看见了陆仕辉老婆在电视上接受采访。
听上去她的连锁餐厅生意很好,北京和广州都开了分店,一副存心做大的架势。
再仔细咂摸,她就看出来了。陆太太把餐厅都开在了陆仕辉有产业布局的城市。
这女人很会开顺风车,利用男人的人脉资金赚点零花钱,说起来也算自立门户。
采访她的女记者奋力想从陆太太嘴里撬出来一些有关上嫁或者御夫之道的只言片语,结果都被对方耍太极晃了过去了。
夏志琪笑得合不拢嘴,这位陆太太很聪明,完全明白在媒体前该怎么说话。
雌竟成功的女人都很避讳“靠男人”这一点,更不会大肆宣传。
比如文迪邓、奶茶天这样的女人,连采访都不会给你说太多。即便能拿出来分享,也都是类似于“天道酬人”之类的万金油。
雌竟成功的关键都藏在那些不能说的部分里。
看到连陆太太都这样努力,其余的富人们也都千方百计朝各类产业布局,夏志琪都开始怀疑自己是否格局不够。
她手里的房产仅能帮她做个不愁吃穿的躺平族,并无法提供更深入探索大好时代的道路。
青春年少,躬逢盛世,谁会甘心仅做一个吃喝不愁的富家翁?
如果她的事业想再升级,机会又在哪里?
朝产业链上游走,吃到更多肉,仅靠自己的资金和能量,显然是吃力的。
像沈薇那样朝下兼容,走类似于传销、保险的路数?
她不仅看不上,也做不出来那种身段。
于是,夏志琪在她事业最红火的盛夏,竟然失眠了。
机会不是没有,前阵潘国良问她有没有合适的人推荐,好帮他去北京开拓新市场。
他说女儿结婚了,男方在北京有点人脉,拿地贷款都能出力。
他不愿意外聘经理人,想从总部找个可靠的人,分点原始股份出去。
这人从拿地、到组建团队、融资、建设、销售等一把抓。
将来北京做好了,京津翼都有可能扩张。
往大里说,这人要有做华北区域总的资质。
听得出来,老潘很中意夏志琪,就差直接邀请了。
只是人到了老潘这种地位,说话做事难免拐弯抹角,万一被人回绝,他面子上抹不开。
记得他还说语重心长地说:“你这性子不适合跟着不熟的人干活,因为你主意很大,不‘听话’,你更适合做独当一面的地方诸侯。”
关键是,她觉得老潘不会介意智邦的存在。
这就意味着倘若夏志琪将来手握华北市场,智邦在长三角的自留地她也能保存。
那就意味着她基本上北京、海城两头跑,个人生活就顾不上了。
想把华北市场夯实,起码要蹲上三、四年。
而冯甜甜马上要大四,他一心当老师,那是超级稳定的事业编。
她去北京就意味着他们之间的任何可能性都没了。
经历了球赛那天的不快,夏志琪觉得有必要再联系下他。
她用办公室座机拨通冯甜甜的手机后,听见个一个清脆的女声在电话那头道:“甜甜,有人找你。”
然后另一个女声道:“甜甜在冲凉,让他女朋友接吧,可能是家里的电话。”
夏志琪犹豫了几秒,忽然觉得特别懊丧,立刻把电话挂掉了。
她可真是自作多情,冯甜甜那样优秀的男孩子,难道还会用三年一直等她?
自己不能怪任何人,这也许是最好的结局。想到这里,她不由长长地松了口气。
她突然又想起前天和叶智华在一起聊天的时候,她说了句玩笑话,他就抬手摸了下她的耳朵,轻轻地拨弄。
很难形容那一瞬间的感觉,在她看来这个行动真太具有挑逗性了。
她不是不会逢场作戏,尤其是在一个以男性为主行业内,觥筹交错中她对男女间无伤大雅的玩笑都开得起。
但叶智华,她有点吃不透。
有时候觉得像姐弟,有时候像合作伙伴,有时候又很暧昧。
她当时并没有像个懵懂初开的小女孩那样不知所措,而是一把将他的手打了下来,嗔道:“谁告诉你要这样尊师重道?”
叶智华小声说:“早就没把你当老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