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干粮的小布袋他都已经收拾好了,只跟江珧说已经把鸡蛋都装进去了就成,不会被发现。
奈何江珧进了屋来,就只好先在桌上放着,想一会儿趁江珧不注意的时候再放回去。
就像是被抓了现行,他只好这样说。他不敢说要两个都留给江珧吃,他怕江珧会凶他。
家里养的鸡还不能下蛋,要吃鸡蛋就只能去买,上回买回的二十枚鸡蛋就只剩下这最后的两颗了。
乔牧一向活得糙,他少吃两口没关系,可不能委屈了夫郎。听江珧说他今日要下山去收拾菜地,不吃好怎么能行。
看见乔牧这副支支吾吾的样子,江珧也没有多想,把鸡蛋往案板上磕开,三两下就剥下了壳,递到乔牧嘴边:“不用给我留的,相公打猎那么辛苦,珧珧心疼相公……”
语气轻轻柔柔,就像是在哄小孩似的,说完还贴着乔牧往他身上蹭上一蹭,水灵灵的眸子也冲他慢慢眨上两眼。
用来“对付”乔牧,江珧自有小手段。
乔牧果然被迷了魂儿似的,不自觉之中就张开了口将那颗鸡蛋咬在了口里。
江珧刚才只是含苞待放羞答答的小脸一下子就绽放开来,笑弯了眸。
他刚要离开半步,不想警敏的凶兽很快就反应了过来,乔牧一双大手猛然揽住他的细腰,把他又捞回了自己的胸膛。
这下便迎来风摧雨打,花枝摇颤。
-
从山上下来的山路上,江珧远远地就望见留云村的村人们在麦田里埋头割麦的身影。
每到这样的收获季节,都是一家老小齐上阵,人多力量大,趁天晴把麦子一口气儿收回家。
江珧背着一个小竹筐,手里还拎着一个,两个筐子都是空的,下山一路上走得轻松自在,看见这一派丰收的景象,心情也不由得变得欢快起来。
乔牧没有买地,江珧和爷爷的那两亩旱田两亩水田也早在前年就赁给了周贵儿叔家。他和乔牧虽没有麦子可收,江珧也同样被这丰收的喜悦所感染。
江珧和乔牧早已经规计好,到今年秋分过后,水田里的水稻收完,旱地里种的玉米也都收拾好,他们就要收回地自己来种了。江珧也早已经在成亲那几日就和周贵儿叔说定了。
他今日下山是要去山下的家,把菜园子里捡着已经长成的菜收些上来,顺便再锄会儿草。
刚过芒种,江珧种的茄子青瓜这些要再过些时日才能收获,不过春萝卜和茼蒿倒是可以吃了。
住在半山腰上有这点不好,就是需要山上山下的来回跑,不过腿脚上的疲累在进门看到生机勃勃的菜园子后就自动消失了。
山脚下的家院子大,当年爷爷落户到这个村子时,只是分了茅草屋占的一小片地皮,后来是爷爷靠染布的手艺和进山采药赚了钱,又找村长买下了屋子前的这一大片地,建起了泥墙圈了进去。这样晾麦晒稻也有个场地,还能开出两大块菜地来。
进门右边的地里,田垄纵横共是分成了四小块的地,江珧在三月份的时候,已经分别种上了青瓜、豆角、豇豆和丝瓜。这些菜都是需要搭爬架的,上次乔牧和江珧已经搭好了。用到的这些竹条竹竿都是去年种菜时用到的那些,使用起来倒也方便,不用再砍竹子重新来做。青瓜长得最快,都已经挂上小小的花蕾了。就连长得慢些的豇豆都已经爬了有一尺多高了。这些都是要等到夏至过后才能陆续开始采摘的。
菜地边上靠着泥墙根儿的窄窄的空地也没浪费,栽上了冬瓜和南瓜。冬瓜和南瓜的瓜果重,无需搭爬架,任它们的藤蔓在地上匍匐攀爬就行,枝叶也已经密密匝匝的变得繁茂。而左边的菜地里,同样是分成了四小块的地,其中的两块都被江珧种了春萝卜,剩下的则分别是茄子和茼蒿。春萝卜种的早,江珧往年都是在这个时候把春萝卜收了,茼蒿已经快长到他的小腿高,已经可以割第一茬了,茄子的肥厚花蕾也已经饱满待放。
江珧今天下山来就是来割这第一茬的茼蒿的,再看看春萝卜的长势如何。他们乡下人家,都是在家里开出一片菜园子,开春的时候,菜园子里没有可以吃的,就去山上挖渐渐冒出来的野菜苗苗,等到后面天气一天天变得暖和起来,菜园子里的菜才能陆续端上桌。吃的粮食和菜都是自己家里种出来的,无需掏银子来买,如此农户们才可以攒下银钱。
江珧和爷爷以前吃的菜都是这两片菜地种出来的,几乎就没有花钱另买的时候。这其中有一多半收下来以后是要晒成菜干留着冬天才吃的,别看菜地这么大,收上来的菜晒成菜干子却只够攒成五六大袋麻袋的,刚刚好够两人从入冬吃到开春而已,为了图个心安,江珧往年都是还要往山上挖来各种野菜晒上。
想到这里,江珧还是觉得,要再多种些菜才好。
牧哥哥饭量大,江珧怕都不够吃的,买菜又要花钱,哪有自己家里种出来的实惠吃起来不心疼。再说种出来吃不完的也是可以拉到镇上卖钱的,多少也是一个进项呢。芦花婶家就是在院子外面专门开出了一片菜园子,每年靠卖菜也能赚些银两。
江珧和乔牧山上的家是没有开垦出菜地的,院子也小,要想种菜就只能在院子外面开垦出一片地来。老屋外面都是荒地,拔草翻地也是个不小的活儿呢。
江珧一边在菜地里四处走动查看,一边在脑子里想着对他们的小家的各种规计。
牧哥哥在外面辛苦赚钱,而这片菜园子都是江珧一个人的功劳。
青瓜藤上一朵明黄的小花刚刚绽开,江珧开心得抬起鼻尖来嗅了嗅。
明明没有什么味道,江珧却感觉是甜的,就像他们的小日子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