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头。”耳边玉声停,传来师弟的轻声提醒。
兰因猝然抬眸。
前方正偶遇归队的妙会堂弟子,清一色穿着墨色山水纹样的弟子袍,各抱书琴低首敛眉。觉察到修士的气息,那为首的弟子旋即转身,拱手一笑。
于是兰因不必再费力去想梦中的留语,因这为首弟子分明生着和那少年一分不差的容貌!她看他笑意盈盈微微启唇,那被回想了许久的话语缓缓的有了实音:
“在下妙会弟子秦云徵,请问道友来去何处?”
兰因久久不能回神,怔忪着答他:
“我二人师承袖云台宿归道人,将往登龙台秘境去。”她顿了顿,琢磨出一点微妙,试探性地问他:
“今次遇上,不是初见……?”
秦云徵果然领会,展眉而笑:“是。曾和道友在我的灵界有一面之缘。”
他说话极有礼貌,却因为年纪小,言语里掩盖不住的天然直率:
“昨日我以所修的‘画道’联动这座城镇里的千年传承,将一只踪迹难觅的小妖绞杀在他的睡梦中。道法疏浅,打扰二位了。”
“我曾听闻,妙会堂秦云徵能以所修之道沟通灵流,使事物在旁人眼中变换形态。时人赞他此技高妙,几乎等同传说中炼金之术,”段玉听将目光在两人之间转了一个来回,很自然地上前一步接过话口,“此术若是登峰造极,于虚构的灵境中就如同造物主。即使是真实存在的事物,也未必不可使它移形换影。说是‘道法疏浅’,实在是太过谦虚了。”
秦云徵受此称赞,眉眼里溢出满怀的高兴来,只是他很快掩住,连连摆手道:
“此术的‘登峰造极’几乎只存在于传说里,我不过是高山脚下一块小石子呢,万万没有这样广大的神通。”
他喜怒都不藏于人前,神色自然坦率:“多亏千灯镇供奉烛母百年,昨夜又有逢高道人出手相助,为我连结幻境。我也是借助着烛母掌管的‘泓分’之道,才能顺利降妖。”
“‘泓分’,是……?”兰因不清楚此地信仰的具体内容,下意识出声。她旋即留意到话中的逢高道人是谁——当今正道魁首,北方抱真道邱逢高。
兰因短短几日之间听到这熟悉的名字两次,不自觉追问他:“逢高尊者,与道友相识吗?”
秦云徵很有条理地一一为外来者解惑:
“所谓‘泓分’,是千灯镇百姓相信人的魂火在此生之中会有一个最重要的节点。
若是在此处作出与当时的自己不同的选择,人魂烛火将与当下毫不相同,一如流水分行两道。在此地最大的客栈门口,就绘有它的标志。我就是借助这个‘最重要的节点’诱导那妖精,使它深陷于幻境梦乡。”
“至于逢高道人,”他好像稍稍有些不好意思,挠挠头道,“数年前一场大比,我有幸得他赏识,因此一直保持着联系。今次他也是来寻我,才应着时机顺手相助。”
见归来的妙会堂弟子还在一旁等待,段玉听体贴地温声道:
“如此,就不叨扰道友交付任务了,我们还要行向登龙秘境。日后有缘再会。”
秦云徵眼睛亮了一亮:“好。此次登龙秘境汇聚四方各宗有志者,若有缘分,到时一见。”
两方拜别。
可直到二人抵达秘境边缘,却再不见有修士同路。
这座三日后新开的秘境,虽然被冠以西南大宗“登龙”的名号,其实位置并不与它特别贴近,而落在西南登龙台与西方菩提镜之间。
此处人迹罕至,山水不如百丈峰丰润,自有一派苍浑枯遒的力度在其中。
兰因和玉听在秘境边的季水客栈开了两间上房,各自整理好行囊,落座大堂。
堂中也有些早到的其他宗门弟子。除去脚程比他们慢些的妙会堂,一眼扫去,就见北方抱真道的白底长寿花纹弟子袍,间以皂色菩提镜僧衣,及——熟悉的百丈峰群青色。
那带队的大弟子陈师兄远远看见她,垂目颔首来打了个招呼。
段玉听不动声色地看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