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瞧着记下来的尺寸,关婶子笑道:“往日里瞧不出来,但这萱娘、芳娘和茂哥都胖了不少啊。”从前给她们几个小孩量的尺寸还记在一旁,关婶子一对比就瞧出来了。
魏宜芳和魏宜茂这半年都窜了不少个头,又因为能动能吃的,身形丰腴,强劲有力。魏宜萱虽然没在长个头了,但是也长了点肉。三个人往那排排一站,面色红润,精神饱满,一看就是气血充足的模样。
“到时候开张那天,你们一家人就穿着我做的新衣裳,若是有人问起来就给我介绍丽景成衣铺子啊!”关婶子收拾收拾一篓子的针线小玩意就准备走了,“对了往后我去吃,得便宜些。”
喜桃爹这几日请了假,往京郊的西山去打猎去了。从前喜桃爹就爱往山上跑,他个子小身姿矫捷,又会射箭又会骑马,经常能猎到一些好玩意,像狍子、鹿、山鸡等等。
这次魏家开了食肆,宋家人一合计,还是由喜桃爹负责,正好这几日天气好,去山上瞧瞧能不能猎到个好东西。到时候甭管是杀了吃,还是剥了皮毛做衣裳都好。
赵家铁匠铺子里,丰年爹依旧光着膀子挥汗如雨地在打铁。丰年娘挺着大肚子一边嗑瓜子在一边说,“那丰年这几个月在萱娘那赚了不少钱,跟我说了往后还跟着茂哥混。这回咱们礼送的大些,丰年以后免不得还得多受她们照顾。”
丰年家送的是七八个小铁锅,这还是赵丰年出的主意。“上回我偷偷听到大姐姐说了,她说冬天用个小炉子在下面烧着,上面一个小铁锅炖,这样的菜热乎乎的肯定受欢迎。咱们就送几个小铁锅,以后大姐姐肯定用得着。”
丰年爹娘一听觉得也行,虽说铁这么贵,但是为着自家儿子的前途倒也舍得。到时候魏家食肆的生意好,丰年也有出息。
江家,江昱舟正在自己屋子里的一张临窗书桌前写字,这会一旁的几张废纸扔的到处都是,怎么写都不满意。
江婶子在一边瞧着,怎么也瞧不出这十几张的“魏家食肆”有什么不一样,都挺好看的啊。但江昱舟就是不满意,定是要写出一张气派豪放的“魏家食肆”出来。
这是萱娘跟他说好的,这魏家食肆的门匾上的字由他来写,到时候再请人拓了刻上去。这么重要的事情,江昱舟写的手都酸了,也想着得尽快写好才行。
除了这个,魏宜萱还说了要请江昱舟画一些菜单出来。
“最上头写着,‘魏家食肆,九月二十八开业,全场饮子免费’,这下面分成两列,写着菜式的名字,然后这下面写上地址。”魏宜萱拿了一张纸来,简单地给江昱舟一一说清楚。
“你先写上两份,给茂哥和丰年,让他俩拿着,这几日出去卖吃食的时候,给别人宣传宣传。”
除了下雨刮风这样天气不好的时候,魏宜茂和赵丰年才不出门,平日里定是雷打不动的要魏宜萱做了吃食拿着去南城门附近的巷子里去。就是这食肆定下来了,两人早上也定是要出门赚钱的。
魏宜萱先让两人拿了宣传单出去,见着人就介绍魏家食肆要开张的事。便是魏宜萱和魏宜芳自己,这几日去别人家做炸鸡,也都多嘴说一句。魏老爹和魏阿娘也不例外,街前街后的人家都说了个遍。
何婶子拿着把瓜子,各家各户都逛遍了,梧桐巷人家送的礼都怪好的,临近巷子的人家就普通点,多是糕点一些小玩意什么的。
想着自己从前大多都是送根自己亲自扎的大笤帚,这次恐怕是有些上不得台面了,何婶子嗑着瓜子往回走,想着再编点别的什么东西才好。
……
九月二十八这天,是个极好的天气。不冷不热还有些许微风,外头阳光温柔惬意地洒下来,落在魏家食肆外头干净宽阔的青石板路上。
魏家食肆门前早已聚集了一堆人,梧桐巷子里的家家户户都来了人,聂大山、关婶子、宋喜桃一家子、赵丰年除了他阿娘没来其余的也到齐了,还有何婶子一家人,江家母子二人,再加上其余的邻居三三两两地也来了。
再加上这几日魏宜茂和赵丰年卖力宣传来凑热闹的人家,齐举人和他的几个同窗、南城门东柳巷、西柳巷和魏宜茂相熟的婶娘带着自家小朋友。还有张婆子的几个大点的孙子,瞿家盛哥,加着大玉兰巷子的几家人。
就连刘夫人也派了手下的一个大丫鬟过来贺喜,陆陆续续来的人越来越多,也有许多过路人瞧着好多人过来凑热闹的。总之一群人聚在魏家食肆门口,热闹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