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之内,朝政动荡不安。正值此多事之秋,皇帝赵裕驾崩,天下震动。
“天子赵裕永辞于世,承天意归本原。吾蒙受天命所托,定宰相李林甫暂代天子一职,于三日后举行登基大典。目前中原战乱不断,但我朝万千子民无需过多忧虑,宰相登基后誓必佑我朝百姓安居乐业,永世昌盛。特此以金榜昭告天下。”
一则关于奸相李林甫即将登基的金榜张贴在京师城内大街小巷,百姓看到后议论纷纷。
“此乃荒謬绝伦,显然是篡位之谋!”
“不错,这简直是荒唐至极,宰相这分明是图谋篡位啊!”
“李林甫,定是与异邦暗通款曲!”
“什么?李林甫这奸相,居然勾结了异邦!”
“是啊,你还不知道吧,听说就是他让人打开边防放草原蛮人进入中原,攻打我朝。”
“苍天无眼啊!”
“我们可是失去了一位好皇帝啊,以后的日子该怎么过啊!”
“赵氏江山,岂能任由奸贼染指!”
“此等奸臣,当受断子绝孙之惩,为万世所不齿!”
……
在这生死存亡之际,百姓们看到金榜,并未感到劫后余生的庆幸,更多的是无奈与愤怒。他们聚集在金榜前,痛骂不已。
此时的京师,曾是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城.如今却因异族侵犯、朝□□败而变得人心惶惶。
百姓对奸相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担忧溢于言表。
藏秘于人群之中的李承煌,头戴帷帽,身影略显孤独。他望着眼前这一幕,神情复杂,心中满是无奈。
听着周围人的喧嚣与愤怒之音却无能为力,随后,李承煌转身离去,脚步沉重,背影在人群中渐行渐远。
他无法阻止自己的父亲,也无法挽救岌岌可危的大汉。
他们李府之人成为了卖国求荣的千古罪人,将被刻在史书背后唾弃。
如今他又有何面目面对昭阳,百年之后又有何面目面对先皇。
至于这场亡国灾祸到底如何才能得以平息,一切才是所有故事的开始……
————————
金榜公示,三日后
赵熙三人,一路快马加鞭,风尘仆仆,但仍还需一日才能抵达京师城下。
他们在路上已经得知了京师目前的形势———奸相计划在今天举行篡位登基的大典,企图篡夺赵氏的江山。
如今之际,他们必须在李林甫的阴谋得逞之前,尽快赶回京师,揭露他的野心,保护赵氏的江山不受奸贼的染指。
此刻的李林甫正身着明黄色的龙袍,头戴冠冕,正在后殿等待着那即将登上的至尊龙椅。
皇帝登基,意味着新政权的确立。
当天子踏上龙椅之时,文武百官尽跪于地,祈求陛下以仁心治理国家,保障江山太平。
然而,一声震耳欲聋的轰鸣,天空突然降下毛毛细雨,似乎正预示着这位即将登基的皇帝,并不受天命所托,就连老天爷也在为大汉哭泣
“先天子赵裕于狩猎山遇害,五千御林军为护驾悉数阵亡,太子赵熠下落不明。草原之人乘机入侵,意图灭我大汉。但国不可一日无君,宰相李林甫受天命所归,继承天子之位,以保我朝百姓与江山。此旨意将传遍天下,使人人皆知,钦此。”一名太监在距离皇位几步之遥的台阶上,高声宣读了旨意。
旨意宣示后,跪在地上的文武百官纷纷抬起头,目光或震惊、或愤怒、或无奈地望向后方。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但在这权力的威压下,无人敢出声抗议。
李林甫的身影在众人的注视下缓缓出现,他眼中闪烁着狡黠之光,暗影重重,那扭曲的面容上,小人得志的神情暴露无遗。
面对百官的愤怒目光和无声的鄙视,李林甫却显得毫不在意,他的嘴角勾起得意的笑容,展现出一副傲慢的胜利者姿态,一步步走向皇位,好似荣光环绕。
片刻后,李林甫站在了龙椅之前,他的双手轻抚着椅子的扶手,感受着冰冷的触感和权力的重量。
他缓缓转身,威压的眼神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坐在了那把象征着无上权力的龙椅上。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吾李林甫,得天之庇佑,今日登基为帝,普天同庆。改国号为晋,年号天顺,布告中外,咸使闻知,钦此。”
随着太监尖细的声音在宫殿内回荡,宣告着新皇帝的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