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看来我们该一门心思扑在方案上喽?”
“至少目前应该这样。”老梁头点点头,“等我们赢了扑买之后,韦都料不肯善罢甘休,那时才会开始各种手段害我们。”
“好吧。”林小画决定不再多想,全力聚焦设计方案,“那我们今天也好好讨论一下滕王阁的高度。”
说到这里,林小画还特意强调一下:“这是我们的最高机密,从今天开始只能我们几个核心班子的人知道。”
“好!我这就给你们把门去!”丑奴儿现在越来越活泼,积极主动地看门去了。
林小画笑道:“你就在门边一边听一边放风,不用跑到门外面。你也到了该学木造关键技术的时候了。”
丑奴儿挤了挤眼睛,开心得很。
“林娘子,我们梁家建的高楼不多,这方面主要听你的意思。”梁知栋诚实得很。
林小画根据她和鲁广建的计划,基本就是按照山西应县木塔的高度来造:“我初步设想的是二十二丈。”
“二十二丈?”梁知栋下巴都快掉下来了,老梁头也难掩惊讶之情。
“这个问题你们不用担心,我技术上有把握,后面慢慢展开。”接着林小画话锋一转,“更重要的问题是我们的对手会报多高,尤其是韦待价。”
老梁头思索了片刻,笃定地说:“以老朽的判断,韦待价会报十八丈。如果他胆大一点的话,最多报到二十丈。”
“何以见得?”
“这我知道。”丑奴儿在门边抢话道,“肯定是因为那天老杨说的些事情。”
“哈哈哈,是的。”老梁头笑道,“这是那次查木料时,找老杨套话的意外所得。当时未想到今日滕王阁之事,哪知闲扯的事情如今居然派上了用场。”
“快讲快讲。”林小画嗅到了八卦的味道。
“我说的十八丈,其实就是根据龙应阁来的。”
“对哦,龙应阁就是韦待价建的。”
“是,但是也不完全是。”老梁头摇摇头,“这十八丈的图样,是前任宇文侍郎留下的。新的韦侍郎虽也是工部老人了,但是他不太精通技术,因此让韦都料仓促接手。”
“所以呢?韦待价不知道怎么建?”
“对。那天老杨聊到龙应阁,说韦都料接手时已经建了一半。虽然他有前任留下的图样,但是更多细节还是在宇文侍郎心中。所以无论他们怎么搭,楼都晃得厉害,几次大风天差点都被吹倒。”
“这么吓人?”
“据老杨说,当时宇文侍郎发配还未走远。韦侍郎见韦都料始终搞不定,只好亲自追过去求问解决办法。”
“宇文侍郎都被害成那样了,还肯帮忙?”
“谁让韦侍郎和宇文侍郎是发小呢?”老梁头猜测道,“其实大家都吃不准,只知道韦侍郎和宇文侍郎平常关系是真的很好,所以猜测他可能最后心软了。”
“然后就顺利解决了?”
“不是。老杨说宇文侍郎了解了现场情况后,说已经晚了,错的地方改不了了。他只是帮忙出了点主意,局部进行了加固,让楼少晃一点,至少立得住。”
“啊?还能这样啊?”
“嗯。加固的地方比较隐蔽,所以大家不特意去看的话,看不出来。但是,由于前面的错误改不了,楼的上部还是有点晃。天皇登楼那日,他老人家就跟旁边的公公抱怨头晕。大家向来知道天皇长患风疾,所以没觉得奇怪。现在想想,其实就是晃的。”
林小画听了觉得天皇天后也蛮可怜的,居然还担了这么大的风险。他们要是知道了,不得诛这帮匠人的九族。
“所以,按照老杨的意思。韦待价能把这十八丈的龙应阁复制一遍,就已经很不错了。”
“这么一说,我就放心了。”林小画对这个老杨意外“泄露”的信息十分满意。
不过老梁头又谨慎地补了一句:“如果鲁班祖师爷显灵帮他,我觉得他最多加两丈到二十,已经是极限。再多他就是不要命乱来了。”
“其他工匠呢?”林小画问道,“这次阎都督可是全国张榜,长安、洛阳,晋阳、幽州、扬州、金陵、荆州、广州、成都……梁伯,你可得全面分析一下各地的技术水平。这样我们才能知己知彼,出手必胜那!”
“林娘子放心,这一点老朽必将尽力。”老梁头双手抱拳,“鄙人不才,年轻时游历四方,对于各地工匠的最高水平,还是略知一二的。”
“洗耳恭听。”
“全国各地可以比肩二十二丈的建筑,还是有一些的。”
“啥?”林小画的心又提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