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安桃见她吃了,开心地说道:“为了感谢你呀!”
此话怎讲?
林安澜用眼神询问,嘴巴已经被蜂蜜糊住了,一时半会儿张不开口。
“我奶奶,大伯娘还有我娘都在你家的织缎坊做工。前几天发了工钱,我娘竟然给了我十文钱做零花!”
林安澜终于将嘴里的蜂蜜嚼干,拿出手帕吐出残渣,接话道:“所以你就把钱用来买蜂蜜感谢我?这和我也没什么关系吧!”
虽然暗地里有很大的关系,毕竟如果不是她拿出来的织缎的法子,林安桃的娘也不会有机会赚这个钱。
但是明面上,家里大人的事和她一个小孩子有什么关系呢?
“我是感谢你和大人们说我想读书的事,不然我也只能想想。而且我发现,我读书后,我娘对我的态度也好多了,不再那么反对我来学堂。之前还给我做了书包,现在竟然还主动给我零花钱。天哪,这搁以前我是想都不敢想。”林安桃说着,脸上一直带笑。
林安澜挠头,这,她娘的改变和她就更没什么关系了!
书包她知道,还是她掀起的风潮。
同窗都觉得她的书包很方便,背在身后轻便不费力又能腾出双手,纷纷回家让家人做。
林安桃没敢开口要,结果她娘主动给她做了一个,还用碎布缝了小花在上面,连林安澜都觉得好看。
但是林安澜觉得这些和她没什么关系。
林安桃也知道,但是她就是很高兴,想想一切的源头是林安澜,便想感谢她,思来想去她没什么拿得出手的,就跑到赵芝家里买了点蜂蜜带给林安澜。
蜂蜜很贵,十文钱也买不了多少,赵芝听说了林安桃的理由,便缠着她爹多给点儿,算是她的一份。
两人再一合计,又去问林安翠和林若兰,结果就是四个人一起出钱买了这些。
“你们的感谢我收下了,谢谢你们,以后就不要再提这些了。”林安澜将剩下的蜂蜜连带碗一起收在桌脚,准备中午带回家。
“以后你们手里再有钱,就给自己买东西,或者给你爹娘爷奶买。”
她觉得感情是需要维护的。几个小伙伴给她送东西,她很高兴。同样送给家人,收到的回馈会更多。
林安澜很开心小伙伴能过得好,也想教她们正向维系和家人的感情。
林安桃想了想说道:“那我下次手里再有了钱,就给我娘买根木钗,她头上那根都带好多年了。”
林若兰一听,立马说道:“那我让我爹给你留最好的。”
林安澜不知道赵芝家里养蜂,却知道林若兰的爹,他们还见过面。
林若兰爹便是林发,村里的货郎,在她捡到阿金的次日还到家里来过。
学堂里就这么几个女孩,她就不说了,薛善怡是先生的外孙女,林安桃是族长的孙女,林若兰爹是走街串巷的货郎,赵芝家里养蜂,林安翠家里倒是地道的农民,但她家人多地也多,生活条件也过得去。
林安澜这么一盘点,觉得她们几个家境都还不错。
不过要不是手里有点余钱,也不会把女儿送到学堂读书啊!
“安澜,你家的织缎坊什么时候再招人啊?我娘也想去。”林安翠问道。
说起这个,林若兰和赵芝也看向林安澜。
“这个,我也不知道。”林安澜确实不清楚,她也只偶尔听过周佩宁提几句,知道大致进程,没了解具体的细节。
现在村里人都知道在织缎坊做工不少挣,按照现在织缎坊织工的平均速度,一个月能织出一匹,就能挣上将近一贯钱,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算下来一年就能挣十二贯,不比地里刨食强得多?
种庄稼还需要看老天爷的脸色,做这个风吹不着雨淋不到的,坐着就把钱挣了。
别说整日低头弯腰手不停的织布辛苦,做什么不辛苦,难道还能比种田辛苦?
农民百姓最不怕的就是劳累,怕的是一年到头手里落不着钱家里无二两余粮,年下都吃不饱饭。
因此大家现在都等着织缎坊第二次招工,好去报名,也能早日加入赚钱队伍。
“等我回家问问,再和你们说。”林安澜说道。
快到上课时间,几人也不在林安澜这里逗留,回到自己的座位。
薛善怡先任先生一步进来,刚坐下就闻到一股香甜气息,鼻子非常灵敏地辨认出是蜂蜜的味道。
林安澜见她到处观望,而任先生已经就位,低声说了句:“在我这,课间给你看。”
知道了来处,薛善怡放下心,收回小动作。
林安澜一向大方,会分给她吃的。
一堂课后,短暂休息一刻钟,林安澜想了想,把另外四个小伙伴都叫来,几人分着将蜂蜜吃完。
几人还有些不好意思,本来是她们送给林安澜的,结果自己还有得吃。
林安澜说道:“反正你们已经送给我了,就是我的。我现在想分给你们吃,你们也不能拒绝。”
几人都很少吃甜食,即使是赵芝也很少吃到蜂蜜,都有些馋。听林安澜这么说,也就顺着吃了。
然后,林安澜就惊恐的发现,几人一点渣都没吐,全都咽进了肚子里。
“你,你们,怎么不把蜂蜡吐出来?”林安澜手足无措,这么吃会不会中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