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别!”
“别啊......”
宋善全和陈氏同时出声,语气发急。
说这么多宋善全也听明白了,这元香就是为了带着村里人一起赚钱才来找他的,不然她在外面招工找谁找不到?
“好好好,就按你说的办。”
陈氏见自家公爹都松口答应了,那这时候自己问一嘴应该也没事,“元香,你那是啥活儿?你看你嫂子我能不能行?”
元香笑道:“我这儿可是力气活儿,要挖泥、运泥、筛泥、揉泥,一天下来胳膊可酸了。”
“干啥不是力气活,你算上我一个呗,我做完饭就来找你。”陈氏看着元香,眼神又羡又急,恨不得现在立刻就去。
田里的活儿有家里的男人干呢,她现在跟弟媳周氏轮着给全家做饭,这能出去赚些外快,不比在家做饭好啊?
做饭的事就交给弟媳,她都想好了。
元香打量了下陈氏,见她高高壮壮,不是瘦弱那一挂的,就说了声嫂子你可以先来试试。
陈氏立马高兴地应下。
又说了会儿话,临走的时候,宋善全拍拍她的肩,语气郑重了些:
“咱们几家人,都是好不容易才到这儿的,本就应该一条心,你往后要是有什么难处,尽管开口,大家都记着你的好呢。”
元香轻笑,她知道宋阿伯的好心,点点头表示记住了。
见陈氏还在灶房忙活,元香站在灶房外的窗边打了声招呼,说她要家去了。
然后她就看见陈氏正在做的午食。
粗陶碗里摆着几团粗糙的玉米糊,还有掰成小块的干馍,边上是团在一起的野菜团子,黑黢黢一团。
“哎?元香啊,这就走了?你等我去地里送完饭就来找你。”陈氏边忙活边应了声。
元香听她说这饭食是要送去田里给下地干活的人吃的,一时心里在叹气。
她记忆里宋阿伯家以前在村子里算富的,现在一场水灾举家背井离乡,累代积累下来的田地也没了。
他家应该还是有些家底的,尚且如此,其他人家的日子……可想而知。
她又想起了自己刚穿来的时候搬到山脚下的茅草屋子里一无所有的日子。
......
回到家,二果三喜俩孩子正蹲在院子里,手里拿着些木条插进了地里,就这样两人用着七拼八凑有粗有细的木条,围成了个看着还算圆的鸡圈。
虽然看着歪歪扭扭的,但还真能圈得住那几只毛绒绒的小鸡仔。
此时几只鸡仔黄黄的身子紧紧挤在一起,脑袋埋着缩在角落,看样子是换了新地方还不适应。
元香觉得这简易鸡窝应该撑不了几天,但她手头事情多,就由着他们先折腾。
见阿姐他们回来了,二果兴冲冲地跑过来问:
“阿姐,米饭蒸好了,菜也择好了,这肉怎么做啊?”
他俩瞧着今天买回家的猪肉早就心痒得不行,但阿姐还没回来,都不知道该怎么动它呢。
元香看了看择好的菜,想了想,“切点肥肉熬猪油,剩下的今天炒五花肉吃,怎么样?”
“好,那我再去生火。”二果乐呵呵地去干活。
片刻后,锅里白花花的猪板油慢慢化开,滋啦滋啦地响着,元香拿着木勺子一下下地挤板油上的油,猪油就流出来了,浓郁的油香扑鼻。
锅里的温度越来越高,香气越来越浓,连隔壁的鸡都扑棱扑棱地叫了两声,大概也是馋了。
待肥肉变得干瘪金黄,也就炸成了金黄色的油渣。
把油渣捞出,锅里的油晾凉后就能得到白茫茫的猪油了。
熬猪油剩下的油渣是她小时候的最爱,金黄的边角卷起,再撒点盐上去,嚼着又香又脆,特别好吃。
二果三喜在元香边上探头眼巴巴看着,三喜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元香已经捞出一小碗油渣放在一边晾凉,让他们先尝尝,“来,吹吹,别烫着了。”
三喜不怕烫,夹起一块油渣一口咬下去,“咔哧”一声,嚼得满嘴流油,“嗯,好好吃!”
元香自己也尝了块,香脆酥口又带着一丝微咸。
昨日他们砍毛竹的时候还顺带着挖了些春笋回来,原本是让他们挖回来的人自己分了的,没成想今天出门回来就发现自家门口就多了一捆这东西,也不知道是谁送来的。
看着是最早一批的早笋,拨开外皮里面的春笋肉质很是鲜嫩。
剩下的猪肉元香切成了五花肉片,煸至焦黄,春笋焯水后放进去一起炒,再加把葱叶炒匀,最后加调料就能出锅了。
肉烂笋香的味道愈发浓郁,让人垂涎欲滴,更是下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