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半夜的,整个村子陷入沉睡,只这一处灯火通明,人声嘈杂。灶房的锅碗瓢盆声叮当作响,端着菜盘的妇人往来穿梭,好不热闹。
一顿饭吃得酒足饭饱,满意而归,众人拱手告辞时天色已见微明。
李家诸人也累够呛,匆忙扒了两口,打着哈欠各自回屋。盆碗桌椅且顾不上收拾,实在是熬不住了,等天明再说吧。
杏娘晕沉沉回房时,女儿在床上睡得酣甜,外头沸反盈天,闹腾了一夜,也只这个小人儿睡得着。她苦笑一声,也懒得再梳洗一次,倒头就睡,脑袋挨着枕头没几息,清浅的鼻息声已响起。
这一觉直睡得日上三竿,不知今夕是何夕,杏娘还是被热醒的,额头上满是汗水。她睁开惺忪的睡眼,茫然的左顾右盼,床上只她一个人,伸懒腰打了个哈欠,下床穿鞋。
“醒了?洗把脸吃晌午饭。”杨氏在灶房摆碗筷。
杏娘懒洋洋趴在饭桌上不想动,“怎么没看到青叶?我爹呢,去哪了?”
“你爹带了青叶跟陈皮一大早就在后院水塘钓鱼,你先去洗漱,他们马上就来了。”杨氏又催了她一次。
穿堂风吹得杏娘清醒了几分,额前的碎发随风飞扬,她发了一会儿呆,叹口气站起身去洗漱。
饭后李家老宅又是一屋子人,这回除了自家人,还有几个村里上了年岁的族老。
昨天晚上的重要人物——李陈皮,被团团围在中心,坐在李老爷子的大腿上。
大家伙好奇地问他是怎么爬到那个小桥洞的,毕竟那个最高,离岸坡最远,为什么会在那睡觉,怎么喊都喊不醒?
小家伙睁着一双天真无邪的眼睛无辜回望,听不懂大人在说什么。听到问他怎么醒时说了句“有一个白胡子老爷爷要我陪他玩捉迷藏,可好玩了,后来我听到太爷爷的声音,白胡子老爷爷说我家来人接我了,袖子一挥我就醒啦!”
一番童言童语听得众人啧啧称奇,这是遇着老神仙啦?
要不然怎么失踪大半夜的小娃娃能毫发无伤地找回来?
这般奇遇可不是人人都能碰上。
族老颤巍巍地捋着花白的胡须,互相点头赞同,嘱咐李老爷子做一个道场,把观音菩萨、土地公、灶王爷等诸多神佛都感谢一遍,谢他们保佑白水湾的小娃子们。
李老爷子微笑点头。
还不到天黑,陈皮说的话就传遍白水湾,并以极快的速度向周边乡邻辐射。众说纷纭,各种稀奇古怪的流言传地沸沸扬扬。
有说李老爷子占卜神通的,“李老先生说往南面找,以河为界,那个小桥洞可不就在南方,嘿!就这么找着了。”
“要我说肯定是小娃娃在河边玩水时掉水里了,被老神仙托起送到洞口。要不然他这般小,还没野草高,那么高的洞怎么爬上去的?”
“还有那只公鸡打鸣声,我的个娘呐,那个响亮,把我吓得一激灵。你们说说,我打小就没见过公鸡这般早就啼叫的,还叫了这老长时间。你们说,是不是公鸡也在帮李老先生,提醒老神仙人仙有别,要他放了小娃娃的魂灵。”
更有人陈词总结“李老先生积德行善,功法无边,连老神仙都救他家孩子哩!李老先生上辈子没准是天上的仙官,老神仙一听到他的声音就把小娃娃送回来了,可不稀奇?”
李老爷子再一次刷新了他的业务水平,奠定了他在乡邻心中无与伦比的崇高地位,在他传奇般的人生中又添上一抹浓墨重彩的颜色。
晚饭前一个时辰,杏娘谢绝了爹娘的留饭,趁着离天黑还早,带着女儿坐船回家。
船行至半途,青叶掏出一个荷包递给杏娘,“外祖父给的,要我坐船时交给娘。”
杏娘熟练的解开袋子,里面果然躺着一两白银。
这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之前爹娘陪送了她大笔嫁妆,本以为她这辈子可以衣食无忧,不成想她是个守不住财的,才几年功夫就败了个精光。
现下爹娘担心她生活困苦,又怕她再被人哄骗,所以每次见面就给一两银子。既不怕钱多被人骗了去,又有银子傍身,两老为了她费尽心思,唯恐她受苦。
杏娘眼眶湿润,她这辈子纵使犯了错,爹娘也还是尽力托举着她,让她不至于跌落泥潭。
有这般的爹娘,这一生也无憾了。
李老爷子叫了老大和老三进房,“这是一个礼盒,你们送去村东边的王茅发家,就说谢他几个兄弟昨天晚上的相助之恩。别的不要多说,礼送了就回来。”
两兄弟忙点头应下。
“李山姜!”李老爷子盯着三儿子,神情严肃,“他们帮了李家,李家重礼厚谢,往后再无瓜葛。他们跟我们不是一路人,你不要跟他们掺和在一起,若是让我发现你跟他们鬼混,你最好记住,到时我一定打断你的狗腿。你是知道我的性子,我向来说一不二,你自个掂量着办。”
李老三莫名打了个冷颤,大声叫屈:“爹,您说什么呢,我一向跟他们玩不到一起的,我怎么会……怎么会去找他们?”
李老爷子回了他一个冰冷的“哼”字,威胁意味十足。
李老三委屈地缩脖子,觉得他爹莫名其妙。
却不知纵使有李老爷子的未卜先知,警告在先,这世上的事该发生的还是会发生,避免不了的祸端怎么样都绕不开,人性如此,神仙也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