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夫子道:“若是哪日施店主想要做大做强,老夫愿意为了口舌之欲出一份力。”
施又宜虽当作一句戏言,但还是笑答:“多谢何夫子,我在心里记下了。日后夫子可不能反悔。”
何夫子离开不久,天色渐渐灰暗,不一会,雾蒙蒙的细雨随风四处飘散。清明时节的雨丝细密,在半空中不显山不露水,却润物无声,不一会就将路面青砖洇湿。没带伞的行人脚步匆匆,雨势虽未大到将人淋成落汤鸡,但湿意从衣领袖间慢慢渗入,是另一种不自在。
施又宜用杆子撑起雨布,在自个铺子面前辟开一小片遮蔽。一位老妇人牵着小孙儿一头扎进这方干爽天地。小孙儿咳嗽四五日刚刚好转,可不能淋了雨再着凉了。老妇人见店中坐着个瘦削小娘子,脸上并无因她们挡了门口的愠色,甚至还冲她们指了指一旁的矮凳,示意坐下歇脚,一颗本来略微剧烈跳动的心渐渐平缓下来。
小孙儿约莫四五岁,正是对万事万物持着旺盛好奇心的年纪,在凳子上坐一小会便站起来,好奇地看着施又宜摆在店门口的台面。
小孙儿骨碌碌转的眼睛最终锁定大蒸箱旁边同样冒着腾腾热气的小炉子,用手一指:“阿婆,我想吃。”
虽然他不知道白纱布下面的东西是什么,但一定是好吃的!
老妇人来不及出言,施又宜已掀开半边纱布,让人一探究竟——一个个圆润可爱的青团排列得整整齐齐,色泽苍翠欲滴,鲜亮油润,每一个团子下面都垫着一张树叶子。蒸腾而起的艾草清香扑面而来,让人神清气爽。
小孙儿蹦蹦跳跳,嚷嚷道:“阿婆阿婆,我想吃这个。”
老妇人本只打算买一个给自己孙儿尝尝鲜,此时自己也忍不住咽了一口唾沫。
“店家,这个怎么买呀?”
“三文一个,五文两个,有豆沙馅的,也有芝麻花生馅的,都是一样价钱。”施又宜浅笑道。
买两个便能省下一文钱!惯会过日子的老妇人不再犹豫:“那便两种口味各给来一个。”
洗净的艾草捶捣成汁,与面粉、糯米粉混合搓揉成团,色如新碧,软糯甜香,口齿间回味着淡淡的艾草清香,和这润如酥的细雨街景再合适不过。豆沙馅质地细腻绵软如流沙,一看就是下了功夫的,很适合她这牙口不好的老人家。而花生碎混着芝麻黄糖,更适合小儿喜甜的口味。
一同躲雨的几位行人见一老一少吃得津津有味,也争先向施又宜叫道:
“给我来两个。”
“我也要一个。”
其中一人临走前,竟又让施又宜另外装了十六个青团,带回去给家人品尝。
“嗬,您家里可真够人丁兴旺的。”余下的青团几乎被这位客人包圆,施又宜脸上的笑意格外真诚。
候了一日的孙娘子到底还是找准时机晃悠过来,忍不住问了句:“我娘家侄儿哪里不好,施娘子怎地瞧不上呢?”
施又宜连忙摆摆手:“令侄儿很好,只是相看就像买青团,有人喜豆沙馅,有人喜芝麻花生馅,个人口味不同罢了。”
孙娘子听得糊涂:“不都是青团吗?大差不差。”
施又宜拧起眉头:“这怎么行能一样呢,照这样说,大肠小肠都是肠,鸡翅鸭翅都是翅,冬瓜西瓜都是瓜。”
孙娘子点点头:“可不是都差不多么?”
施又宜轻叹口气,她还是去卖青团吧。
说来也奇,今年的雨水格外充沛,淅淅沥沥,竟然一直下到端午过后,百姓们吃过端午大粽子,系上长命缕,老天才开恩,露出一片湛蓝。
她们这些做小生意的心也跟着天亮了几分,天晴,愿意出来的人也多些。
这日,施记肠粉又来了一位熟人。
“小娘子别来无恙啊。”
施又宜将手上的蒸屉倒满米浆,抬头一看,竟然是当初的牙行老丈。
“嗬,老丈许久未见,今日竟有空来给我这小店捧场吗?”
老丈眼睛在店内巡视一圈,只见人来人往,不由赞道:“小娘子好本事,竟将此铺子变为聚宝盆了。”
施又宜内心得意,口头却谦虚道:“不过有些手艺罢了。老丈吃点什么?”
“咳咳,我此次来,有事想和小娘子商量。”
待听清老丈来意,施又宜忍不住拍案而起。“铺子要卖?我赁了一年,这才不到半年呢。月月赁钱我都按时交付,从无拖欠,分文不少,屋主怎能说卖就卖呢?”
牙行老丈带着些许歉意不住哈腰道歉:“屋主家有急事,急需银钱,这才不得不卖屋。小娘子,误你生意实在是对不住。但老夫只是个中人,的确做不了主呀~”
瞥开生意不说,她刚翻新了天井中的小菜园,眼瞅着葱花芫荽一片大好,蒜叶姜苗也探出头,说卖就卖,她的功夫全白费啦。
施又宜忍下怒气:“好,那便麻烦老丈带我去寻屋主,我要好好说道说道,立了文书却毁约,言而无信,还有没有王法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