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城内各大酒楼食肆都卯足了劲招揽客人。譬如松风楼推出了状元红,由上一任状元亲笔题字,红纸封酒,仅限三百坛,一坛就得卖十两银子。又譬如龙凤阁推出了红烧蹄膀,寓意金榜题名,一个圆润的大蹄膀足足抵得上一个小娃娃的脸那么大,价格自然也不斐,一只二两银子。
市井食肆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寓意高中的大肉粽、祝愿蟾宫折桂的桂花糕、还有直接简单明了的状元糕……价钱倒是比大酒楼亲切许多,毕竟也不是个个学子都锦衣玉食,那些寒窗苦读节衣缩食的寒门学子们同样想讨个好彩头。
施又宜也打算凑凑这波热闹,来一道“春风得意肠”。春风得意肠,实则便是肠粉皮包着炸春卷,春卷馅用大虾泥与荸荠碎混合制成。外皮软糯,中层酥脆,内馅弹牙爽口,三层口味,寓意着春风得意马蹄疾,状元、榜眼、探花,皆唾手可得。
虽然听上去简单,但光肠粉皮的制作工序比平日的米浆繁复许多,还要剁馅炸春卷,施又宜一个人忙不过来,她将目光投向自己的新晋盟友——宋娘子。不过施又宜事先约好分成,她六宋娘子四,毕竟创意可是无价的。
宋娘子一听施又宜提议便一口应下,这段时间她从施记肠粉那借的光确实有用,唬来不少吃面的食客,做生意便是这样,越是有客盈门越能吸引人。
见宋娘子是个爽快人,施又宜才又与她细细讨论分工事宜,将剁馅的重任交给宋娘子。新鲜大虾剔去虾线后用刀背轻剁,再取些完整虾仁、肥猪肉粒、荸荠碎混合调味,然后摔打上劲。包入春卷皮下锅油炸和肠粉皮则由施又宜负责。
“这个馅料需要这么复杂吗?”宋娘子瞪圆双眼,她都有些打退堂鼓了。
第二日开门,施又宜便郑重在自己的木牌上加上这春风得意肠。
初次售卖,施又宜和宋娘子只保守做了一百份,没想到一个时辰不到就卖光了,施又宜觉得属实低估了自己的实力。
买到的幸运儿边吃边点评:“粉皮要比素日的肠粉厚实粘牙些。”
施又宜笑道:“客人好舌头,这样才能包住春卷,否则不易成型。”
“酱汁也换了,变成蒜蓉醋汁了。”
“春卷油腻,配上醋汁更为爽口。”
食客深以为然点点头:“施店主可真是因地制宜。”
价钱也算公道,才二十五文,算不得水涨船高,毕竟里面有虾呢!
吃不到的学子望洋兴叹,眼巴巴地问:“店家,明日还有无春风得意肠售卖?”得到肯定的答复才肯离去。
第二日一早,施又宜尚在睡梦中,便被宋娘子敲门声唤醒。睡眼惺忪的施又宜看见她身后的那头喷着热气的骡子,吓了一跳。
宋娘子脸上满是诚挚的笑容:“先把我家那口子用的借来给你,可以多磨几桶米浆。”卖这春风得意肠可比老汉那赚多了。
施又宜对宋娘子肃然起敬,骡子说找就找,可真是位实干家呀。
第二日排队的人有增无减,多是被施又宜那套“状元榜眼探花一网打尽论”忽悠而来,除了学子模样的人外,也不乏好奇之人。
长长的队伍中传来调笑声:“张老三,你个杀猪的屠夫又不考科举,排队买这春风得意肠作甚?”
那张老三梗着脖子回:“怎地,不考科举,就不许我也春风得意一下啊?”
引得众人哄堂大笑。只有一旁包子铺的张掌柜笑不出来,从鼻孔中“哼”出一声,悻悻地转身回自家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