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峣紧紧注视着柳枫的眼睛,因为舅父的无条件支持和信任,让他差点儿要将自己对兰翎的感情和盘托出。但最终他还是忍住了,现在还不是时候。
【神话传说中,东夷的英雄是羿。他用弓箭驯服了十个太阳,同时射瞎了河伯的眼睛。他还射死封豕长蛇,并在青丘把猛禽“大风”射死,为民除害。人们尊称他为后羿。】
镇国大将军府的一处隐秘密室内,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深沉而神秘的气氛。赵元缜,曾经威震四方、德高望重的大将军,此刻正缓缓捋着颌下的长须,缓缓开口,“你可知后羿那张能射掉太阳的弓箭叫什么吗?”
赵元缜的声音低沉而有力,眼神迸发出阴鸷的眸光。
坐在下首的中年男子,感受到这股视线,仿佛被一座无形的冰山所压制,脊背不自觉地挺直,神情恭敬而谄媚。他躬身应道:“卑职愚钝,对此上古神话故事知之甚少。还望大将军不吝赐教,解开这谜团。”
相传,此弓乃是盘古大神的血筋肉骨所化,后称“射日神弓”。
在古老的洪荒神话传说中,盘古大神开天辟地后,他的血筋肉骨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形态,化作世间万物。其中,那把威震三界的射日神弓,正是由盘古大神的精髓所凝练而成,它承载着盘古大神无比的力量与智慧。
当盘古大神陨落后,射日神弓成为了十二祖巫的珍贵所有。这十二祖巫对神弓怀揣着深深的敬畏与尊重,将其供奉在了巫族最神圣的殿堂——盘古大殿之中。这不仅是他们对盘古大神的纪念,更是对力量的崇拜。
巫妖大战爆发时,十大金乌齐齐降临洪荒世界,它们燃烧着太阳真火,无情的荼毒着这片大地。巫族的大巫夸父追日而死,他的挚友后羿见此情景,心中充满了愤怒与悲伤,为了替好友报仇雪恨,他毅然决然地走进了盘古大殿,请出射日神弓。
射日神弓的威力无穷无尽,当弓弦张开时,可以自行凝聚出一道凌厉无比的箭气。更为神奇的是,这箭气还能根据敌方的本源属性,射出阴极煞箭或阳极煞箭。而面对十大金乌这样的至阳之体,阴极煞箭无疑成为了它们的克星。
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九大金乌相继陨落,只剩下第十只金乌被东皇太一所救。东皇太一愤怒之下,将后羿视为仇敌,最终将后羿绞杀。而那把威震三界的射日神弓也被东皇太一收走,安置在天庭的珍宝库中。
那位中年男子的眼中,原本深邃如夜空般闪烁着沉稳的寒光,此刻却仿佛被某种神秘的力量点燃,陡然间精光四溢,犹如寒星闪烁在深邃的夜幕之上,瞬间洞穿了镇国大将军讲述的故事背后的深层含义。他瞬间领悟到,任何显赫的功勋,无论其如何卓越辉煌,都存在着一个临界点,一旦超越了这个界限,便可能触及君王权威的底线,招致不可预知的后果。
“大将军之意在于警示我等,任何功绩卓著之人,终将面临临界点,一旦逾越,便可能引来皇威震怒,”中年男子谦卑而又跃跃欲试地躬身低头,声音中透露出一种对未知挑战的渴望与敬畏,“届时,任谁也救不得他了!”
此刻,赵元缜的眼神犹如冬夜里的寒冰,阴冷而锐利,他阴鸷的目光牢牢锁定在窗外那片深邃无垠的虚空中,仿佛要穿透那层朦胧的夜色,洞悉世间一切真相。他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这笑容中蕴含着对未来局势发展的自信与得意,显然,他对于那位可能触及君王权威底线的人物命运的发展走向,已经有了深深的预见和把握。
在同一个时间节点,未央宫内廷深处,一场秘密的传递与决策正在悄然展开。
一名黑衣蒙面的男子,身法矫健,动作轻盈,如一片飘落的落叶悄无声息地纵身跃入高门殿内,他的每一次呼吸、每一次落脚都恰到好处地融于夜色与寂静之中,避免惊动任何不必要的注意。
此人精准地潜行至后殿偏门,以极高的专业素养和坚定的决心,将一颗密封严实的蜡丸亲手送至了绥武帝的手中。完成使命后,他并未立即离去,而是选择低声耳语片刻,言语间透露出事态的严重与紧急。随后,他迅速弓身退去,犹如一阵风掠过殿堂,转瞬消失在了深深的夜色之中,留下一地月光斑驳,似乎从未出现过。
绥武帝紧握着蜡丸,眼神深邃如夜空般幽暗,沉思了片刻。他的手背青筋微微凸显,显示着他内心的波澜不惊以及决断力的坚定。终于,他遽然发力,将蜡丸捏得粉碎,犹如破碎的星辰坠入凡尘。随着蜡丸破裂的瞬间,密封的密信随即展露在他宽大的手掌之上。
武帝展开密信,目光如炬,勃然大怒之下,他毫不犹豫地传召御史台大司空闫溯觐见。声音里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严与紧迫感,仿佛雷霆万钧之势瞬间压向整个皇宫,预示着一场波澜壮阔的权力角逐即将拉开序幕。
御史台,作为中央监察机构,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职责是监督百官的行为,维护朝廷的清正廉洁和行政水平。这一机构的存在,确保了国家的治理能够公正、高效地进行。
在绥朝时期,御史台的地位尤为显著,它与尚书台、谒者台并称为“三台”,在朝廷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皇帝的耳目,御史台不仅监督中央官员,还延伸触角至地方,确保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
在绥朝建立初期,御史台的最高长官被称为御史大夫,这一职务在后来被绥武帝更名为“大司空”。与此同时,御史大夫的副手御史中丞因其始终驻扎在宫中兰台办公的特殊性,逐渐成为了御史之长。这一转变不仅体现了职位权责的调整,也反映了当时政治体制的变化和权力结构的调整。
御史台下设三院:台院、殿院和察院。台院属于侍御史,其职责是监督皇帝的一言一行,确保皇权行使的合法性和公正性。殿院则由殿中侍御史组成,专注于皇宫内的礼仪监督,维护皇室和宫廷的庄重与秩序。而察院则由监察御史负责,对中央政府和地方官员进行全面而严密的监督,确保国家政策的贯彻执行和行政效率的提升。
作为监察百官的机构,御史台的官员通常由清望之人担任。尽管他们的品阶一般不高,但由于其职责的重要性,他们往往具有极高的威望和影响力。这些官员不怕得罪官员,勇于揭露和纠正不法行为,为朝廷的稳定和国家的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派往地方的监察官员,他们不仅监督地方长官的行为,还经常取代地方长官的职权,成为事实上的地方统治者。这种特殊的安排,既是对地方官员的一种制约和监督,也体现了皇帝对地方政务的直接掌控和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