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的风带着早冬的冰霜,如同刀子一般刮过陆姝的脸,连她的泪痕也一并刮干净,只是那一刀太锋利,留下满脸刀痕,风一吹,便浑身疼。
李铃央一直在外面等她,就算风再大,也没有移动分毫。
兰若领着陆姝走出来,直到她身边。
“公主,王妃,太后娘娘说,留二位在宫中住一晚,请跟我走吧。”兰若公事公办,脸上表情异常冷漠。
“姑姑,陆姝想拜托您一件事。”陆姝走到兰若面前,朝着她弯腰,兰若赶忙扶住她,那层冷漠下,多了一些变化。
“公主,兰若只是一个婢女,受不起您的大礼。”
陆姝看着远处灯火通明的宫殿,眼中带着几分郁色:“兰若姑姑,母后已经答应我要救怀川,请您现在就去放他出来吧。”
“京畿司牢中潮湿,他早年重病,不知道落没落下病根子,我担心他旧疾复发,还请姑姑看在从小陪伴陆姝成长的份上,就去放他出来。”
兰若叹气点头:“我知道了,既然太后娘娘有旨,我会让人去放凌大人出来。”
“谢谢姑姑。”
“公主,还请随我走。”
陆姝点头,没有再反抗,牵着李铃央的手便去了偏殿。
两人一进偏殿,门便被人从外面关起,随后两个侍卫的影子便出现在门外。
“姝儿姐。”李铃央有些担心:“凌怀川真的会没事吗?”
陆姝皱眉,眼中也一样都是担忧之色:“母后不会骗我,但此事
我也拿不准。”
“若是,我能见怀川一面就好了。”
陆姝坐在窗前,如用大婚那晚一样,抬头看向天上的明月。
李铃央在屋中踱步,思考下一步该如何走。
出来的时候太着急了,她本来是想去看看陆姝的状况如何,找机会将陆姝从统领府救出来。
没想到凌怀川明日就要斩首,而陆姝会为了救凌怀川进宫求太后。
现在她一方面无法与陆和渊通信,一方面在宫中没有任何外援,仅仅凭借她和陆姝的力量,绝对无法从太后寝宫离开。
好在,她让陆云去找了陆和渊。
两人一个坐在窗前,一个坐在床边,同样眉头皱起,今夜是一个漫长的夜晚,注定难眠,两人都在思考该怎么办,却均是一筹莫展。
月光从窗台斜斜落进来,带着秋日的寒意,逐渐从桌边移到陆姝的身上,陆姝靠在窗台,看着外面灰白的地砖,月光照在地砖上,将砖石变作无边无比的潭水。
而她,是被困在潭水中央,动弹不得的飞鸟。
她闭上眼睛,叹了一口气。
李铃央睁着眼睛,靠在床边,她们如同囚牢里等待处决的犯人,都在等太阳的升起,等明日的最后一餐。
吱呀。
黑夜里,无论什么声音都会变得无比清晰,李铃央首先注意到这个声音,便将目光看过去,这个声音来自一边的书架,似乎有什么在用力推动书架。
陆姝也注意到那个声音,便同样将目光投射过去。
又是一声沉闷的木板移动声,书架在两人视线下缓慢移开,李铃央猛地站起来,陆姝也同样起身,两人看着书架移开而露出来的密道。
密道里,兰若提着灯笼走出来,她看着陆姝,朝她点头示意:“随我来。”
陆姝赶忙跟上去,李铃央也同样紧张跟在兰若后面,三人都没说话,沉默的并列行在密道中,灯笼的光一点点驱散黑暗,直到一处隐秘的宫墙附近。
兰若熟门熟路的带着两人绕过执勤的侍卫,又走了好几条巷子,才到一处仅容一人行走的暗门,她推开暗门,先迈步走了出去。
陆姝与李铃央跟着出去,一抬头便见厚重的城墙矗立在身后,如同一个高大沉默的巨人。
“这是平日送蔬果的门。”兰若转过身,冷着脸解释了一句。
她从怀中掏出一块玉佩:“公主。”
她沉默良久,才抬头看向陆姝,往常冷漠没有任何情感浮动的眼睛,此刻却满是温情和不舍。
“您走吧。”
陆姝看这玉佩满眼含泪,她知道,太后骗了她。
可她也知道,兰若这样帮她,会有什么后果。
本来,太后就因为兰若偏心于她,在大婚前夕将她调回懿宁宫,现在兰若这样做,是将性命都搭上。
“姑姑,母后不会饶过您的……”
“我无事,快走吧。”兰若出声,没给陆姝说太多话的机会,便转身重新从那扇小门钻了进去。
李铃央拉住陆姝:“姝儿姐,我们快走,先去王府,今夜是最后的机会了,我一定会带……”
她刚想往前走几步,却见到面前站着一个人,她登时愣住,连后半句话都不知道该说什么。
陆姝见她不说话,便顺着她的目光看去,也立刻愣住。
那人穿着便装,手上拿着一柄常年携带的长刀,如同一根柱子一样杵在原地,只在见到陆姝时,神情才稍微柔和下来。
“公主。”
“蒙霖!”李铃央惊呼,她立刻护在陆姝前面:“你要做什么?!”
蒙霖的眼神直越过李铃央,落在陆姝脸上,见陆姝眼中郁色,他垂下眼眸,遮去几分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