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处是道家典籍。”
“此处皆是农桑之书。”
伏念跟随其后向扶苏介绍着。虽看不见阁中的情形,但依我的记忆,扶苏先从左侧书架取了一卷竹简,翻看了下便放回去了。接着镜头给了伏念一个特写,那表情有些意味不明,但确实是意识到了什么。
脚步在案几前方的台阶处停下了。原剧情里,扶苏从桌案上拿起的那卷竹简恰好是六国文字抄写的。现下我调了包,他如果继续以六国文字作文章给儒家下马威,那我只能说是左侧书架上的那卷有问题,雨我无瓜。
我也不算是给儒家添了麻烦。
竹简打开时竹片细微的碰击声,想必此时扶苏正阅览着竹简上我写的隶书。呃!抄得有些匆忙,他会不会觉着这字可真难看?
接着是竹简被卷起的声音。这一幕我印象是很深刻的,扶苏食指和中指在竹简上轻轻敲击着,应是在思忖着如何用言语敲击。
“始皇帝陛下平定六国之后,推行书同文的政策。命令即刻废除原来的六国文字,统一使用大秦小篆。这…伏念先生也应该知道吧?”
果然…还是和剧情发展一致。
伏念应答后,“那为何这些新抄录的书籍,所用的都还是原来的六国文字呢?”
!
为何……这些?
难道…也包括我方才放置的那一卷吗?心间登时紧张起来。
“儒家建立藏书楼的宗旨,是希望成为我华夏一族文化的渊薮,列朝列代的经典都能够完整地传承下来,方可追慕先贤之功,福泽子孙后人。”伏念不卑不亢地答道。
“伏念先生可知道始皇帝陛下推行书同文的用意?”扶苏继续敲打。
“始皇帝陛下深谋远虑,伏念不敢妄加测度。”
“文乃心声,文不一,说明心不一。对于帝国,这是最大的危险。”当时看的时候对这里的扶苏印象很是深刻。双手负于身后姿态放松地来回踱着步子,身后的月白披风被肘臂撑起更显身姿挺阔颇具气势。
如果我没记错,张良这个时候是想开口的,好在颜路早有预料,几乎在同一时间,侧首示意将他制止了。他到底是不服气的。
“楚庄王问鼎以来,战乱绵延数百年,根源即是人心纷乱。始皇帝陛下深见于此,所以制订此国策以期四海一心,这才是解决天下纷争,福泽苍生的唯一之道。”
“除此之外,皆是小事。”他倏然顿足转首向伏念,声色满含警示意味。
“承蒙公子教诲,伏念即刻让人重新用小篆抄录楼中全部书简。但也恳请保留这些原籍,以不负此楼宗旨。”
“这我可以答应你。不过,我也想请伏念先生帮我一个忙。”什么叫恩威并施?这就叫恩威并施,不愧是始皇陛下的皇长子。
“小圣贤庄一直为天下人所景仰,所以我希望从今往后你们不论是课业还是日常,皆都使用小篆,成为帝国子民的表率。”
“儒家本是入世的学问。君不可行儒道,儒道欲行却必须要通过君王。伏念先生,这其实是一个机会。”前面才用“柔道”说请伏念帮忙,这会又开始用王道来要挟,这扶苏也是个腹黑的主啊。
而后听得赵高向扶苏禀告,他邀请的那位贵客已经到了。也就是说,晓梦要出场了。
“伏念先生,听说上次李相国到访的时候,与贵庄有一场辩合比试颇有雅趣。不过儒家兼修六艺,齐鲁三杰非但学识卓越,更是闻名天下的剑术大家,所以今天我想来一场以剑论道,你意下如何。”
如此看来,这是上次辩合吃了鳖,这次拉来六位一体神乎其神的六剑奴,再请了一个胜七,一个晓梦两个外援。上次文的不行,这次便来武的。总之,要把儒家制得服服贴贴才行。不过…这多少有点打不过就叫人的意味啊哈哈哈!
不过,早知如此,何必要跟儒家打嘴炮?自讨苦吃嘛!
听得阁中脚步声走远,我心下舒了一口气,便又开始腹诽些有的没的。
却哪知,许是一时过于放松,倏然间一卷竹简从怀间滑落,一时间我整颗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不行不能让它掉下去,脑海中只剩这一个念头,于是我想也不带想地,伸手去够那卷滑落的竹简。失去了一股力道支撑我登时感到怀中一虚,忙又收回手去管住怀中的不让它也跟着滑落。同时抬起一只脚准备给那卷即将落地的竹简做缓冲,不知能起多大作用可多少能减小些声响。但明显我手忙脚乱的已经来不及了。好死不死的,甫一伸出,那该死的竹简尖锐处正好砸在我脚背的青筋处。布鞋料子轻薄,鞋帮根本提供不了任何缓冲,一阵剧痛从脚背传至全身,一向痛觉特别敏感的我此刻真的好想大叫出声。可强大的意念阻止了我,为了避免叫出声,我伸出一只手捂住了我的嘴。
噼里啪啦~
竹简散了一地……
嗯!忍住了!我没叫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