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这是张良早就想到的可利用的点,还是见我犯难始终找不到突破口,便加以分析,为我指点的?
可方才他为何并不是一语点破,而是循循善诱,一直到发现我真的想不出来,才提醒我将荀子收徒的事情关联进来。
他不会,真以为我有这么聪明博学吧?囧
“三师公,弟子是不是…很笨呐?”联想到方才狐狸几次调侃我,不禁好奇,心下也有几分沮丧。
此时已及至路口,张良顿下脚步,转身面向我,眸带笑意,“是比我想象中差那么一点。”
张良你真是……人家都那么丧气了,竟然不鼓励一下?
“不过…与一般弟子相比较,已然称得上‘天资不俗’了。”不想张良又补充道。
挑了挑眉,这还差不多。
“谢三师公夸奖!”登时心中豁然明朗,果然人还是喜欢听夸赞之词,还是“谋圣大人”的夸赞。
张良倏然转身侧对我,微勾了勾唇角,而后侧头补充了一句,“毕竟,在荀师叔眼里,三省院可都是些‘榆木脑袋’。”
……
我去!看来荀子不止一次用这个词形容我那一众师兄弟。
等等,这是什么意思?
三省院里其实不光只有“榆木脑袋”,还有我这样“天资不俗”的好苗子?
还是说,我只比“榆木脑袋”强那么一点,我之所以“天资不俗”,多亏了同行的衬托?
“三师公,你究竟是在夸弟子,还是损弟子啊?”我皱着眉头,嗔然沮丧道。
见我这副模样,张良微侧眸敛了敛笑,而后定定看向我,一双幽眸闪耀点点狡黠光彩,“这个问题嘛…看子清能否顺利完成任务了!”
啊咧?所以剩下的就全交给我了?可我心里还是很没底啊,毕竟他前面讲的怪老头和这三册卷籍之间的故事,实在波折。怪老头如果心理阴影面积过大…… OAQ
“如果,弟子碰壁了…”
“藏书阁后的‘沁茗轩’,每日申时初二刻,我会在那等你。”说罢不待我回应,张良便抬步离去了。
----------
抱着三卷竹简往回走。出来一上午,找书找了接近一个时辰,听狐狸讲故事讲了大半个时辰,后面又磨蹭了小半个时辰,总共耗费了接近四个小时。
回去之后,怪老头铁定得质问一番了。
这个问题倒不难解决,甚至还可以加以利用。
只是,思及自己这么被狐狸“摆布”,颇有些不爽——
从一开始就对我狐视眈眈,让我不得已为了表明立场而力杠帝国爪牙;接着用力过猛引帝国不满令伏念左右为难,接着状似为我的安危和前途着想,迫不得已送我去荀夫子那,结果呢?还能满足他的私心——一来帮他坑荀夫子,二来,帮他了却他自己未能帮荀夫子了却的心愿。
这一波操作,你看,全程都没有什么阴谋诡计或是下三滥的手段不是?
还是个皆大欢喜的结局不是?——
荀夫子了却了心愿;伏念不必左右为难;我得了荀夫子的庇护不说还得了个名师辅导。
至于狐狸,弥补了当初婉拒荀子的内疚;赚了伏念一个人情;赚了我一个人情;还得了我这么一个好帮手一而再再而三帮他办事!!!
我真是,气也不是,不气…心里又有些郁闷。
啊~~~妖孽,你怎么就这么能呢?
正在我哀嚎之际,忽然想到一个问题——
话说,他让我出面,帮他说服荀夫子抄译这什么“千机密语”,是不是…说明他不认识齐国文字?
哈哈哈哈哈!按照荀夫子之前因为我不识小篆,便说我大字不识几个的说法,我是不是也可以嘲讽狐狸,他也不识字嘛!
看把你能得,结果也不识字嘛!这么想着,心下倒是有些小爽了。
抬手捂了捂笑意。不过话说回来,狐狸不是人脉很广么,墨家那一伙打劫“黑龙卷宗”的人,就没有齐国的,且识字的人?
小高、雪女、端木蓉,燕国人;盗跖,鲁国人;盖聂,不明;班大师,不明;徐夫子,不明;庖丁…算了八成不识字。
看来,这荀夫子是唯一与齐国和邹子有渊源的人了,确实是最佳人选。
嗯!狐狸自己都夸自己使人善用了,还能有错?
好吧!接下来我尽管想着,该如何说服荀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