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梦文库

繁体版 简体版
甜梦文库 > 秦时明月:子之心防[张良同人] > 第47章 五德始终

第47章 五德始终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遂摇了摇头,“弟子,不知了!”

狐狸含着笑意,无奈地摇了摇头,浅叹了口气,“阴阳家的祖师,邹衍,可有听过?”

邹衍?就是那首歌里唱的“五德终始拆阴阳的邹衍”那个邹衍?噗!我一直觉得他…有点神棍,没想到也是稷下学宫里的牛人啊!

“弟子听说过,但不知道他也是稷下学宫里的…贤士”撇了撇嘴,准确来说,是想不到。

“何以此言?”不想狐狸却追问道。

“子清对他似是不屑?”喵喵喵?狐狸会读心术?

“因为…弟子不信‘五德始终说’。”

“理由呢?”所以老师,这是要在这论道吗?

既然狐狸诚心诚意地问了,“首先,一个贤明的君主,根本不需要他人在跟前罗列灾祥祸福来指导他的行为。而一个政权是否被民众接受,不在于它是否符合天意,而在于他是否顺乎民心。”

这其实还是有一些宗教的神棍色彩,是以不屑。

狐狸这下眉开眼笑了,“荀师叔要是听到子清这番说词,定然喜盈于色。”

……

“谋圣大人”忽然笑弯了眉眼,我还以为这番说词深得您心来着!没想到您是觉得荀夫子听了会很开心。

倒是有些好奇了,一番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话,能让怪老头喜盈于色?

侧着脑袋,“一番愚见,何以令…师叔公欢喜如斯?”

狐狸含笑悠悠道,“荀夫子,曾经也是稷下学宫的著名学者之一。”

咦?我怎么把这个大牛给忘了!

嗷!这么说,是同学啊?

也不一定,也可能是师生?暂不确定,还是听狐狸讲故事吧!

“师叔公这么厉害哇!”嗯!您继续!我听着!

“那时,荀夫子年纪尚轻,学识卓越,是学宫里少见的青年才俊。”听着狐狸的话,脑补了下荀夫子光亮了脑门儿,不禁点头表示认同,这样的脑瓜,多半很好使。

“彼时七国战乱纷纷,诸侯相互攻伐,‘孔孟之仁义礼’已无法为君主提供行之有效的治国之道。”

嗯!简言之,就是…孔孟那一套,已经过时了!

缓缓颔首,似乎此时已经忘了追问,狐狸喊我来到底想要做什么。

“于是他提出‘五德始终说’,以金木水火土所代表的五种德性相生相克周而复始循环运转的规律,告诫君主要‘尚德’,教化黎庶要‘尊王’。若逆德而行,恐生灾祸。一时间,东方各国君主奉之为上宾。”

呃!我怎么听起来,并不比孔孟高明呢!

“所以,师叔公是不认可邹子的这种观念么?”不然狐狸干嘛说,荀子要是听到我反对邹子的理念会喜盈于色。

“‘尚德’、‘尊王’本就是儒家教义。”狐狸笑了笑。

这倒是,只是在后面加了个恐吓状而已,你不“尚德尊王”,上天就要惩罚你哦!

“所以,荀夫子认为,人性本恶。‘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於争夺,合於犯分乱理,而归於暴’。是以,当礼法并重。”我顺着狐狸意思,说了下去。

狐狸依旧笑意微微地看着我,缓缓颔首。

“本只是,治国主张不一样,倒也不至于使二人心生嫌隙。”

……

这么说,荀子和邹子,关系不好咯?

嗯!忽然感觉狐狸好八卦啊哈哈哈哈!囧

“只是在一次辩合论道中,彼时年少轻狂的师叔,字字珠玑,言辞激烈地否定了邹子的‘五德始终说’,认为‘天道自然’,天是自然的,并无理性、意志、善恶好恶之心;‘天行有常’,天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自然的变化与社稷的治乱吉凶没有必然联系;而‘天人相分’指出,天道不能干预人道,天归天,人归人,故言天人相分不言合。治乱吉凶,在人而不在天。”

听着狐狸嗓音温润,语气沉缓,娓娓道来,感慨狐狸不愧是狐狸,声音好听,还学识渊博嗷!

“如此一来,二人的主张,却是完全相反的。”我略作总结,以示回应。

“不错!”

刚刚长篇大论,现在就扔出俩字,但明显,故事还没讲完啊!!!

“那…后来呢?”

张良的眸色黯了黯,然后侧头望向远处,“后来,邹子为了证明天道自然可以为人所交感相应,深观阴阳消长,五行转移之规律,追求天人极限,撰写出第四十五卷的‘禁术’、‘奇方’,和‘密语’三册,其中的禁术,是为‘阴阳咒印’、奇方,乃解‘五行相克’,密语,道破‘玄妙千机’。”

听了狐狸的一番话,此刻只是目瞪口呆,瞠目结舌。

所以,这三册卷藉,是这二人学术竞争下的产物?

以致后来,阴阳家为帝国所用?

呃!其实后来的法家也为帝国所用了。

问题是狐狸到底想干嘛?喊我过来,不会就是为了给我“科普”吧?

嗯!那就继续让他“科普”吧!

“所以,这‘禁术’、‘奇方’和‘密语’,分别…是做什么用的?”

狐狸收回眼神看向我,敛眸而笑,“‘禁术’威力极大,若非深谙天道,否则无法修炼而成。而奇方’,可逆五行相克,医治许多膏肓之疾。”

卧槽!听起来好厉害!

“那…‘密语’呢?”方才他说解“玄妙千机”,可别说是和千机密码铜盘有关。

“‘密语’…你暂时不需要知晓。”狐狸勾唇浅笑,只是眸色暗淡,有几分疏离。

好吧!不想说就不想说,哼!我觉得我猜得八九不离十。

“随着秦军攻入城门,占领临淄,最后一个诸侯国,齐国灭亡,稷下学宫也随之消失。荀夫子时任稷下学宫祭酒一职,手中把控着各大学派藏书楼的钥匙,他托人连夜将学宫中的典籍文献装车,逃到了桑海,才使得这些典籍逃过一劫。”

见我没有回应,狐狸另起了一个话题。所以,说了这么半天,狐狸到底想干嘛?

“哦!那荀夫子为这些典籍的传承做了很大的贡献呐!”故事听得差不多了,我对结尾不是那么感兴趣了,我只对狐狸此刻的心思感兴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