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西落,黑夜降临,圆月挂在天空,繁星随之闪耀。
清风院中,云起仍盘坐在修炼室中。
风,玄也,造化也。风,水、火灵气碰撞而来,冷热交织而成。
水生木,木生火,故风为木属性灵气转化而来,兼具水木之温和,与火属性之暴烈。
风本无形,玄奥之造化也。
本法不在于掌握风,而是感悟风之玄妙,隐于风、行如风、烈同风、柔似风,化风如臂使。
大道无垠,风生其中,如影无形,万物有空。心随风舞,无痕有声,身随心动,其势铮铮。
夏末无蝉,黑夜也显得格外寂静。
云起紧闭双眼,放空心神,细细感悟。
随着身体逐渐发热,黑夜中也出现少许光点,其中绿的、黑的尤其多。
金木水火土,白绿黑红黄,想来院中木水灵气格外充足。
不待它们靠近,云起便停了下来。
明日有掌门护持,户外的风灵气应该很是丰富。
今日不过是想提前试试。
眼随心动,睁眼便是一片光明。
夜明珠的暖光柔和明亮,在气温转凉的夜晚显得格外温暖。
云起回房的途中,抬头望了眼繁星,却注意到了那轮圆月。
十六的月亮还真圆哪!
她静站了片刻,转身便回房休息。
劳逸结合,明日也需精神饱满。
随着清风院的安静,随心院中剩下的几处光亮也陆续熄灭。
一夜无梦,转眼便是第二天。
众人一同赶往清源山,所幸这次的仙鹤还算温和。
一路无波无澜。
*
清源山,东浮峰。
三位练气期修士分散于各处修炼。
云山瀑布与火云林之间的空地上,
五人互相隔着十米远,盘坐于蒲团之上,各自身处聚灵阵与隔音阵中,双眼紧闭,五心向上。
随着一阵微风拂过,云起那处最先有了变化。
须为真人注意到这边灵气微微躁动,满意地点了点头,又给所有人加了一道结界,既是护,也是防。
云起此时已经进入状态,并未察觉。
外界果然灵气更多,五行灵气具备。
靠近最快的莫过于木灵气,其次是水灵气和火灵气,只是它们似是察觉到他们之间并不匹配,虽然靠近得快但仍然处于观望状态。
云起也不急,只专心默念功法,等风来。
春风送暖,清风送灵。
青色光点一阵阵靠近,在该离去的时候却似被吸引住了一般,半分不肯远离。
吹散层层包围,青色光点开始慢慢靠近。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青色光点挤开其他灵气,将云起团团包围。
又是一阵清风吹过,终于有大胆的光点按捺不住,尝试进入云起的身体。
一颗、两颗、数十颗……终于,大量光点层层聚集,一拥而上。
这些不过发生在一个呼吸之间。
灵气顺着经脉前进,于胸口中丹田之处汇集,待得下方丹田开启,灵气顺势进入其中,分外通畅。
在云起的耐心引导之下,灵气倒是十分听话,穿过了任督二脉后,便继续冲击关窍、拓宽经脉,随着经脉流入丹田,盘踞其中。
身体越发舒适,如徜徉在温泉之中,有温润的灵气进入,亦有近日积累的杂质排出,云起此时沉浸在其中,只有心中仍在机械地默念功法。
功法运行得越来越快,灵气的进入也更为通畅。
在她看不到的外界,风灵气因太过浓郁已经形成青色风旋,若不是须为真人早已设置结界,此时怕不是已经惊动了其他感悟灵气之人。
饶是如此,须为真人为保险起见,还是又加了两层结界。
不影响什么,只是将她与其他人隔绝开来。
云起身处风旋正中,反而感受不大,神情格外轻松,颇有种身处飓风之中,她仍巍然不动之感。
云起虽沉浸,却也还记得须为真人的叮嘱——压缩。
丹田内灵气越积越多,逐渐形成一个小气旋。
听说形成十二个小气旋后,便需要合旋,并练气成液,即为筑基,筑基也有优劣之分,丹田内灵液越充足、精纯,品质就越上乘,日后结的金丹也更大、更圆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