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梦文库

繁体版 简体版
甜梦文库 > 南海虹 > 第33章 第三十三章 民居花木深

第33章 第三十三章 民居花木深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这个瞬间抓得不易。”金风清指着一幅照片说。

照片上,舞蹈演员高高跃起,衣裙在空中展开,飘逸灵动。

“现在的器材都很先进,相机快门一秒钟开合几十次,不是问题,闪光灯也同步,拍这样的动态瞬间不是很难。加上先进的后期软件处理,出效果很容易。”

“平时都拍些什么?”

“我把工作室从城里搬到这里来了,有车,二三十千米不算远。这些是商品广告用的。”徐大卫指着几个酒样和食品包装,又指着衣架上的服装,“这是拍各类专业人物的艺术照,还有外景婚纱照,到海边和其它风景点拍。”

金风清在一张一米高的大照片前站定。

一条大约四分之一的彩虹,几乎占满了画面,在灰暗天空上发出炫目的七色光,斜插在海水里。彩虹的倒影似乎在晃动,看起来使人感到恍惚。很远处一座白色的灯塔显得很小,倔强地矗立在那里,在夕阳的照射下微微发黄。

“虚与实,大与小,灵动与安静,绚丽与灰暗。”

“老爷子,行家的点评。”

“年轻时也摆弄过几天,在胡同里呆着也不能天天总茬架不是?为了拍婆子——就是撩妹,总得找点儿附庸风雅的事儿干干,按眼下的流行词儿就是装个文艺范儿,于是看个中外名著啊,弹弹吉他呀,还有就是玩儿照相了。一开始用的相机是□□抄家流出来的徕卡3和上海58-Ⅱ,后来就是海鸥203。自己冲胶卷,又自制放大机和上光板。白天骑自行车去八达岭和西山拍照,晚上钻暗房。折腾了好一阵子,也没啥长进,比不上贤侄的专业水准。”

“老爷子过奖。听您老讲这些陈年往事,长见识。那时候的青年人还真有活力,做事情真执着、有冲劲儿,还真能干。”

“不值一提,不值一提。”金风清连连摆手,然后指着一张照片问,“这一张是瀑布和彩虹。这彩虹怎么是个圆圈?”

“这是用无人机在高处拍的。在一定的高度看到的彩虹是环形的。”

“为什么我们平时看见的彩虹都是弧形的?”

“这和我们所处的位置和太阳的照射角度有关。当阳光照射空气中的冰晶或细小的水滴,光线产生折射和反射,在一定条件下会产生七色的光谱,其实,彩虹是环形的,只不过我们从地面上看,彩虹会被地平线遮挡一部分。”

“唔,原来是这样。”金风清点点头,“天堂视角。”

在那张赵小茅坐在小船上的照片前,金风清看了好一会儿。

“本色。”金风清点点头,说了两个字。

“看完了就下楼吧,准备吃饭了。”赵小茅说,“我先下去,你们慢慢看。”

“开这家民宿之前,你们是否规划了经营理念?”金风清边下楼边问。

“是这样,老爷子。我们的经营定位点是海南本土、乡野田园、海洋风情和摄影沙龙。

“海南本土化是指突出海南岛特色体现,海岛的风土人情,旅游、出产、热带风光和自然环境。

“乡野田园化,是让客人品尝到我们这里自产的有机食物,呼吸这里的新鲜空气,还可以欣赏古崖州的建筑风格和一些古文化的传承,享受乡村野趣的田园生活。

“海洋风情化,这里的海和其它地方的海有不一样的特色,沙滩上有热带风光象征的椰林,有色如翡翠的温暖清澈的海水,一年四季都可以下海,客人可以玩沙滩游海水,可以赶海捕捉海获,可以观海上日出日落。舅舅年纪大了,不出海打鱼了,买了条钓艇,既可以带人海钓,也可以提供海上观光拍照。

“摄影沙龙化,是有一些摄影发烧友聚集到这里拍风光,也会有同行领着顾客拍情侣照和婚纱照的,我会引领他们到一些景点,同时提供使用摄影室和游艇出海的服务以及高档的海滨婚纱照服务。大家还可以在这里欣赏作品,交流心得,把民宿办成沙龙形式的摄影基地。”

“好,挺好,理念设计不错,有想法,有特色。那你们是不是也有经营核算呢?”

“也核算了。首先,我们规避了最大的成本支出——房租,房子是自家的,这是一个大头,然后赚多赚少就没有负担了。客房不多,提高服务品质,走中端路线。最后通过我们这些土专家的论证,在一些热心人士的帮助和支持下,这当中就有您提供的资金支持,我们终于开张了。”

“收入如何?”

“我们做的一切都基于小茅的身体考虑,不能让她太累,又不能没事做。她替您管理过民宿,跟您学习了不少经营之道,积累了经验,她也很喜欢干这个。活多的时候,有亲戚来帮工。一年要歇业一两个月,休整一下,还可以出去旅游。收入主要是来自民宿居住和广告拍照。海上钓鱼的这部分收入,就给我舅舅了。加上城里还有两套房子长年出租,如果不发生意外,预计一年下来,不算我们自己和请帮工的人力成本,各项利润加起来有个百十万吧。我们很满意了。”

“挺好。”金风清打开扇子扇风,“搞得这么好,将来会不会被拆迁?现如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很紧跟政策潮流的事情,我担心哪位爷头脑一热,要拆迁呢。”

“老爷子放心。这里是古文化保护区其中的一个古文化村,一切都是规划中的。再说这楼也是受保护的文化建筑,改建都要经过批准,可以加强结构,外观还都不能大动,只能补灰粉刷,最多可以把窗子开得大一些。”

“那就好。”金风清边下楼边说。

进了餐厅,碗筷已经摆好。

“来,老爷子。贵客的位置是您的,请坐。”赵小茅招呼着。

“今天还有谁吗?”

“没有。今天专门招待贵客。”

“这些餐具上档次啊,古色古香的。真是各个方面都很讲究,到位。应该评个星级呀。”金风清说,“筷子还是两种颜色呢?”

“那些是公筷。” 说话间,梁秋葵解着围裙走进来了。

“妈,您是主人,来坐这里。”赵小茅拉开椅子。

“来,金老师,这是我们自己酿的米酒,今天是个好日子,有贵客到来。”梁秋葵端起酒杯,“大家先干一杯吧。”

大家端起酒杯干杯。

徐大卫起身去了厨房。

“来喽!家养的走地鸡。”徐大卫端着汤盆上菜。

“来,金老师,尝尝。”梁秋葵用汤匙盛了点儿鸡汤给金风清,“先来点汤——小心烫。”

“此地人接待客人第一道菜必须是鸡。”徐大卫说。

“好喝,好喝。”金风清连连赞道,“浓香之外还有一股清香味。”

“老爷子是美食家。”赵小茅抄了一条鸡腿给金风清。

“吃货而已,不会做,只会品。”金风清自嘲道。

“这里面加了鸡蛋花,是花香。”梁秋葵说,“这也是小茅的新方法。”

“鸡蛋花清热利湿,有小毒,是寒凉之物。加了我们自种的火山岩富硒小土姜,可以提鲜去腥,还可以中和鸡蛋花的寒凉之性。”赵小茅说。

“好,好。讲究。”金风清赞不绝口。

“大卫,鱼蒸到时间了,去关火浇汁吧。”梁秋葵说。

“还是我去吧。”赵小茅站起来。

“还是大卫去,小茅坐着别动。” 梁秋葵说,“先吃鸡,等会儿请金老师再尝尝鱼。”

“上鱼喽。”徐大卫端着托盘一声快乐的吆喝,把鱼头对准金风清。

“按照这里的规矩,请客人吃饭,第一块鱼肉必定给客人。来,请贵客吃鱼。”梁秋葵招呼说。

“受之有愧,却之不恭。”金风清拿起碟子接过徐大卫切下来的鱼腩。

“老爷子,我们这里叫推心置腹,肝胆相照。”徐大卫说。

“好一个推心置腹、肝胆相照。我领了。”金风清吃了一口,拍案叫绝,“这是什么鱼?这么好吃,我从来没有吃过。”

“您老猜一猜?”徐大卫逗趣儿说。

“看外形,品味道,是石斑鱼。”金风清又吃了一口鱼,细细品味,然后说,“石斑的肉虽然鲜嫩,但是吃起来没有这么紧实。“

“这就是石斑,野生的,夜捕的渔船钓的,早上拿来还是活的。”徐大卫说。

“我阿妈是做石斑鱼的高手,我第一次吃她做的石斑,也是这么说的。”赵小茅说。

“小茅做鱼已经超过我了。”梁秋葵说,“她改良了我的做法,把芹菜和香菜切碎,加上青柠汁和百香果汁腌鱼。之所以肉质紧实,是腌好后再晾晒一个小时。临上锅蒸时,去掉腌料,在鱼身刷上薄油,大火滚水蒸七分钟,关火后再闷蒸一两分钟,浇上料汁。”

“绝了,原来有绝招!”金风清伸出大拇指感叹,忽然想起什么,问道,“这个创新菜有没有进到小叶子的知识产权里?”

“还没有。”徐大卫说,“本来今天他也要来的,说是有非常要紧的事情要办,就没来成。”

“多吃,多吃。”梁秋葵指挥徐大卫,“快给金老师布菜。”

“自己来,自己来。我不会客气。”

“来,金老师,喝酒。”梁秋葵端起酒杯。

“大卫,你还是不能喝?”金风清问。

“大卫还是不能喝。”赵小茅说。

“不对呀”金风清故作惊叹,“我听说的是,海南小伙又黑又帅,穿着拖鞋打着领带,骑着摩托跑得飞快,只管喝酒不管吃菜。”

大家都笑了。

“有这种说法。但是——”赵小茅看了正在夹菜的徐大卫一眼,“我家小伙又高又帅,不穿拖鞋不打领带,开着汽车不慢不快,不会喝酒只管吃菜。”

大家一阵开心的大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