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偏这封文书在传送过程中出了问题,落到了一人手中,于是在大明宫发生的一场密谈改变了整个选妃的结局。
“谢国公之女谢氏人品贵重,温婉贤惠、才情出众,……”
“今特封为皇后,赐居凤栖宫,主者详案旧典,以时备礼,钦此——”
————
公主府,沈施醒来不过一刻,这道圣旨便传到她这来。
“望公主责罚。”
“起来罢,此非你之过,若是有人想要劫取文书有的是手段,又岂是你能防住的?”
沈逸身边不知明里暗里被安排了多少眼线,文书经手过多少人,此事只能从长计议,一点点铲除暗党。
“虽如今有些偏差,却亦有些事水落石出。”
“不知公主所谓何事?”
略显繁琐的衣裳,一件一件套在沈施身上,而过往的遮掩真相的迷雾渐渐散去。
“谢家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盘。”
原先她以为谢元义看不上皇家,所以不愿谢璟与她结成连理,却忽略了坊间传谢蓉兰与沈逸两情相悦可能是是出自谢府。
谢元义无所谓是世家还是皇家掌权,而是无论如何谢家这个百年世家必须在京城中有一席之地、屹立不倒。
沈逸差人送来的密信,更是印证了她的想法。
谢元义下朝后,找沈逸密谈,以科举为威胁,迫使立谢蓉兰为后,期间还谈到坊间传言之事。
“如今流言甚广,而今此番行事,要吾儿如何立身。”
“既如此,陛下先前所提之事便不必再谈。”
沈施将密信折起,借着烛火,丢到火盆之中,看着火焰越来越旺,最后剩下灰烬。
不知这封信又经过几人之手才送到她这。
更不知道要如何面对周家和周霜霏。
纸窗被吹开,啪啪作响,朱颜顶着风将窗户合上,屋内离窗户较近的蜡烛被吹灭,而幸存的蜡烛因沈施的庇佑仍然在燃烧着。
暖黄的烛火将沈施面部照亮,眼前的红烛一点一点被燃噬,这到底是幸还是不幸?
朱颜将熄灭的蜡烛全部点燃,又顺手拿上斗篷盖在沈施身上。
“公主,夜里风凉,先披上罢。”
沈施微微转头,捏住边角,顺着丝滑的绸缎,仔细抚摸这件早年间由母后为她准备好的嫁妆。
“朱颜,我亦得走一步险棋。”
她虽未言说,可朱颜知晓她心中下定了决心。
沈施决定的事,旁人几乎没法左右,朱颜在心中祈祷谢璟是一个真正值得公主托付终身的人。
以身入局是沈施的下下策,但她曾答应过姑姑要守住沈氏江山,也承诺沈逸她愿意嫁与谢璟。
谢元义想两头抓,由谢容兰打进皇家,而谢璟则维持与世家的联系,所以破局之法便是将谢璟亦拉拢到皇家。
若是她与谢璟成婚,成为沈氏主母,即使谢元义不愿意,他终会老去,最后权力落到谢璟手中。
当然,这只是她的计划,如何实施最后达成这个目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朱颜,可有季随的消息?”
沈逸将季随升到大理丞显然仍是信任他,并且想要季随能够为他所用,相应地为了减少争议,谢璟和周明敦双双晋升。
两人皆升为国子博士,兼任翰林学士。
沈逸与沈施一样,认定的事很难更改,他如今想要提拔季随,沈施只能在暗中监视季随,避免他威胁到沈逸。
“陛下将他派至文州查案,约莫半月后才回来。”
“让移花继续跟着他。”她思索片刻补充道:“提醒他莫要打草惊蛇,若是再被发现,他便一直待在府中,让接木来执行。”
先前她只让移花暗中保护季随,在舞乐坊那日季随直接了当地说了出来,她还有些疑惑,遂让移花每日汇报季随的行踪,还是被季随的暗卫发现。
突然间,沈施意识到了一件事,移花早已被发现,为何在季随来访公主府之前不将他拦下,难道是那日在来公主府地路上,他还去见了什么重要之人,或是做了什么重要之事。
“季随来那日京城可发生了什么怪事?”
朱颜想了想道:“并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