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吧里的那些人招供,这次毒品注射是芳芳攒的局,原因很简单,因为那姑娘劝芳芳学好,芳芳则看不惯她那幅清高的模样。
本来没打算找朱晓梦,是芳芳去了趟厕所之后突然决定的,九点钟左右就给朱晓梦打了电话。
审讯室里,张煜问脸色苍白的芳芳:“在厕所里,你见到了什么?”
“什么?”
“你的朋友们说你是进了一趟厕所之后,突然做了决定,打电话让朱晓梦立刻出来,朱晓梦这个性格,当然不会错过这样虐待人的热闹咯——所以她火急火燎地出门了,然后出事了。”
芳芳不知所措,一直在抠手,小动作实在太多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她有所隐瞒,她有所畏惧。
这种人欺软怕硬管了,真遇上事,根本稳不住。
张煜:“还是那句话,要妨碍警方办案吗?你自己想好!”
芳芳被吓得大喊大叫:“不!不!我——我说!我说了——你们也不信啊——”她那浓妆艳抹的脸已经扭曲了,看不出这个年纪女孩子该有的青春靓丽。
张煜轻飘飘一句:“你跟鬼玩游戏了?”
芳芳愣住了,随后疯狂点头。
审讯室外的袁禧听到这话就走了。
方黎在医院陪那个受欺凌的小女孩杨因,杨因家里条件一般,她的长相也一般,瘦瘦的,个子也不高。是一个典型的三好学生,乖乖女,不过比芳芳、朱晓梦要高一级。
杨因受到了惊吓,也受到了非人的折磨,身上大大小小到处都是瘀伤,还有手臂上被注射毒品的痕迹。
她此时还昏睡不醒,她的父母在一边泪流不止。
方黎不会说话宽慰人,只好抱着膀子在一边看着。
她因为是所里为数不多的女同志,经常被派来干这种安慰受害者的工作,不过她这个领导怎么就看不明白呢,自己根本就是那块料。
不过阿朱阿紫也在一边,阿朱倒是一直在安慰杨因的父母。
阿紫则已经又是气的上蹿下跳了,要不是阿朱拦着,早就当场把那几人咬死了。
张煜走出审讯室,见袁禧正挂断电话,两人相视一点头,就开着车往刑警大队去了。他们调来了监控,不过很遗憾,监控什么都没有拍到。
袁禧:“瞿警官,这是个危险路段,却没有直接的监控覆盖,这一点,你还要多费心了。”
瞿冬汗颜,连忙说是。
张煜看监控里有一个山里的村民背着背篼下山,在路段拐角就没入了监控盲区,直到他下一次出现在另一个监控头里,已经是一个半小时以后了。
瞿冬回答:“这两天正是蘑菇生长的好季节,很多老乡会在林子里采蘑菇,所以他那一个半小时应该是进到林子里了,倒也算正常。”
张煜还是觉得不妥,采蘑菇怎么说也是雨后去采,前几天蓉城可一直没有雨啊——再说了那些导致朱晓梦撞晕的石块也在那片林子里。
袁禧一见他有所怀疑,就说:“劳烦传唤。”
监控继续,绑绳子的区域属于盲区,拍不到,只能靠脚印来找人。
“鞋子主人应该是个十岁左右的孩子,我们正在通过花纹找人,不过已经有了初步怀疑对象。”
另外一个显示屏调出了一段录像,在另外一个很隐蔽的角落,这个监控已经很老了,因为周遭建筑物的变化,这个监控可以拍到的画面有限,所以已经很久没有人去看过了。
不过刚好就是这个老监控,拍到了一个小孩子的身影,戴着红领巾,穿着四中小学部的校服。他没有走大路上山,所以沿路监控没有拍到。
他上山和下山之间相差了两个小时,如果是去绑好绳子的话,的确有可能。
瞿冬觉得匪夷所思:“也就是说这是一次团伙作案,每个人负责了这场谋杀的一部分?”
张煜:“这是一场游戏,当然不能让玩家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每个人都不知道自己在犯罪,但每个人又都是罪犯。”
“游戏?”
袁禧:“这小孩在哪?”
“画像师已经复原样貌,正在找人。”
卢晓义在刑警大队逼问村民老贾,方黎被派到四中的小学部吓唬小孩,两人那边都得到了一致的回答,他们在跟鬼,玩游戏。
鬼让他们做什么就做什么,其余的什么都不知道。
至于鬼长什么样子,是什么名号,他们也不知道。只知道那个在午夜十二点幽幽响起来的声音,帮他们实现了愿望,那么他们就要将游戏进行到底。
张煜:“还差一步。”
袁禧懂他的意思:“酸。”
方黎蛇族的思维已经快跟不上了:“这次该找谁?监控拍不到,脚印也没有。”
张煜:“这方黎姐姐就有所不知了,一看就没学过高中化学。”
方黎蛇信子一吐,抱着膀子黑着脸说:“我们蛇族只需要学习捕猎。”
张煜:“去查查实验室的酸性物质使用记录,好姐姐,动用你顶尖的迷幻术,把实验室管理给三下五除二撂倒。这一个犯人抓不抓得到就靠你了——”
方黎很受用,踩着高跟鞋就去了。
这一学期高一年级的化学正好学了酸,暑假期间按理说应该不会再做演示实验了,可高一年级的清北班却又做了一次实验。
化学老师曾辉向实验室借了一瓶浓盐酸,因为暑假实验室管理人员不在,所以他没做登记,只是口头告知。管理人员跟他熟,也放心他,没当一回事。
做完实验的第二天,曾老师让化学课代表去帮自己把盐酸还了。课代表想趁机再摆弄两下,就发现,盐酸浓度不够。
化学课代表王子涵,是个戴眼镜的男孩,模样不是特别帅,不过一直是班上第一名,做事干净利落,睿智博学,为人也没有架子。
要是有人找他讲题,他绝不藏着掖着,是难得的品学兼优的好孩子,绝对是清北的料。
子涵很聪明,看事情也是不一般的敏锐,他能抓住问题的本质,精准犀利地解题,这样的敏锐也影响到他的生活。
“我见过你。”子涵说,“你是九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