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枕玉并未说话,脸上的疲惫之色又多了几分。
应青炀在屋子里忙忙碌碌,将盛满粟米粥的砂锅从炉火架上拿下来,砂锅底带起来的一小片炭火迸溅到手背上,“嘶——好烫……”
江枕玉下意识地偏了偏头。
这声音里的痛苦之色并未作伪。
然而应青炀半点没提,又自顾自地问:“哎,你还没告诉我你叫什么名字呢。”
“你也知道我是个山里人,贱名好养活,村里人都叫我阿阳,你也可以这样叫我。”
“你呢?怎么称呼?你这样容色出众,名字肯定也很好听吧?”
榻上的男人似乎并不想搭理这个过分轻佻的人,可他刻在骨子里的礼貌让他无法干脆地保持沉默。
甚至有了点怼回去的念头,好在及时压了回去。
片刻后他才道:“姓江。”
应青炀往自己的碗里舀了一勺粥,听到这个姓氏时不由得挑了下眉。
“江”。不管是在大应还是新朝大梁,都是很平平无奇的姓氏,不但和皇亲国戚沾不上边,连尚存至今的世家大族里,也没有一个江家在。
孙大夫原本是宫廷御医见多识广,他原本根据男人那件月白色里衣的材质,推测男人要么是家世煊赫,要么是商贾巨富。
应青炀相信孙大夫不会看走眼。
此刻男人这番说法肯定有所隐瞒。
可以理解,他们之间差点成了结了梁子的陌生人,这会儿彼此都有所保留也是理所应当的事。
应青炀于是又问:“你多大?”
“二十有九。”
“那我得唤你一句江兄了。”
“……江兄?”榻上的江枕玉在心里揣摩,又缓缓用带着点疑惑的语气江这两个字说出来。
应青炀顿时一哂,从这简简单单的两个字里听出了少许嘲讽,“怎么?我听声音像是很年长的人吗?”
江枕玉的回应来得更快一些,“哦,你这般在意婚配之事,我还以为你年岁也不小了。”
半点没有朝气,十几岁的半大少年,整日想着婚丧嫁娶,像什么样子,可想而知这是个什么穷山恶水的地界。
江枕玉这些年见过形形色色的人,没有一个应青炀这样的,圆滑乖张,漫不经心,仿佛不讲任何事情放在眼里,再恶毒的言语在他那里都能轻轻揭过。
应青炀顿时一愣,随后“噗嗤”一声,哈哈大笑:“哈哈哈哈哈哈哈!不是我说啊,江兄,你就这么在意要嫁给我的事?”
应青炀十分有自信地摸了摸下巴,信口胡说:“啧,那不是说明你还在心里思考过会不会成?没想到你那么看好我?那你且放心,我虽然没什么大本事,在这里养活你还是没有问题的。”
“我喜欢长得俊的,自然也是因为我长得就好看,随便找个人喜结连理也太吃亏了。放心,肯定能让江兄满意,我估摸着就算整个大梁,也不见得会有比我更好看的人。”
如果说前一句话还足以让听者升起一丝关于长相上的好奇,听到末尾是便只会觉得应青炀在吹牛,大放厥词。
反正他面前唯一的看客瞎了眼睛,没办法靠自己的判断,来给这番话分个对错。
江枕玉觉得这番谬论太过难听,多少有些强词夺理,一时间不知道先抓住哪句话开始讽刺。
从睁开眼和这人交谈到现在,那种仿佛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无力感再度涌了上来。
这人还真是……没完没了。
江枕玉打心底里觉得疲惫,和此刻□□上的感觉达成了高调的一致。
如果在国都遇上这人,江枕玉的第一个想法估计就是让应青炀滚出去,离自己越远越好。
奈何寄人篱下,身不由己。
少年爽朗的笑声止息,见江枕玉并不应答,应青炀几步走回榻边坐下。
“看你这幅样子我就知道你不信。”
江枕玉:“……”那还用说。他已经当耳旁风过去听听就算了,何苦为难自己和对方挣个高低。
无用之事。
应青炀见他那表情就很想再辩论几句,颇有些不被认可就不罢休的架势。
通俗来讲,这人是你越质疑他,他越有话要说的那种性格。
江枕玉显然还并不知道,不给这混不吝顺毛就会点燃话痨窝的事实。
应青炀双手环胸,又开始了言之凿凿,“我活了这么多年,都是听着别人的夸赞长大的,什么卫阶之流那些远的就不说了,就说近的,据说大梁第一任探花郎,就是当朝宰相,乃是当年京都府第一美男子。我起码比他还要俊上三分,换成是我在殿试上,估计太上皇也会夸我一句风流少年郎。说不定还会因为我的长相顺眼,给个几品大员当当……”
江枕玉·太上皇本人:“……?”
你说谁会夸你?太上皇吗?
……到底是谁给这人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