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苏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今天的分组抽签是她抽的,万一遇到的对手太强,那就是她运气太背拖了后腿。她不禁开始在心里祈祷,希望遇到的都是猪对手。
他们这组的评委是个戴眼镜的矮胖子,六十来岁的样子,皮肤光滑红润,一看就是爱吃会吃的人。双手背在身后,一道菜一道菜慢慢品尝,不时砸吧嘴,自言自语几句,偶尔点点头,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微笑。
洛苏紧张得捏紧拳头,心悬了起来,马上就要轮到宝庆楼了。
胖评委走到宝庆楼的操作台前,看了看名牌,颇感兴趣地问:“宝庆楼?是做鱼丸出名的那个宝庆楼吗?”
黎祁点点头,谦虚地答:“是的。”
胖评委有点吃惊:“宝庆楼的大厨不是洛玉柱吗?怎么换成了年轻小伙子?洛玉柱呢?宝庆楼易主了?”
黎祁马上明白,看来这评委和洛玉柱认识。但不能高兴得太早,认识有很多可能,可能是朋友,也可能是敌人。
他面不改色,平静地解释:“宝庆楼还是洛家的招牌,百年老店不会易主,洛师父身体不太舒服,所以派我来参加比赛。”
胖评委面露遗憾:“生病了?那真是可惜了。小伙子很年轻啊,还不到三十吧,你是洛玉柱的徒弟?”
黎祁一时间有点犹豫,他不是洛玉柱的徒弟,他一身本事并不是洛玉柱教的,但在宝庆楼的这几个月,他的确从洛玉柱身上学到了许多做厨之外的东西。在做厨这方面,他们有很多共同之处,可以说得上惺惺相惜。但在做厨之外,他称一声黎祁的“师父”并不十分过分。
想到这,他微微点点头:“我是他新收的徒弟。”
旁边冬瓜脸色微变,但又不敢出声,只得在桌下攥紧拳头。
“好,那让我尝尝你的手艺。”
他夹起一个鱼丸,咬了一口,细细咀嚼品味。
洛苏伸长脖子,想看看评委的表情。可这胖评委脸色丝毫不变,完全看不出是满意还是不满意。洛苏急坏了,手不由得揪住菜菜的衣袖,越揪越紧,痛得菜菜忍不住低声叫起来。
“酥酥,松手,我的袖子要破啦!”
胖评委放下筷子,洛苏也松开了菜菜的袖子。
洛苏看到他扶了扶眼镜,然后开始说话,但她听不清,只恨自己不会唇语。
“你的鱼丸很好吃,甚至比一般鱼丸更加弹牙爽口,你是用鲢鱼做的?”
评委扫了一眼厨余。
黎祁点点头。他一直用鲢鱼做鱼丸,性价比高,谁都买得起,好卖。
“能告诉我你在里面加了什么吗?一般鱼丸不会这么Q弹,尤其鲢鱼口感松散,你是怎么让鱼丸变得劲道的?”
黎祁沉默不语。
这胖子还真敢问。一个厨师如果没有自己的独门秘籍,被取代是迟早的事情。
胖评委似乎看出他心中所想,笑呵呵解释:“你放心,我是商务厅退休的干部,不是你的同行。四十年前我刚参加工作,领导人来江城视察,商务厅负责接待工作,特地请了宝庆楼的洛宝庆去做鱼丸,我就是当时负责对接的人,所以对宝庆楼印象很深刻。当时宝庆楼在江城,可是赫赫有名啊!”
冬瓜眼圈蓦地发红。知道宝庆楼辉煌历史的人已经不多了,更多的人只知道他现在落魄凋零,曾经的光芒成了被时间湮没的一页不起眼的小字,没想到今天竟然能遇到还记得他的人。
黎祁犹豫了片刻,终于沉声答:“我在鱼糜里面加了剁碎的鱼鳔。”
胖评委豁然开朗,连声低语:“原来是鱼鳔……竟然是鱼鳔……”
黎祁接着说:“鲢鱼鱼鳔口感顺滑劲道又不肥腻,剁碎了加进鱼糜里,鱼丸的口感层次更丰富,哪怕煮久了,也不会发干软塌。”
他没有说加多少,怎么加,什么时候加,既能保全鱼丸的秘密又能解开他的困惑,不至于让这位宝庆楼故人下不来台。
胖评委连声赞叹,笑着竖起大拇指:“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是洛玉柱教你这么做的?”
黎祁毫不犹豫地点头,再没有过多解释。可在胖评委眼里,就是默认这奇思妙想来自洛玉柱。这也符合他的想象。
冬瓜扭头看了黎祁一眼,面露怀疑。师父什么时候说过鱼糜里面要加鱼鳔了?难道师父只教给黎祁,没教给他?不可能!他不相信师父会这么偏心。
“好好好!宝庆楼有你这样的接班人我就放心了。原本还想着今天能吃到洛玉柱做的鱼丸,没想到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真是江山代有才人出。给,这是你们应得的。”
胖评委摸出一张晋级票,递给黎祁。
“咔咔咔——”主办方负责拍照录影的工作人员举起相机对准了黎祁,记录下了这精彩的一瞬间。
洛苏高兴得和菜菜抱在一起,两人不顾周遭目光,兴奋得又叫又笑。
如果不是因为还在比赛,洛苏真想冲上去给黎祁一个大大的拥抱。
他是她此时此刻想第一个分享喜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