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始天尊走得突然,只留下殿中小辈们面面相觑。
冥河心想:元始天尊也并非无所不知,至少他就不知道自己的来历,也不知道轮回之境的具体位置。即便我们依他所说去找到了女娲娘娘,谁知道女娲娘娘又是否清楚轮回之事。
灵夭或许是因为伤没好全,神思不属,整条蛇有些恍惚与怅然,一言未发。
光目还有些陷在元始天尊所讲的往事里,下意识想摸小白,却摸了个空。她这才想起,四不相道兄说元始天尊不喜批毛带甲之辈,怕小白冲撞冒犯,带着小白在殿外玩耍。
瑶池一心只想着这下自己可以离开昆仑山,出去游历了。又突然想起阿爹临走前忘了替昊天施法明晰因果,叹了一口气,想来一时半会儿还走不了。
只有昊天记挂着与冥河她们交好:“既然元始师伯已经应允,那我们以后就是一同游历的伙伴了。”
“我和瑶池很少离开昆仑山,对洪荒之事大多不知,还得劳烦诸位道友看顾照料。”
冥河一行惯用的外交小能手灵夭闻言回过神来:“昊天道友言重了,既是同伴,自是应该互相扶持、共同进退。何况此行是去寻女娲娘娘,这可离不开昊天道友的鼎力相助。”
昊天有些犯难:“元始师伯说会为我施法,让我能够看清与女娲娘娘的羁绊,咱们才好循着这联系去寻女娲娘娘。”
“可师伯走得突然,也没留下只言片语,我一时也不知该如何是好了。”
灵夭出言宽慰道:“出行本就还有很多前期的准备工作要做,并不急于一时。我们正好可以在玉虚宫稍作休整,待天尊归来,再请他施法。”
瑶池不免有些担忧:阿爹难得答应了自己出门,等他回来,万一冷静过后反悔了,自己不是又得待在这无聊的家里了嘛。
昊天对瑶池是何等的熟悉,他第一时间就发觉了瑶池的担忧,将她拉到一旁安慰:“不用担心,元始师伯一言九鼎,他既然答应了你,就一定不会食言。”
“我知道你刚刚说的都是气话,你定是不想师伯在你离开后,想起你都是这最后的争执场景。何况你我这次出门,还不知道归期何日,你也该同师伯好好道别。”
瑶池闻言,微不可查的点点头,又扬起下巴:“自当如此!”
另一边,灵夭却没发现冥河的不对劲,只顾着和光目讨论船上有哪些物资,还有什么需要补给。
冥河看了看他们,有些犹疑:自己是不是将事情想得太简单了。
从大人国辗转到昆仑山,皎皎两度受伤,才得到些只言片语。现在又要从这只言片语中去寻一个传说中的女娲娘娘。
先不提能不能寻到,即便真的寻到了,焉知不会又是一场徒劳。
何况,便真是寻到了轮回之境,又真能借此解幽冥血海之危吗?
冥河重重摇头,想将这些思绪都晃出自己的脑子。
她从不知自己也会这般畏首畏尾,怕这怕那。
心想,都是太乙那个丧气鬼的错。
原来昨日冥河放下皎皎,就又去寻了玉鼎,想印证自己的猜测。
结果玉鼎果然依他所言,送走冥河一行后便在此处闭关,却总不能入定,干脆御“石”回玉泉山金霞洞闭关去了。
好在冥河没有扑空,刚巧遇见了也来寻玉鼎的太乙真人。
二人互通名姓之后,冥河便想起瑶池曾经说过,她太乙师兄长于医道。
冥河思及总能把自己弄伤的皎皎,有心向太乙真人讨教医术:“我曾听瑶池道友提及,太乙道友于药石之术颇有建树。恰巧我有一位朋友,神魂受损,请问该如何医治呢?”
太乙愁眉苦脸,只说:“生死有命,何必强求。”
冥河不由得有些生气:“道友若不愿帮忙,直说便是。我朋友只是神魂受损,于性命无碍,你又为何咒他?”
太乙仍是苦着一张脸,唉声叹气:“我分明是在祝福他。人固有一死,尘世太苦,早死早解脱。”
冥河这下不气了,她觉得这位太乙道友脑子好像有些不太正常,自己何必同他一般见识。
但太乙却好像来了兴致,跟她说起了尘世到底如何苦。
他总说些众生皆苦的道理,其他师兄弟嫌他丧气,所以他在阐教没什么朋友,也只有一位玉鼎师兄愿意听他的牢骚。
自出师之后,太乙就一直在乾元山金光洞修炼。
今日他刚出关就看见一道本该转瞬即逝金霞,努力挣扎着化形求生。
太乙觉得这金霞太不容易了。这么艰难的化形,也没有变得强大,仍旧孱弱,还要面临更多的苦难。
他不由得悲从中来,就想找玉鼎师兄倾诉。
结果他去玉泉山金霞洞,发现玉鼎师兄回昆仑山了,他来了昆仑,师兄又回玉泉山了。
太乙顿时觉得自己比那金霞还要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