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池收到阿青的传信,连忙带着昊天赶来,没想到能看见这样其乐融融的和睦场景,不由得长舒了一口气。
她阿爹一贯护短,四不相师兄跟随阿爹的年头要比长生大师兄还要悠久,若光目她们真与四不相师兄有了矛盾,她作为引介者,夹在中间只会难办。
好在她们现下与四不相师兄冰释前嫌了。
昊天倒是有些意外,他也算客居玉虚宫多年,还是第一次见到四不相师兄如此亲近初次见面的外来者,想来这两位道友是有些交友的本事在身上的。
只是不知道他们有没有交朋友的缘分。
昊天曾言送冥河一行上山的青鸟鸾凤都是被瑶池养大所以才与她亲近。
其实他自幼年萌生灵智就被元始天尊带回了昆仑山,此后一直同刚化形的瑶池形影不离,可以算得上是一起长大的,关系自然也十分亲厚。
他性子安静质朴,天生与自然相合,对他来说洪荒的洞天福地都是一样的,不过是一处修行之所罢了,无所谓昆仑内外。
但他深知,瑶池爱自由、爱热闹、爱新奇,对昆仑之外的浩瀚洪荒,有着难以浇灭的好奇与热情。
她就像她养的那些青鸟鸾凤一样,即便昆仑再大,也不如天大地大,而她是要飞向天边去的。
虽然他也同瑶池的老父亲元始天尊一样担忧她的安危,但他更希望瑶池高兴。反正他总归要和瑶池一处的,便是豁出命去,他也会护瑶池无恙。
所谓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昊天虽然总被瑶池骂笨蛋石头不开窍,但他心里其实对很多事都看得清明,只是不爱计较。
特别对于瑶池,他自小熟悉,又格外上心。
他知晓瑶池想趁光目她们拜访元始天尊的机,同她们一同下山。至于下山之后如何,她全无打算。
但他同瑶池一起听了阐教师兄们那么多游历的故事,心底多少还是觉得洪荒着实有些危险。
在他的计划里,还是希望能先同光目她们交好,一路同行也能互相照应。待熟悉洪荒天地之后,若瑶池实在同她们相处得难受,他再带着瑶池去她想去的地方。
可惜计划实施起来总是会有意外,比如灵夭道友的受伤。
昊天很清楚自己伴生水镜的强大,他亲眼见到灵夭道友因为瑶池一时意气受了这样重的伤。即便是灵夭道友有错在先,但人之常情便是心有偏好。他因为偏心瑶池觉得灵夭有错在先,焉知他们不会因为偏心灵夭而记恨瑶池。
他知晓当下他们有求于自己和瑶池,即便有气也只会忍了让了。但正是因为这口气没出,他才怕这气愤在他们心底发酵成埋怨甚至怨恨。
所以他收到阿青的传信就急着同瑶池一起赶了过来,也是想看看能不能有机会同他们修复关系。若隐患未除,他万万不可能让瑶池跟他们下山。
昊天与灵夭一行不过萍水相逢,再同行一程,实在算不得熟悉。所以事涉瑶池,稳妥起见,他只能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来揣测他们。
他也知道或许自己的担忧都只是庸石自扰,但他实在不敢拿瑶池冒一丝一毫的险。若此后证明是他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他再向他们赔罪。
昊天也没想到他们如此轻易的就同四不相师兄打好了关系,心里有些发愁,一时有些束手无策,不知该如何试探清楚他们对瑶池的看法,不知该如何找机会同他们修复关系。
灵机一动,忽然计上心来。
他记得元屠道友背负灵剑,好像是个剑修,还是个能在玉虚宫顶着禁制压力御剑飞行的剑修,想来剑道修为不凡。
于是他主动问道:“灵夭道友的伤势好些了吗?”
灵夭客客气气地回了一礼:“多谢道友关心,已经无碍了。”
昊天顺势提出:“既然如此,我和瑶池带着你们四处逛逛,也算是尽尽地主之谊。”
他又貌似不经意地询问:“怎么不见元屠道友?她昨日御剑的风姿实在令人心折不已。恰好最近玉鼎师兄回来了,他于剑之一道也颇有建树,我还想为元屠道友引见一番,到时论剑谈道,不失为一桩美谈。”
瑶池听昊天突然如此夸奖一位姑娘,心里不由得有些不是滋味。
但转念一想,元屠姑娘的剑道修为确实算得上惊才绝艳,自己练剑的师兄那么多,也没见几个能与元屠姑娘相媲美的。若能与之探讨交流,或许自己的鞭法也能触类旁通得到进益。
所以瑶池也忍不住帮腔:“昊天说得在理,宝剑尘封,只会失其锋锐。剑不用不利,道不辨不明。难得两位剑术奇才都在昆仑山,若失之交臂,实在可惜可叹。”
灵夭隐隐觉得昊天的态度有些太过殷勤,但他不知缘由,只能暂且归因于自己的伤“装”重了让他们心有歉意,心里不由得有些愧疚。
他转念一想,元屠姑娘也算个剑痴,这样的机会也的确难得,但他毕竟不能代她答应下来,只说:“我去叫她,看看她是否想同玉鼎道兄讨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