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仿若一块乌墨,沉甸甸地压在头顶,浓稠的夜色自上而下流淌着,将天王寺严严实实地裹进其中。寺内死寂沉沉,说也奇怪,明明有狂风时不时呼啸而过,但却不见星辰月色。
此刻,和尚圆敏躺在床褥里辗转反侧,他的双眼努力瞪得滚圆,满是不安与惶恐。可神经高度紧绷,让他快速升起疲惫和困顿的感觉。
绝对的黑暗中,他很快便分不清自己是否依旧醒着……
在某个瞬间,仿佛只是眨了一次眼睛,圆敏便发觉自己已经远离了寺庙和床褥,孤身站在五座并排而列的石桥前。
我看见了石桥?这样想着,圆敏才后知后觉地注意到,天空中已然挂上了一轮苍白的月亮。
月光虽然将一切照亮,却仿佛将他推入了更恐怖的黑暗中。圆敏两股战战,几乎站立不住。
仓皇间,他突然扫见那石桥墩子前站着一团白花花的东西——
是一个光着身子的童子。
那孩子留着童子头,年龄大约九岁或十岁,腰部卷着一块布,除此之外,不着一丝。月光照在他身上,他就仿佛被淋得透湿一般。
童子嘴角红红的,微微带着笑意。
“喂!石田银!”那童子看了来人片刻,突然开口,声线稚嫩,“你想从这儿过去吗?”
被点出凡俗的姓名,让圆敏猛地一个机灵:“我!我、我……”
“你什么你?快点回答,不然我就推你下水去!”那童子说着嘻嘻笑了起来。
想到被推下水的后果,圆敏再不敢怠慢,“我想过去!求你放我过去!”
“不必求我!”那童子一摆手,“我身后正是五明桥,五条通路。你选哪一条?”
“五明”即是代表佛家的五种智慧,是自我修炼,大彻大悟的智慧。
内明、声明、因明、医方明、工巧明……圆敏匆匆看过那些桥上的石匾,犹豫了很久。
直到那童子不耐烦地出生催促,他才颤颤巍巍道,“修、修行解脱之途,缺一不可。”
那童子忽地冷冷一笑,“不然,五明中唯有内明是修行根本。声明如泡影,迷于文字易忘本心;工巧明是枷锁,陷尘世难脱轮回;医方明执肉身,难超生死大梦;因明似尺规,难测佛法无边。唯修内明,可证菩提。”
乍然被否认,圆敏已是脸色惨淡,想着自己看来也是熬不过这一遭了,但因此也涌起一股莫知所出的辩白的魄力来,“声明是法音,能悟深义;工巧明为法门,可磨心性;医方明重生命,善用因果;因明除迷雾,助证佛法。五明一体,不可偏废。”
“慧能大师不通声明也能悟法,隐修者不涉工巧明也能证道。”那童子急言令色、言之凿凿,“生死由业,医术干预或乱因果,因明易生傲慢,难及佛法妙境。故五明非必备,内明才是核心!”
“慧能大师固高德,但未成真佛,工巧明助——”
他话没说完,却见那童子突然大笑起来,“好一个‘未成真佛’!”他不住地拍着手掌称赞。
圆敏全然不知道此刻该说些什么,可那童子笑完了,干脆地身子一让,“虽然你是棵榆木,但是叫你误打误撞着了答案来。”他言语间似乎有些遗憾,“过去罢,过去罢,只是过了这座桥,就不要再为僧啦!”
乍然的了赦令,反而让圆敏更加不明所以,在那童子的催促声中,他茫茫然踏上中间的那座石桥。
踏上桥的那个瞬间月色骤然消失,浓重的黑暗再度来袭。
圆敏压抑喉咙里的惊叫,慌忙地蹲下身在一片漆黑中四下摸索起来。
“阿弥陀佛”头顶上,一道带着空灵的音色响起,就像九天外的佛者低声的垂怜。
那声音问他:“你口口声声说着五明一体,怎么只单单择了这座‘内明’的桥来走呢?”
来不及反应,圆敏只觉脚下一空,人便直直坠落下去。
圆敏惊恐万分,双腿拼命踢蹬,双手胡乱在空中抓挠,张大嘴巴,想要呼喊救命,可喉咙却像被这浓黑堵住,一丝声音也传不开来。
急速下坠间,他瞥见一位苍白面孔的老僧,那老僧站在自己方才坠落的地方,冷冷俯视,他的脸泛着适才月光一样苍白的光晕——竟是慧能大师!
……
隔日,天王寺。
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在寺外的红墙上形成一片片光影交错的图案。寺庙的大门缓缓敞开,熟悉的身影便在一位僧人的恭送下缓缓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