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佑摸了摸鼻子,“我方才很严厉吗?”
元将离颔首,无奈道:“声如狮虎,十分唬人,我还没到书房跟前便听得一清二楚。”
元佑无话可说,可是看看元将离,还是忍不住叹气。
他坐回椅上,连连摇头,语气里除了满满的恨铁不成钢,还藏着微不可见的担忧。
“他若是如你这般懂事就好了,如今雍都形势不明,他如此不成器,若是以后出了什么意外,恐无法自保。”
“我自小有您和娘亲的教导,才有如今,至于憧靖,年纪不大,慢慢掰正就好了。”
元将离觉得没那么严重,但听到父亲提起雍都,不免疑惑:“雍都的局势如此紧迫吗?”
明面上看来,雍都安定富饶,看不出半点风云。
元佑颔首,犹豫了下,对这个一向出色的女儿没有隐瞒。
他沉声道:“如今皇上积劳成疾,身体早不如开国时硬朗,几位皇子却已长到成年,加上边关不稳,不止北边的西胡、东胡,更有西南的南濮虎视眈眈。内忧外患,如今的雍都啊,可不像表面这么安稳。”
越说,他便满目忧虑。
元将离沉默了下,突然问道:“父亲如今是三品武将,在官员中,算是比较厉害的吗?”
元佑颔首,“皇上今日与我密谈,明日会下旨,晋升我为正二品镇国大将军。”
哪怕在大官多如狗的皇城雍都,正二品官也算是数一数二的了,何况他还是带兵的武将,手中有战功,有实权,也有百姓拥戴。
若有皇子想争一争这皇位,深受皇上信任的元佑,明显是一方重要势力。
元佑擅长打仗,但不擅朝堂谋略,被他手把手教出来的元将离也是如此,父女俩对视一眼,还是元佑率先扶额,苦笑着叹息:“我同你说这些做什么。”
他抛开这些杂乱的思绪,转而道:“你娘亲说了,如今回了雍都,我再不能拿练武束着你,正好,你也及笄了,最近嘛,就在雍都好好地玩一玩逛一逛吧。”
元将离毫不犹豫,坚定道:“无需父亲要求,我也愿意练武。”
元佑嘿嘿笑了声,摆了摆手,嫌弃道:“姑娘家也该多出去玩玩,练武是练武,其他事情也不要耽误嘛,不然你闷着不出门,你娘亲又要训斥我。”
五大三粗的汉子脸上出现貌似羞涩的意味,让人无法直视。
元将离别开眼,赶忙道:“好,好,我知道了。”
元佑刚回雍都,定然有不少事要处理,元将离告退,回到元老夫人的院子,立刻被满心担忧的老夫人开口询问。
“憧靖怎么样了?没被他爹打骂吧?”
元将离摇头,“只是罚了他回屋背书,后来我敲了门,憧靖就跑出来了。”
她犹豫了下,没说出元憧靖似乎要哭了的样子,否则老夫人恐怕要心疼得不得了。
元老夫人松了口气,听到后面,心又揪了起来,连拍两下桌子,哀叹道:“这孩子肯定是一个人跑回房委屈去了。”
她连连摇头,语气有些黯然,“原先你们都不在,我宠着他也就罢了,如今他亲爹亲娘都回来了,要教导他,我也不能拦着。”
话是这么说,可老夫人看于贤娘的眼神,分明写满了心疼。
于贤娘一时没有开口,垂眸喝着杯中清茶,要是孩子不成器,总也得掰正回来。
老夫人叹了口气,暂时放下此事,对元将离露出一个笑脸。
她温声道:“早前你们来信说将要回朝,我便开始准备,给你挑了间最好的院子,差人打扫干净,布置得鲜鲜亮亮,你这个年纪的姑娘啊,肯定喜欢。”
元将离笑,诚恳道:“谢谢奶奶。”
估摸着他们舟车劳顿半个月,恐怕已十分疲惫,元老夫人拍了拍她的手背,声音慈爱,“去休息前,先把新的丫鬟挑了。”
元将离这次从西北回来,只带了和自己一同长大的红叶,的确有些不够用。
但看着老夫人一声令下,从门外鱼贯而入的丫鬟们,她还是十分惊讶,“奶奶,怎么这么多人?”
“都是给你挑选的,”元老夫人笑眯眯道:“你只管挑合自己心意的,除了你带回来的这个,再挑一个大丫鬟,两个教引嬷嬷,两个房中丫鬟,六个粗使丫鬟,看看够不够?”
元将离一算,顿时讶然,“十二个人伺候我一个?”
她就算有三头六臂,也使唤不完这些人吧?
元老夫人不觉得有什么不对,理所当然道:“这有什么?如今雍都的哪个大家姑娘都得有十几个人伺候,这十二个人并不算多。若不是你娘亲方才说不要太奢靡,我都打算给你配个十八二十个。好了,先挑大丫鬟吧。”
元将离哑然,二十个丫鬟,也不知道多少活儿能用得上这么些人。
但这都是奶奶对她的一腔疼爱之心,她点点头,没有拒绝,一一扫视过第一排的丫鬟。
这一排的丫鬟看着都十六七岁大,穿着绸缎衣裳,头上戴着金玉首饰,明显比后面的富贵体面一些,元将离打眼一看,长相都不错,最差的也是清秀。
元老夫人送上来的肯定都是她精挑细选过的,她扫了一圈,指了一个看起来最喜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