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沐。”汪思待突然叫住她,目光有些复杂,“刚才的事……我们是不是应该告诉其他人?”
苏沐停下脚步,回头看了他一眼,认真地思考了一会儿。
“还不到时候。”她摇了摇头,语气笃定,“先观察一下再说。如果事情真的严重到影响整栋楼,我相信大家迟早会察觉的。但现在,知道得太多反而会引起恐慌。”
汪思待点了点头,似乎赞同她的看法:“那行,有什么消息你随时告诉我。反正现在都是一根绳上的蚂蚱。”
“嗯。”苏沐轻轻应了一声,两人交换了一个默契的眼神,各自走回了自己的住处。
关上房门的瞬间,苏沐终于放松了紧绷的神经,靠在门上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她摸了摸口袋里的水果刀,刚才紧握时留下的冷意仿佛还残留在掌心。
这一天的经历让她感到疲惫,但也让她意识到,在这座被封锁的小区里,每个人的孤独与恐惧其实是相连的。
苏沐关上房门,背靠着门板,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试图让心跳慢下来。刚才在车库的经历,像一场噩梦般不断在脑海中回放。那些扭曲的五官、摇晃的身形,还有那诡异的沉默,都让她感到头皮发麻。她盯着自己握着水果刀的手,发现掌心已经被刀柄硌出了深深的印痕。
“冷静下来,冷静……”她喃喃自语,把刀放回了桌上,坐到床边,打开笔记本电脑。
**“如果那个东西是真的,那是什么?”**这个问题在她脑海中挥之不去。她试图用理性来分析,但越是思考,越觉得那种生物无法用正常的逻辑来解释。
她打开了浏览器,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长相扭曲、动作僵硬、人形怪物。”
搜索结果瞬间弹出,页面上铺满了五花八门的内容。有些是关于影视作品的分析,有些是游戏中的角色设定,还有一些则是略显荒诞的都市传说。她点开了一篇标题为《电影与现实中的丧尸形象》的文章,试图找到与车库里看到的东西相关的线索。
文章开头提到了丧尸一词的起源,以及其在电影中常见的形象:皮肤惨白、行动迟缓但有攻击性、对血肉有强烈的渴望。苏沐下意识地点了点头,这些描述和她之前看到的怪物几乎完全吻合。尤其是那扭曲的脸和灰白的皮肤,与她的记忆如出一辙。
“难道……车库里出现的,真的是丧尸?”她低声自问,心里涌起一阵寒意。这种想法太过离奇,她一时半会儿很难接受,但那些影像的清晰度却让她无法将其归咎于自己的幻觉。
她继续往下看,文章中提到的“病毒感染”理论让她感到格外不安。文中写道,在许多现代丧尸题材的作品中,病毒通常是故事的导火索。它可能通过咬伤、□□接触甚至空气传播,让感染者变成毫无理性的怪物。而感染扩散的速度极快,经常在短时间内让局势失控。
苏沐越看越觉得自己像是陷入了某种荒诞的电影情节。她关掉这篇文章,点开另一条关于现实中“丧尸传闻”的新闻。那篇报道提到了几起所谓“丧尸目击事件”,但最后都被官方解释为精神病患者的过激行为或恶作剧。
“如果是病毒的话……难道这和小区的封锁有关?”她脑海中突然冒出一个大胆的猜测。封锁开始时,大家都以为只是普通的疫情防控,但如果背后另有隐情呢?她回忆起这段时间社区的异常——志愿者的紧张神情、那些莫名其妙的警告、以及被封锁的对面单元楼。
她又想到了汪思待拍下的照片。如果那张照片真的存在,那就意味着她并不是唯一看到怪物的人。这种情况下,她的猜测似乎更接近真相。但为什么其他邻居却毫无察觉?是因为没接触到,还是因为某种“选择性忽略”?
屏幕上跳出了新一条推送消息,标题吸引了她的注意:“全球诡异目击事件频发,是真相还是谣言?”
她点开新闻,发现内容大多是关于不同国家目击到“怪异生物”的报告,配以模糊的照片和视频。这些“生物”的形态虽然各异,但某些特征与车库里的怪物如出一辙:灰白的皮肤、诡异的动作,还有那种令人不寒而栗的眼神。
她紧紧皱起眉头,将视线移回到桌上的水果刀上。尽管那些报道没有实锤,但它们却像是一块块拼图,拼凑出了她内心最不想面对的真相。
“如果这些东西真的开始出现了,我们还能撑多久?”她喃喃自语,握紧了拳头。
苏沐闭上眼睛深吸了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眼前的局势太复杂,她知道自己无法一个人解决。但无论如何,她必须找出更多的线索。
此刻,她的思绪已经无法平静,头脑中不断浮现车库里那个怪物的身影。恐惧之外,还有一丝莫名的紧迫感,让她无法停下手中的搜索。
“希望明天,会有答案。”她低声说道,目光坚定地盯着屏幕。尽管心底深处依旧害怕,但她已经下定了决心,不会再逃避。